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T! T
7 e" a( E' c) h$ k
5 [; E: V) Z: X
# o2 u V9 H/ c- T0 | P, e4 c# t缠绵婉转类:
8 G& r; Y8 ~5 ^1 P9 b; j, i& G# O+ K% u1 k* o
《洞仙歌》音节舒徐。* {- D$ |" x* R
' k$ Z, G7 i9 _9 Q$ ]/ d
《调笑令》多演唱故事。$ V! R D; E Y; b4 y/ U3 O
8 r6 @7 Z( b! a% F3 B# ]$ L《最高楼》轻松流美。
f6 s5 M3 Z+ u* c
; k( x+ L/ D9 B, Y: |! ~《鹊桥仙》、《点绛唇》多用于男女相会,描写感情。 u% d# f* `8 S- }& ~; d0 E% T
5 ?8 ^- T0 R' p9 }: a% X4 h8 {
《一剪梅》等细腻轻杨的词调。# t3 C8 E# L, t0 T& ^$ C( l
$ z" Y' h/ K% a4 q$ r! ^《浣溪沙》上半阕急,下半阕缓和。
( b D n: T( h( c1 i
/ J$ l: P2 m% e- N" P2 M! d《鹧鸪天》宜哀怨思慕、柔婉风丽之情。
2 l" y; W6 l4 h& D% q2 c( G, E1 h* @, ^0 i5 r3 T& g; F: q
《暗香》、《疏影》音节和婉,古人多以咏梅。
& ? V5 L8 V% v9 x! M- B0 L5 q5 n2 R1 y
《木兰花慢》和谐婉转,宜于写缠绵悱恻之情。
! s6 E+ m x: ? @ a2 }
; A, _- y* |7 h9 b3 I: \2 l《桃园忆故人》一般抒发情感,表现友情。. v) p! k. ^4 j$ t
3 H# e N0 O8 i M1 q( c
《踏莎行》描写雅情。& D: _+ o# K- u3 o
. [) k% {# A8 S- T
《长相思》多怀旧,写男女情爱,以声助情得其双美。
* n6 k7 N1 {4 W7 g& \
|. ]# |& c( a4 U2 a. P ]《满庭芳》、《凤凰台上忆吹箫》和谐婉约,轻柔婉转,宜表达缠绵情绪。: a1 u! v$ _0 a0 \# v L; T8 F
6 x" s6 |: V0 f; ]《小重山》、《定风波》、《临江仙》感情细腻,宜表现细腻婉约之情调。
1 }5 U( h+ r C8 i9 t% Z8 f, E# V. @
5 H; x: m" A$ a/ E V: z- g- t《忆江南》、《浣溪沙》、《浪淘沙》、《少年游》音节流丽谐婉,用来表达不同的思想情感。- T) ~, n+ x* ]. A
5 S- T! m T) w) r2 M
3 A) _7 L% j7 c+ E* w* M
, F9 W# I0 X1 e( g- v# J
豪放激壮类:
2 L4 s: N4 ~) y
/ w1 h2 D9 h9 s; g《永遇乐》激越情感。+ Y' g, [$ g* O7 h
0 h+ f' O0 C0 A: j; p' ]
《好事近》表达激越不平的情调。( H' T% P) X( k/ ]/ {+ _; t
6 Y4 C+ @8 X1 F
《兰陵王》表达拗怒激越声情。: j& P, O0 P, _& z" Q
% h) A# A J: W8 q: H
《水龙吟》激越,表达凄壮郁勃情感。
n' J1 r) p# ]/ Y8 h" ]
! L9 K0 ?4 y# ^3 A5 k/ O1 L《清平乐》,上片感情拗怒,下片转为和婉。
; D. A. K7 P: w$ |$ t* @! l
3 p: L6 c% P; Z: y$ l+ t《南浦》高昂欢乐,不宜表达凄凉悲伤送别之情。
/ W: T7 _$ m: c, L+ ?- p: D
/ p6 h% G$ f7 p% u: K/ N《破阵子》为军乐,适合抒发激昂雄壮情绪。1 V: u6 o+ |) m% z4 I5 |$ D' p
$ N% l0 ], |, c' \9 u* I" ?2 O! t
《渔家傲》拗怒,表达兀傲凄壮、爽朗襟怀的情调。' b5 d9 @; w# i: C1 h0 }
. T! g2 p- C3 u# @# ~! ~) B《沁园春》、《风流子》壮阔豪迈,显示宽宏器宇和雍容气度。
7 P; k6 z2 `/ g; |9 _4 \* I7 w% {" i. T- g/ j9 G
《念奴娇》多表达雄壮豪迈情感,不宜形容女性娇弱婉曲心态。3 [5 \4 P$ R3 p' ~* V2 f" P0 C
& W* }$ p* d2 V8 i* B e
《六州歌头》音调苍凉悲壮,适于表达慷慨悲壮的声情,多言古兴亡之事。& T5 S3 B+ F0 n' E0 r
