|
臧克家诗作《炭鬼》其实源于散文
) F( d! h3 h8 r% j5 @0 Y) q7 `3 w2 K( g- d! E; q
鬼都望着害怕的黑井筒,
' }1 D! Q. g0 t6 b6 I3 a
$ w: e- z( F2 }# t真奇怪,偏偏有人活在里边," _4 }1 M. b1 B
! r c: o; _% k# E0 }' K+ ^" H
未进去之先,还是亲手用指印
( m3 Z' e9 g8 Q1 x' e$ S4 b# {7 R3 c. C* _
在生死文书上写着情愿。
! a5 }% W @) z& O- j8 ?
) E4 c3 g" N1 M) A b8 K0 m没有日头和月亮,. t) m' t6 @# a* q/ M) m" Q
# C5 i+ f ^! u; L% b: z2 L
昼夜连成了一条线,4 q' H$ K% {+ D" K7 Q6 Q
2 h, V+ Q, Q& b: n# L( y1 b/ }# S活着专为了和炭块对命,9 u2 v g! ]* D4 f3 @; @' i
8 K" D7 Z- A- y, s- Y
是几时结下了不解的仇怨?
4 S$ w0 t& [$ m: Y9 Z7 i3 H
9 r! J: ?* e/ i: n( @% [他们的脸是暗夜的天空,
8 T0 W |' M4 n e: |9 X
0 x0 i# P1 E; A- T. h8 N2 z% [汗珠给它流上条银河,
& h/ f7 L) f1 m( C/ J! u7 Q' j( Q2 }+ c9 G2 i
放射光亮的一双眼睛,3 i4 E% @' j, Y4 ?: a
. @! {7 B8 ]3 [6 T* ]) V
像两个月亮在天空闪烁。5 w* H; n( e `6 j' Z3 L5 ~0 t
# O* u; M, z# `5 n4 S
你不要愁这样的日子没法消磨,1 r3 p9 m! p% e; c
D0 I& c @% ^: q
他们的生命随时可以打住:
1 _3 y. D0 _- N7 \7 s# ~' l. M
0 m1 E0 e) ^. w5 k9 d. }! i魔鬼在壁峰上点起天火,
$ u6 W8 I; a4 Q( z. \1 a! J
8 n7 @) @& f. u9 ]' w0 E地下的神水突然涌出。; g8 D7 m# v7 e& z2 J7 i1 V
9 Y- J' y0 J& y3 [3 x他们不曾把死放在心上,
4 F8 \& {7 ?1 h1 x6 Q4 x0 _
7 e/ {- {4 g( W+ q1 C$ o* g) K常拿伙伴的惨死说着玩,* |/ k3 e$ R0 z1 p6 @
( M+ ?# O- u5 [他们把死后的抚恤4 h- A% [# j1 c5 u
0 k. |: c& C4 b. |1 i; r/ j和妻子的生活连在一起看。
% r* b' h! r# h7 `' b( c& `3 v, H' U7 w: o/ ?' y) @ |
他们也有个快活的时候,
R2 V5 ?2 G2 N' m% o$ ^/ [ k( M' b% D, k
当白干直向喉咙里灌,
! n1 ^5 p' X' k1 ]; \# m6 U. J2 h
* x% {1 h; }: y7 D+ r0 H& p一直醉成一朵泥块,
8 X0 F5 \, M# g" f( f
9 G1 ^# v' _: e. k& H黑花便在梦里开满。% R' a: r6 V1 P4 S; M
7 r j5 L7 R, ?8 u N& d/ I
别看现在他们比猪还蠢,2 F T9 A+ G1 s# i4 n1 Z
. l, w x; p; U: k [/ U8 B
有那一天,心上迸出个突然的勇敢,: O+ Y' t3 m: D% r$ p! ^ ^
Y. E' H) g2 v, M. A5 U捣碎这黑暗的囚牢,
