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692|回复: 5

古典纵横:世界古典音乐名家名曲赏析三

[复制链接]
Fobap 发表于 2014-12-16 15: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Fobap 于 2014-12-16 15:18 编辑

古典纵横:世界古典音乐名家名曲赏析
29.拉威尔
1875-1937
Maurice Ravel
入门必备
管弦乐作品:
波莱罗(Bolero) 47
西班牙狂想曲(Rapsodie Espagnole)(管弦乐组曲) 21
圆舞曲(La Valse)(为管弦乐团的芭蕾诗篇) 14
钢琴音乐:
悼念公主帕凡舞(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efunte) 47
(“钢琴”版或“管弦乐”版)
其他器乐作品:
哈巴涅拉曲式作品一首(Piece en forme de Habanera),小提琴与钢琴 12
================

30.罗西尼
1792-1868
Gioacchino Rossini
入门必备
管弦乐作品:
序曲:
威廉.退尔(Guillaume Tell) 23
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L’Italiana in Algeri) 11
赛米拉米德(Semiramide) 13
声乐作品:
歌剧:
威廉.退尔 2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Il barbiere di Siviglia) 7
=========================

31.格里格
1843-1907
Edvard Grieg
入门必备
管弦乐作品:
钢琴协奏曲,a小调 31
培尔.金特(Peer Gynt) 组曲第一、二号(戏剧音乐) 19
挪威舞曲(Norwegian Dances)(四首) 9
钢琴作品:
抒情小品(Lyric Pieces) 6
声乐作品:
歌曲:
我爱你(Ich liebe Dich) ☆

格里格 GRIEG

  爱德华·格里格是十九世纪具有世界声誉的挪威作曲家。他是挪威民族乐派的主要创立者,同时也是一位颇有声望的钢琴演奏家。格里格于1843年6月15日诞生在那威卑尔根城的一个商人家庭里。他的父亲虽是个商人,但却非常喜欢音乐;他的母亲是一个很有修养的钢琴家。格里格从小受到家庭音乐环境的熏陶,很早便显露出了惊人的音乐才能。他五岁时就在钢琴上发现了九和弦,并开始对和声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六岁起,他在母亲的指导下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理论。通过母亲的严格教导,他的音乐才能迅速增长。他在学习中大量接触了莫扎特、门德尔松、肖邦、舒曼等人的音乐作品。1852年,九岁的格里格创作了钢琴曲《德国主题变奏》。这首乐曲是他的处女作。

  1858年,他在著名小提琴家奥列·布尔面前演奏了自己的作品。这位著名音乐家一眼便看出少年格里格的超人音乐才华。奥列·布尔说服格里格的父母,送他到莱比锡去继续深造。1853年至1862年期间,格里格一直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在这期间,门得尔松及舒曼的作品对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863年,格里格在丹麦会见了作曲家加代,他们之间的接触使格里格受到很大的启发。1865年至1870年的五年间,格里格两度访问意大利,并在那里结识了大音乐家李斯特。李斯特听了格里格的作品后对他大加赞赏,并亲自演奏了他的作品,这对年轻的格里格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鼓舞。1879年,他在莱比锡格万特豪斯音乐会上演出自己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获得成功。 ZA9sTc

  格里格的早期创作风格受门德尔松和舒曼的影响很深,但自从他与挪威国歌作者、作曲家诺尔德拉克结识后,便逐渐对挪威民族音乐产生了新的认识。诺尔德拉克鼓励他钻研民族音乐,从挪威民歌中挖掘素材去创作富有那威民族风格的音乐作品,格里格对诺尔德拉克的观点十分赞同。此后他便刻苦地钻研挪威民族音乐,创作出多部具有北欧独特风格的优秀音乐作品。在格里格一生最成功的作品中,都能够感觉到那清新动人淡雅恬美的北欧特色,其美丽的旋律和别致的色彩令人感叹不已。
XfE -fH1j
  格里格创作的钢琴和歌曲富有特殊的艺术魅力。他的作品以“小”为特点,因此有“小品大师”的美称。但是格里格也写过几部非常成功的大型音乐作品,如《a小调钢琴协奏曲》、《培尔·金特》第一、二组曲等作品。除此之外,他还写有三首小提琴奏鸣曲,一首大提琴奏鸣曲和钢琴组曲《霍尔堡》以及大量的艺术歌曲和室内乐作品。他的作品已成为挪威乃至世界音乐宝库中的珍品,因而他被人们誉为“北欧音乐的巨星”。