# _: V2 x% s+ J9 d' [) n
《贺新郎》调高昂,宜表达慷慨激昂、豪迈雄壮的英雄情感。不宜作催妆喜庆的祝贺曲词。) R. |% T$ X3 ]/ ~
; a( U: B o7 K0 T2 a5 s
《釵头凤》、《更漏子》、《调笑令》、《憾庭秋》、《盐角儿》适宜表达激昂慷慨壮烈情感。 e- \. c; H( a I6 ~
( x: h) n' \0 i ]6 _, i& j
《水调歌头》、《满江红》,调子较高,感情激烈,声情俱壮,适宜于表达慷慨悲壮、豪放雄浑激情的词。一般不宜写委婉柔情的思想情感。
; q3 o+ r; K# d: [2 v0 w2 r( t: ]; P" \1 E
: ^/ P# d3 I& ~9 s* I9 t# Y% R$ V0 V
' ^; e0 m) M3 y- o
其他:
; g3 M" w* E. G, h% F; D) o0 x0 i+ V5 ]
《六么》欢快爽利。" ?; x9 b6 t; f% b, l& f) p
! f# T. e2 A. B" t: e0 T《忆余杭》因描写杭州而来,描写风景最宜。
, D v* g6 i4 S' U# O
7 k$ n q2 A I0 z《八声甘州》摇筋转骨,刚柔相济,最使人荡气回肠。
! i8 ]2 {7 N* r) [4 E9 `# A+ B, b+ K8 [+ k e6 ?, p' W7 ^& e
《霓裳中序第一》音节闲雅。+ r+ b( e4 }! `
8 d" m J, H' I6 V《江神子》为祀神之乐,宜于庄严。
: N1 n2 @! b" O. D; R0 s& D' H; N2 B" m, I- T
一般短篇宜抒情,长篇宜舖叙。! T, F7 \+ x/ \( o0 s( T
% l% y7 {. |2 m6 h7 _9 s一般上下句平仄相对的较和婉,如秦观《八六子》“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7 _6 F( K* X* j- W9 ^% e
2 Y6 I% f! t" L4 c上下句平仄凌犯着多拗怒,如岳飞《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 l$ U* i! C$ F# F; v( d
8 C! P: a! w4 R6 g' I以近体五、七言为主的词牌大多适于舒缓雍容的感情,如《浣溪沙》、《采桑子》、《蝶恋花》。
5 R5 ?& T/ H+ E5 d- ]- F( X1 v2 W2 {. u( n$ w. B, b
凡多转韵之调皆属于一种拗怒,如《减字木兰花》、《虞美人》。* C3 W! J2 k* X5 b" ~& q. z3 P
- G3 n Y j: y句法长短参差的词牌宜于拗怒悲咽的感情。如《兰陵王》、《六丑》、《浪淘沙慢》。 j2 Y+ w! S2 U6 d( O: x
% d; q! h3 }: H6 T( L
初学者宜用书写精壮质朴之情的《八声甘州》;从容和婉柔情的《满庭芳》;以及《蓦山溪》、《减字木兰花》、《临江仙》、《蝶恋花》、《菩萨蛮》,比较好掌握。
# h1 S- N/ B3 P( l0 m' Q/ U8 m2 B8 x! [, U# C, B1 P
! E5 Y6 y! ]( N( M/ F, a6 E8 a' ~
2 c7 `/ B& A; L6 p/ ~9 \
(三)不要墨守成规
2 |0 e) r2 J3 ?; f( P- m q$ z( k% q2 @& s
当然,词牌仅是一种格式,是一种形式而不是内容,而形式总是要为内容服务的,因此,我们也不能对词牌的选择墨守成规。我们揣摩古代大词人的作品,就是要用他们的作品来衡量某些词牌的声情;而不是用揣摩来的声情去衡量大词人的作品。
' _: {& A+ x6 O$ y4 _3 C4 P1 v) ?6 B4 A* ~4 k5 T& h& P
《诗序》中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就如《诗经》,当初也是用来吟唱的,是先有情而后有言,然后才配以音律。只有这样,个人的情感才不至于受到音律的拘束而难于表达。
7 P8 N# l k: |5 w; S$ l8 J% `0 X- Z p3 b* F3 B9 ?. M
即使是我们现今的歌曲,亦是先写歌词,然后再根据歌词的内容配曲。关于这一点,《乐记》中有“诗言其志,歌咏其声,舞动其容。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故“有心则有诗,有诗则有歌,有歌则有声律,有声律则有乐歌。”就连宋代王灼的专论词牌选择的《碧鸡漫志》,也有“古人初不定声律,因所感发为歌,而声律从之”之说。可见,表达真切的思想感情比形式的选择要重要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