6 x1 Z- T" T+ H) ^
6 V8 p( I0 ^- }; ^( O头顶落下一个光天。* J4 g6 M9 y: ?% P8 y) u
2 A5 P- ^0 F8 Y. B# S5 E9 p
上述诗作《炭鬼》是臧克家写于1932年5月的新诗作品,初见于1933年的自印诗集《烙印》。虽然《炭鬼》不是诗人最知名的新诗作品,但闻一多为《烙印》写序时,还是把它和《难民》、《老哥哥》一起列为臧克家“最有意义的诗”。
: Z. F+ v; W( ?* C1 g9 ~4 F% R7 r, i& H
关于《炭鬼》,臧克家曾在《悲愤满怀苦吟诗》一文中回忆说:5 `+ M/ N1 Z6 _/ A6 }) ]7 b6 [
# m' L+ y! n" B, P; [, g3 X! ?# ~
记得有一次,我拿《炭鬼》这首短诗去求教,当他(指闻一多先生——作者注)念到“放射光亮的一双眼睛,像两个月亮在天空闪烁”的时候,他起身到外文书架上顺手抽出一本诗集,对我说:“这个比喻不错,你看这位外国诗人,也曾把额上的矿灯比作太阳。”我们每次谈诗,好似师生的界线也泯没了,他顿然从一位严肃的学者回到了热情诗人的境界。(《臧克家全集》第6卷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2年12月第1版)4 w) a7 K+ Y; i3 j% D8 [
/ j! i! K% ^' Z" ^# T当然,《炭鬼》中除了挖炭夫的眼睛“像两个月亮在天空闪烁”这个比喻让闻一多赏识外,还有“一直醉成一朵泥块,黑花便在梦里开满”的警句,被诗评家称为“真是字斟句酌,意新语工,使表情传意达到了贴切、生动的地步。”(刘增人、冯光廉《臧克家简论》、《臧克家研究资料 上》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0年)/ `* e3 X0 d9 ]" s8 m
* h: f3 I% y% ]$ S. i |: A# O4 T: O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浏览《大公报(天津版)》时,发现“小公园”副刊刊载有臧克家的散文《炭鬼的世界》。查阅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的《臧克家全集》,发现散文部分并未收录此文。我把这个消息告诉臧克家的女儿臧小平,她十分高兴,认定这是她父亲的一篇佚文,乐见我整理出来。& V: Y# b1 d# `& u: m) L
2 e/ q' j. j2 O# W
《炭鬼的世界》发表于1931年1月7日(未署写作时间),比目前《臧克家全集》第5卷散文部分收录的最早的散文《祖父死去的周年》的写作时间(1931年1月12日)和发表时间(连载于1931年2月4日、5日、8日的青岛《民国日报》)都要早,很可能是臧克家发表的最早散文作品。茲照录如下(个别没有把握的字迹,以“□”代替):
7 u2 M+ t; W1 w U
6 J- m5 h9 m2 u2 t2 K这样短的假期,本不想离开学校,不过大多数同学归家的骚动,使我感到一走为快;故乡怕去,为了友情,我来到了这炭鬼的世界——博山。
3 T6 Y; M3 R1 C8 z \. Y
( k5 V! e9 w3 w, ?1 f下车在晚上,天是一团黑;脚踏在地上觉到软软的,一种细微的气息刺激着不大习惯的臭觉。8 R; \7 a- t5 [, R! x- v: n2 v) P
" m# w( j' N. F- k* C2 \次日早晨,发现了满身黑土,像吸铁上的细屑,仰头望望天,浮动着一层黑色的雾,像薄薄的轻纱,遮去了太阳的光亮微笑的面容;低头看看地,黑土给它作成了一条厚软的外衣,一直展到视线以外,人们走在上面,和苍蝇爬在墨盒的绵子上一样。路狭长的几乎成了一条线,擦肩磨踵往来的多半是些臭汗满身的黑脸鬼,他们天天从早晨第一次鸡鸣到西山迎去了太阳,几乎饭都不暇吃,拼命把炭块装上小车,从炭井里运到车站;但他们曾没想过这炭给车载到那儿去。