  1907年9月3日,格里格在自己的家乡卑尔根逝世,终年六十四岁。
============================

32.格鲁克
1714-1787
Christoph Gulck
入门必备
管弦乐(及室内乐团)作品:
序曲:伊菲姬尼在奥利德(Iphigenie en Aulide) 2
嬉游曲组曲,选自伊菲姬尼在奥地德(室内乐团) 1
长笛协奏曲,G大调(室内乐团) 1
序曲:亚尔赛斯特(Alceste) 1
声乐作品:
歌剧:
奥菲欧与尤利狄斯(Orfeo ed Euridice) 6
=============================

33.亨德密特
1895-1963
Paul Hindemith
入门必备
交响曲:
画家马提斯(Mathis de Maler) 3
其他管弦乐作品:
弦乐与铜管的演奏会音乐 3
室内乐作品:
小室内乐(Kleine Kammermusik)第二号,管乐五重奏 4
其他器乐作品:
小号与钢琴的奏鸣曲 6
声乐作品:
玛丽的一生(Das Marienleben)(为钢琴与女高音的联篇歌曲) 3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Fobap 发表于 2014-12-16 15: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34.蒙特威尔第
1567-1643
Claudio Monteverdi
入门必备
声乐作品:
歌剧:
奥菲欧(L’Orfeo) 4
悲歌(Lament),选自阿里阿德涅(Arianna) 3
波佩阿的加冕(L’incoronazione di Poppea) 5
牧歌:任选 ☆
宗教音乐:
真福童贞女的晚祷(Vespro della Beata Vergine) 8
==========================

35.巴托克
1881-1945
Bela Bartok
入门必备
管弦乐作品:
管弦乐团协奏曲(Concerto for Orchestra) 17
弦乐、击乐与钢片琴的音乐 10
怪异的满洲官吏(The Miraculous Mandarin)(“芭蕾”与“组曲”) 9
室内乐作品:
弦乐四重奏第四号 9
其他器乐作品:
匈牙利民歌与农民歌曲 14
===========================

36.弗朗克
1822-1890
Cesar Franck
入门必备
交响曲:
交响曲,d小调 18
其他管弦乐作品:
交响变奏曲(Variations symphoniques),钢琴与乐团 20
室内乐作品:
钢琴五重奏,f小调 4
管风琴作品:
管风琴的圣咏(3首) 13
钢琴作品:
小提琴奏鸣曲,A大调 22
============================

37.维瓦尔第
1675-1741
Antonio Vivaldi入门必备
管弦乐作品:
四首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62
协奏曲,E大调(春)
协奏曲,g小调(夏)
协奏曲,F大调(秋)
协奏曲,f小调(冬)
任选其他乐器的协奏曲,诸如:
吉他协奏曲,D大调[R.93] ☆
曼陀林协奏曲,C大调[R.425] ☆
双小号与弦乐的协奏曲,C大调[F.537] 10
声乐作品:
荣耀经(Gloria),D大调 14

维瓦尔第 ANTONIO VIVALDI

  
   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巴洛克音乐的杰出代表。1678年生于威尼斯,1741年逝世于维也纳。

  维瓦尔第的父亲是意大利著名的小提琴家。他幼年便从父亲那里得到音乐的熏陶,并且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资。维瓦尔第热衷于宗教与神职,并于1693年削发作了神父,后来竟生出一头红发,遂被人称为“红发神父”。

  维瓦尔第在小提琴演奏与作曲技巧上素负盛名。他先后在教堂、慈善院的音乐学校任职,1718年任菲利甫亲王宫廷乐长,172年在维也纳任查理六世的乐长。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维瓦尔第还先后访问过德国、荷兰等地的音乐名城。积极从事音乐活动,给当时欧洲各地的音乐界以很大的影响。

  维瓦尔第确立了协奏曲的音乐体裁形式,并尝试交响乐的写作。这些都给后来的巴赫、亨德尔等音乐家以重大的影响。他的创作范围很广,早期以声乐、歌剧为主,中后期以器乐、协奏曲等作品为主。其中著名的小提琴12部协奏曲《和声与创意的尝试》是传世的佳作。

  维瓦尔第一生穷困,他在维也纳逝世时已是一个被遗忘的人。直到死去一个世纪后,他的作品才被人们发现。当他的音乐再度在世界乐坛上竞放异彩的时候,这位死于穷困的音乐大师已在维也纳的贫民墓地里躺了一百余年了。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Fobap 发表于 2014-12-16 15: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38.比才
1838-1875
Georges Bizet
入门必备
交响曲:
第一号:C大调 13
其他管弦乐作品:
阿莱城姑娘(L’Arlesienne) 13
组曲第一号
组曲第二号
儿童游戏(Jeux d’enfants) 8
声乐作品:
歌剧:
卡门(Carmen)(“全曲”或“选粹”) 11

比才 BIZET

  乔治·比才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他的创作,特别是他的歌剧创作,在十九世纪的欧洲音乐史中占有十分显赫的地位。 -?2&5YB

  比才于1838年10月25日出生在法国巴黎。他的父亲是一位声乐教师。比才从小就显示了突出的音乐才华,九岁就考入了巴黎音乐学院,师从著名作曲家阿列维等人学习作曲。他在音乐学院学习期间成绩十分突出。十七岁时完成《C大调第一交响曲》,此外还写过轻歌剧等许多作品。十九岁时获得了罗马大奖,随后又到意大利学习了三年。在这期间,他十分醉心于瓦格纳的作品,并立志一生从事歌剧写作事业。1863年,他的第一部歌剧《采珠人》问世,此后又相继写成了《培尔兹城的美丽姑娘》、《扎米雷》等歌剧和戏剧配乐《阿莱城姑娘》等作品。

  1872年,比才创作了歌剧《卡门》。这部根据法国作家梅里美的同名小说写成的歌剧,是比才一生创作中最优秀、最伟大的作品。这部歌剧以其生动鲜明的音乐语言、丰富巧妙的和声配器手法以及强烈感人的戏剧性发展,把作品的主题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在歌剧中塑造的女主人公卡门,比原作更加突出了她的热情、爽直和放荡不羁的性格。歌剧《卡门》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和丰富内容的伟大作品,这部作品现在已成为世界各国歌剧舞台上经久不衰的保留剧目。可是在当初这部歌剧初演时却遭到了惨痛的失败,比才因此而卧床不起。在歌剧初演后的三个月——1875年6月3日,这位伟大的作曲家便与世长辞了。
===================================

39.穆索尔斯基
1839-1881
Modest Mussorgsky
入门必备
管弦乐作品:
图画展览会(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30
(钢琴版或拉威尔改编的管弦乐版)
荒山之夜(A Night on Bald Mountain)(交响诗) 26
霍宛斯基之乱前奏曲 7
波斯奴隶之舞,选自霍宛斯基之乱 8
声乐作品:
歌剧:
包利斯.古德诺夫(Boris Godounov) 7
====================================

40.拉摩
1683-1764
Jean-Philippe Rameau
入门必备
管弦乐/室内乐作品:
管弦乐组曲,选自歌剧希波吕托斯与阿里奇埃(Hippolyte et Aricie) 1
管弦乐组曲,选自歌剧阿巴里斯人还是北方人(Abaris ou les Boreades) 1
殷勤的印地人(Les Indes galantes)(选自芭蕾) 1
键盘乐器作品:
拨弦古钢琴曲(Pieces de clavecin),包括多菲内(La dauphine) 5
声乐作品:
歌剧:
双子座α星与β星(Castor et Pollux) 1
或是:经文歌 1
=====================================

41.福莱
1845-1924
Gabriel Faure
入门必备
管弦乐作品:
叙事曲,升F大调,钢琴与乐团 9
悲歌(Elegie),大提琴与乐团 10
其他器乐作品:
小提琴奏鸣曲,A大调 6
声乐作品:
安魂曲 8
歌曲:
美好的歌曲(La bonne chanson)(联篇歌曲) ☆
========================================