# e" a. b) d# g1 E! M
) w* k4 Z9 O% x& o8 \9 y& d摩天高的烟筒指给人们,那儿地下有个独立的世界。里面妖洞一般,有些黑鬼在蠕动着,他们的工作,便是和炭块对命,天天可以拿到五六毛钱。有时火从石上灼起,水从地下涌出,不值钱的性命,便断送在这里边,听说他们进这个黑洞之先,还在生死的文书上印着情愿的指印,他们看来并不怕死,在酒醉的当儿常把侣伴的不幸当作谈话,死,在他们眼里是不轻易的,万一碰到十三分上,老婆孩子还可以拿几十块恤金,过几天□□日子。5 J6 T9 O( h; ~ F
/ p% w Q# T! k* D6 w) M1 T {* P
这个世界里的人,呼吸在黑气里,活在黑暗命运的掌握中,连梦都是黑色。
+ c0 r4 d1 u3 a3 L" }6 `# B
; k$ z/ X3 y& c/ v同时我想到了几日前置身的那个世界,有光亮到滑倒苍蝇的桐油马路,在上的奔驰的有威风凛凛的汽车和油头粉面的花男绿女;有碧绿无垠的大海,宜嗔宜笑的青山,供给情侣们□幽会和欣赏;有绿树拂映着的红楼,里面住着革命巨子和普罗作家。2 Y$ e3 \0 U$ e" E2 v
`. A, ^3 { u S c- N( g* N
这个世界有温暖的太阳,有幽美的星光,有玫瑰花色的微笑。% F5 e8 H; W8 v& P4 P/ P9 F; \# o
; N: L m' K3 b9 X L! }* L1 K这两个世界悬绝的在一个天底下,就是梦神的翅膀也穿不过中间的铁壁;然而他们无形中时时在厮杀。" T$ V) K; ? b9 h8 K; e9 C
5 q7 n4 v1 M; a- X不过,我想总有一天要来到的,他们——这两个世界的人,会碰在一条窄路上……
* j6 m2 n: V" p7 S, l' i+ J7 R+ L2 a' c- ~. h
对比诗作《炭鬼》和散文《炭鬼的世界》,很清楚地看到了新诗和散文的边界。除了闻一多所欣赏的诗作中比喻和诗评家称赞的警句,诗中“有那一天,心上迸出个突然的勇敢,/捣碎这黑暗的囚牢,/头顶落下一个光天”的句子,也让不少论者激赏不已,而且这些句子,全然都是诗的语言,在散文中是见不到的。从臧克家散文《炭鬼的世界》的发表,到新诗《炭鬼》的写作,大约隔了一年多时间,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诗意的升华,最终促成了一首“最有意义的诗”的诞生。作为“最有意义的诗”的“先头部队”的散文,其意义自不在话下。
9 K8 w4 S2 [5 S; \' U5 H2 Z A* ` h; T, z0 j3 T) C( L. L& Y1 ]
我只是一名现代文学史料爱好者,于新诗评论、散文评论都是外行,新诗与散文的关联和区别以及同题诗文,是一个巨大的研究课题,即便局限在诗人臧克家一人,我也无从置喙。诗人臧克家的同题散文和诗作,比较知名的还有《老哥哥》(诗与散文均发表于1932年)、《六机匠》(散文创作于1935年,发表在同年12月6日出版的《文学季刊》第2卷第4期;诗歌于1944年创作,次年发表)以及散文《星群》(写于1945年)和新诗《星星》(写于1946年)。诗作《炭鬼》相同主题散文的发现,如果能够为专注于现代文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些新材料,拓展“农民诗人”、“人民诗人”臧克家的研究范畴,则已幸甚幸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