42.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1844-1908
Nikkolai Rimsky-Korsakov
入门必备
管弦乐作品:
天方夜谭(Scheherazade)(交响组曲) 31
西班牙随想曲(Capriccio Espagnol) 22
歌剧组曲:
金鸡(Le coq d’or) 7
萨旦王稗史(The Tale of Czar Saltan) 2
序曲:
俄罗斯复活节(Russian Easter) 9
===================================

43.唐尼采第
1797-1848
Gaetano Donizetti
入门必备
声乐作品:
歌剧:
唐.帕斯夸(Don Pasquale) 8
拉莫摩的露琪亚(Lucia di Lammermoor) 20
爱情灵药(L’elisir d’amore) 9
联队之花(La fille du regiment) 3
宠姬(la favorita) 4
===================================

44.沃恩.威廉斯
1872-1958
Ralph Vaughan Williams
入门必备
交响曲:
第二号,“伦敦”(London) 5
第五号,D大调 8
其他管弦乐作品:
绿袖子幻想曲(Fantasia on Greensleeves) 20
云雀飞翔(The lark Ascending)(小提琴与乐团的浪漫曲) 14
声乐作品:
在温洛克边界(On Wenlock Edge) (联篇歌曲6首) 3
============================================

45.斯美塔纳
1824-1884
Bedrich Smetana
入门必备
管弦乐作品:
沃尔塔瓦河(The Moldau)(选自《我的祖国》)[Ma Vlast] 22
被出卖的新嫁娘(The Bartered Bride)(序曲及舞曲) 8
其他器乐作品:
我的家园(From My Homeland),小提琴与钢琴的两首二重奏 2
我的生活(Out of My life),弦乐四重奏第一号,e小调 3
声乐作品:
歌剧:
被出卖的新嫁 4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Fobap 发表于 2014-12-16 15: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斯美塔那 SMETANA

  
    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贝德里赫·斯美塔那,1824年3月2日生于莱托米希尔,1884年5月12日逝于布拉格附近的精神病院,终年六十岁。

   斯美塔那是捷克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家。他出生在一个酿酒商的家庭里,很小就显露出了非凡的音乐才能。他四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六岁举行钢琴演奏会,八岁开始作曲。他的启蒙老师是捷克卓越的音乐家约瑟夫·普罗克什,斯美塔那从他身上得到了很深的教益。1843年,斯美塔那参加了反抗异族统治和推翻封建专制的革命运动。革命失败后他被迫流亡国外。1856年,他担任了瑞典哥德堡交响乐团的指挥。1861年又回国担任了布拉格合唱团的指挥,并且频繁地从事各种社会音乐活动,领导和扶植捷克的民族音乐事业。1874年不幸双耳全聋,最后因患精神病而死。

  斯美塔那毕生辛勤创作,写出了许多具有高度价值的作品。如著名的交响套曲《我的祖国》,自传体的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以及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品。由于对捷克民族音乐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被后人誉为“捷克音乐之父”,“捷克民族音乐的奠基者”。

  斯美塔那的创作风格先后受到德国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的深刻影响,后来又深受李斯特交响诗的影响。晚年在创作上着意汲取具有浓郁乡土风味的波西米亚素材,提倡发展和体现民族音乐风格,成功地把通俗题材加以美化和艺术化。他的创作范围广泛,有歌剧、合唱、交响诗、室内乐和钢琴曲等等,其中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一剧于1866年上演,使他名声大振,从此奠定了他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

  此外,他还创办过音乐学校,致力于音乐教育事业。有许多有成就的音乐家都曾受益于斯美塔那,其中包括著名的捷克音乐大师德沃夏克和雅那切克等人。
46.约翰.施特劳斯
1825-1899
Joann Strauss
入门必备
管弦乐作品:
圆舞曲:
蓝色多瑙河(The Blue Danube) ☆
南方的玫瑰(Roses from the South) ☆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tales from the Vienna Woods) ☆
醇洒、女人与歌(Wine,Women, and song) ☆
波尔卡舞曲多首 ☆
序曲:
蝙蝠(Die Fledermaus) ☆
声乐作品:
轻歌剧:
蝙蝠 7

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

  小约翰·施特劳斯,老施特劳斯之子,奥地利小提琴家、指挥家、圆舞曲及维也纳轻音乐的作曲家。其创作以一百二十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被后人称为“圆舞曲之王”。

  小约翰·施特劳斯继承了先父和兰纳等前辈的传统,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所取得的成就超过他的父亲。他作有五百余首作品,主要是生活舞蹈性音乐,包括圆舞曲、波尔卡舞曲、进行曲及一些轻歌剧等。他的创作核心是圆舞曲,以民间舞曲的节奏和其它表现手法为依据,旋律酣畅,节奏自由,音乐语言真挚而自然。他还将源于德国南部性格温和的连德勒舞,改造成为结构简单、节奏灵活、旋律优美、感情奔放的音乐体裁,在市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小约翰·施特劳斯曾带领乐队访问欧洲各国,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全欧洲。他的圆舞曲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曲目。

  小约翰·施特劳斯最著名的作品有《蓝色多瑙河》、《艺术家的生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美酒、爱情和歌曲》、《皇帝圆舞曲》等,其中《蓝色多瑙河》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此外还作有《雷鸣电闪》等一百二十多首源自捷克的波尔卡舞曲及几十首其他舞曲。1870年起创作了《蝙蝠》、《罗马狂欢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吉卜赛男爵》等十六部轻歌剧,对于欧洲轻歌剧的发展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
=========================================

47.韦伯
1786-1826
Karl Maria Von Weber
入门必备
管弦乐作品:
邀舞(Invitation to the Dance)(原为钢琴曲) 11
序曲:
自由射手(Der Freischutz) 8
欧丽安特(Euryanthe) 8
奥伯龙(Oberon) 8
声乐作品:
歌剧:
自由射手(“全曲”或“选粹”) 7
以及/或是:
竖笛协奏曲第一二号 8/7
竖笛五重奏,降B大调 6
==============================

48.亚那切克
1854-1928
Leos Janacek
入门必备
管弦乐作品:
小交响曲(Sinfonietta)(5个乐章组曲) 10
塔拉斯.布尔巴(Taras Bulba)(交响诗) 7
室内乐作品:
弦乐四重奏第一号(克罗采)(Kreutzer) 9
声乐作品:
歌剧:
耶奴发(Jenufa) 3
弥撒曲:
斯拉夫(或格拉哥里[Glagolitic])弥撒 7
================================

49.库普兰
1668-1733
Francois Couperin
入门必备
室内乐/管弦乐作品:
御用音乐会(Concerts royaux)(室内乐团与拨弦古钢琴) 4
大提琴与弦乐的音乐会小品(pieces en concert) 5
键盘乐器作品:
拨弦古钢琴:
拨弦古钢琴曲(Pieces de clavecin)(4册),包括: 16
宠臣(La Favorite)(沙松舞曲)
管风琴:
连续用于两部弥撒的管风琴曲(Pieces d’orgue consistantes en deux messes)包括:
第一号(按照堂区惯例[A I’usage ordinaire des paroisses]) 3
=======================================

50.鲍罗丁
1834-1887
Alexander Borodin
入门必备
交响曲:
第二号,b小调(Valiant) 9
其他管弦乐作品: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In the Steppes of Central Asia)(交响诗) 18
波罗维茨姑娘们的舞蹈(Polovtsian Dances),(选自伊戈尔王[Prince Igor]) 29
序曲:
伊戈尔王 8
室内乐作品:
弦乐四重奏第二号,D大调 13

鲍罗廷 BORODIN

  亚历山大·波尔菲里耶维奇·鲍罗廷是十九世纪俄国著名的作曲家,“强力集团”的主要成员之一。他不但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还是一位卓越的化学家。他一生从事科学研究和音乐创作,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事业领域内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创作的音乐对整个俄罗斯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他本人也是俄罗斯乃至世界音乐史上的一位突出人物。
  鲍罗廷于1833年11月11日出生在俄罗斯的彼得堡。他原本是高加索的乔治亚亲王盖地诺夫和一位军医夫人的私生子,为此,他只能作为亲王的农奴包里斯·鲍罗廷的儿子。他从小由母亲带大,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天资聪颖,能精通几国语言,并很快在科学与音乐方面显露出超人的天才。他九岁时开始音乐的启蒙,学习演奏长笛和大提琴。十四岁时开始作曲,并发表了一首长笛协奏曲和一首弦乐三重奏。1850年进入彼得堡医药学院学习化学。1855年毕业留校任教。三年后,二十五岁的鲍罗廷获得化学博士学位。1862年,鲍罗廷结识了作曲家巴拉基列夫,对这位作曲家所倡导的发展俄罗斯民族音乐的主张十分赞赏,从此他便利用业余时间积极从事音乐创作,并加入了发展俄罗斯民族音乐的五人“强力集团”。

  鲍罗廷的创作中英雄性和史诗性是他作品中的主要内容。他的音乐民族性很强,有的作品还带有迷人的东方异国情调。在自己的音乐中,努力表现和歌颂俄罗斯人民的生活与精神,歌颂俄罗斯古代英雄人物的勇敢气慨。通过他的音乐,可以加深对俄罗斯民族及其音乐的了解。

  由于鲍罗廷的专业是化学,因此作曲只能在业余时间里进行,他自称是“星期日作曲家”。在鲍罗廷为数不多的作品中,最为著名的有歌剧《伊戈尔王》、《第二交响曲》、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的草原上》。他的《第三交响曲》没有写完,后来由作家格拉祖诺夫配器出版,因此称之为《未完成交响曲》。 v '"1/% L

  鲍罗廷的全部作品加起来不过几十部,因此另一位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曾遗憾地说道:“象这样一位音乐天赋极高的人,不能专心致于作曲事业,实为乐坛的一大憾事。”但历史上唯有他这位作曲家能以这么少的作品在音乐史上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

  1887年2月27日,鲍罗廷在彼得堡逝世,终年五十三岁。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Fobap 发表于 2014-12-16 15: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51. 勋伯格 SCHOENBERG

  奥地利作曲家阿诺尔德·勋伯格于1874年9月13日出生在维也纳,二十世纪著名的现代音乐作曲家之一,“表现主义”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勋伯格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作曲家,小时候家境贫寒,十六岁时父亲去世。这些不利的环境并没能阻止他热爱音乐和学习音乐的决心。他八岁时开始学习小提琴,以后又自学大提琴,参加业余乐队,而且自己尝试着作曲。他经常如饥似渴地去听音乐会和歌剧,从中得到学习和熏陶。父亲去世以后,由于家境日益困窘,他到一家银行当了办事员,以增加一些家庭收入。就在这个时候,他偶然结识了作曲家亚历山大·策姆林斯基,并跟他学了几个月的对位法,而这就是后来成为现代音乐杰出作曲家的勋伯格所受到的唯一的正规音乐教育。从此,他开始了音乐创作生涯。1897年,他的处女作《D大调弦乐四重奏》问世。1901年他来到柏林,执教于斯顿音乐学院。后来又回到了维也纳,于1910年担任了音乐学院的和声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勋伯格参加了奥地利军队。战后在柏林普鲁士艺术学院任教。1933年勋伯格离职赴美,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音乐教授。1941年他取得美国国籍,在那里定居,直到逝世。

  勋伯格是一位具有大胆创新精神的作曲家,他的作品曾经引起过很大的争议。他首创了“十二音体系”的无调性音乐,并且培养了许多“十二音体系”的作曲家。他和他的学生贝尔格、威伯恩被合称为“新维也纳乐派”,即“表现主义”音乐流派。他对音乐所进行的重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作曲家,如达拉皮科拉、欣涅克以及肖斯塔科维奇等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他的影响。

  勋伯格的音乐创作一般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大约从1897年至1908年。他这个时期的作品带有晚期浪漫主义的特点,深受瓦格纳的影响,这时的作品还没有完全抛开调性。第二个时期大约从1908年至1912年,这个时期的作品已是“勋伯格风格”特点的作品了。这时期的音乐具有表现主义的特征,“十二音体系”他已完全成熟,他的许多重要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写出的。

  勋伯格的主要作品有:交响诗《光明之夜》、《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室内交响曲》、歌剧《期望》以及为朗诵、男声合唱和乐队而写的《一个华沙的幸存者》。此外还有几首弦乐四重奏和许多钢琴、声乐作品等。

  勋伯格除写有大量音乐作品外,还有许多音乐理论著作,其中有《和声学教程》、《和声的结构与功能》和《风格与思想》等等。1951年7月13日,勋伯格在美国的洛杉矶逝世,终年七十六岁。
================================


52. 拉赫玛尼诺夫SERGEY RACHMANINOV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罗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人物,世界著名的作曲家和杰出的钢琴家。他的创作与演奏活动,都在世界音乐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其中更为突出的成就,则体现在他的作曲方面。

  拉赫玛尼诺夫于1873年4月1日出生在俄国奥尼加城的一个富庶的地主家里,他的家庭有着很好的音乐环境,这使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音乐熏陶。他四岁开始学习钢琴,九岁就进入了彼德堡音乐学院。1885年他又经人介绍来到莫斯科,跟随著名的钢琴演奏大师兹维列夫学习钢琴。1889年,他考入了莫斯科音乐学院,从此开始接受更为严格、正规、系统的教育和训练。他跟随著名钢琴家齐洛蒂学习钢琴,还跟随著名作曲家塔涅耶夫和阿连斯基学习作曲。1891年和1892年,他先后以优异的成绩在钢琴和作曲班毕业,从此开始了他独立的音乐生涯。

  拉赫玛尼诺夫早期是以钢琴演奏家的身份活跃于国际乐坛的。他的钢琴演奏造诣很深,在演奏中,他兼收前辈诸钢琴大家之长,创建了自己所独特的演奏风格,成为当时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杰出钢琴演奏家。

  拉赫玛尼诺夫很早就开始了在作曲方面的尝试,1892年他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毕业时就已创作了毕业作品——独幕歌剧《阿列科》。后来,为举办音乐会的需要,他创作了许多钢琴曲,同时还创作了交响幻想曲《悬崖》、《茨岗主题狂想曲》等大型乐队作品。1895年,拉赫玛尼诺夫创作了他的《第一交响曲》。这部作品,1897年在彼得堡由格拉祖诺夫指挥首演,但遭到了失败。为此拉赫玛尼诺夫陷入异常的苦恼之中,他的创作也开始减少了。

  1897年,拉赫玛尼诺夫被聘为莫斯科马蒙托夫私立歌剧院的助理指挥,从此开始了他的指挥家生涯,1899年,他第一次赴欧旅行演奏,受到了欧洲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由于心境的好转,他从1900年起又恢复了音乐创作活动,先后创作了《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钢琴前奏曲》和《春天大合唱》等,其中《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以它那特有的抒情和诗意,赢得了人们的普遍赞扬,至现在,它已成为拉赫玛尼诺夫最成功的代表作品之一。拉赫玛尼诺夫这个时期的作品,带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风格,基调都是真挚的抒情主义,受柴科夫斯基的影响很深。

  1917年俄国革命开始后,拉赫玛尼诺夫流亡到瑞士,后来又到美国,担任了波士顿交响乐团的指挥。他在国外写的最重要的作品是《e小调第二交响曲》。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性、感人的抒情性和突出的俄罗斯民族音乐风格,赢得了广泛的世界声誉,成为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生涯中的里程碑。

  拉赫玛尼诺夫的创作富有民族性。作品旋律流畅优美,感情真挚动人。有些作品,带有一些忧郁情绪。他的后期作品带有晚期浪漫主义的特点,手法比较繁复,阴暗的色彩也较多地出现在音乐中,这与他长期旅居国外、远离祖国有着很大的关系。

  拉赫玛尼诺夫一生创作的作品很多,其中包括三部交响曲,四部钢琴协奏曲,三部歌剧以及交响诗《死岛》、《悬崖》、《波西米亚随想曲》和大量的钢琴前奏曲、变奏曲、练习曲等。除此之外,他还作有大量的室内乐和艺术歌曲等作品。

  1943年3月28日,拉赫玛尼诺夫在美国加利福尼亚逝世,终年七十二岁。
====================================

53. 帕格尼尼 PAGANINI

  尼克洛·帕格尼尼于1782年10月27日出生在意大利的热那亚。他是十九世纪最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大师和浪漫主义作曲家。他毕生刻苦努力,将小提琴演奏技术发展到了惊人的高度,并因此获得了“小提琴之王”的称号。

  帕格尼尼年幼时家境十分贫困,父亲是一个卖书的商人,但却很精通音乐,会弹曼陀林。帕格尼尼从五岁起开始随父学习曼陀林。七岁时开始学拉小提琴。他先后师从赛威多、柯斯塔和巴埃尔,很快便熟练地掌握了小提琴的演奏技巧。1797年,他开始在欧洲旅行演奏足迹遍及奥、德、法等多国,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欢迎。人们为他那出神入化的、如同魔法般的演奏技巧所惊叹、佩服。他的演奏技巧大大超越了当时小提琴演奏技巧的范围。由他首创的飞断弓、双泛音和大量复杂的双音及和弦演奏技巧,大大丰富小提琴音乐的表现力,而他那火一样浪漫的热情和强烈持久的精力,更是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位听众。F #q$HQ&k

  帕格尼尼不仅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大师,而且还是一位天才的作曲家。早在八岁时,他就能创作乐曲,成为令人惊叹的神童。以后,他在自己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为后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音乐作品。其中,包括六首小提琴协奏曲,二十四首小提琴随想曲,还有小提琴变奏曲《威尼斯狂想曲》、《摩西》以及《女巫之舞》、《无穷动》和多首小提琴奏鸣曲等等。此外,由于帕格尼尼还是一位杰出的吉他演奏家,因此他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吉他曲.


  帕格尼尼对小提琴演奏艺术进行的创造性劳动,大大促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他的演奏艺术对同时代的浪漫派作曲家柏辽兹、舒曼和李斯特等人的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在他之后,柏辽兹和李斯特对交响乐和钢琴演奏艺术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这些作法都与帕格尼尼的艺术有着必然的联系。许多作曲家,如舒曼、李斯特和拉赫玛尼诺夫等还将他的小提琴曲改编成钢琴曲演奏,使他的作品获得了更多更广的听众。

  1840年,帕格尼尼因喉头结核在法国的尼斯逝世,终年五十七岁。
==========================


54. 霍尔斯特

  古斯塔夫·霍尔斯特是现代最杰出的英国作曲家之一。霍尔斯特祖籍瑞典,他的曾祖父于1807年移居到了英国。霍尔斯特出身于音乐世家,他的家族中曾出现过不少优秀的音乐家。1874年9月21日,霍尔斯特出生在英国的切尔特汉。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霍尔斯特很早便对音乐发生了兴趣,他的父亲也想把他培养成一个优秀的钢琴家。他在幼年时一直跟随父亲学习钢琴。1893年,十九岁的霍尔斯特考取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后因手指患神经炎而改学长号,从音乐学院毕业以后,他曾在几家剧院里担任长号手和合唱指挥;1905年,他担任了圣保罗女子学校的音乐教师;1907年又担任了伦敦莫利学院的音乐教师;1919年,霍尔斯特受聘担任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作曲教授;1923年,他到了美国,在密执安、哈佛等大学讲学。晚年的霍尔斯特辞去了一切教学职务,专心于自己的音乐创作。

  霍尔斯特是一个成绩卓著的作曲家。他的创作不乏现代的表现手法。但却没有那种炫耀式的空洞与怪诞。在他的作品中,民间音乐的因素占有很大的比重,音乐含蓄、意境耐人寻味。1900年,他创作的《芭蕾组曲》获得了巨大成功。1916年,他根据朋友巴克斯为他讲解星占学的印象,写成了管弦乐组曲《行星组曲》。这部作品是他一生中最重要和最成功的作品,曲中运用了大胆的艺术想象力和新颖的管弦乐和声与配器技巧,表现了宇宙间那种神奇莫测的境界。

  霍尔斯特一生创作过多部歌剧和舞剧,还有二十多首管弦乐作品。其中除著名的《行星组曲》外,较著名的还有歌剧《十足的傻瓜》、交响诗《埃格敦荒野》和为弦乐队而作的《圣保罗组曲》等。

  1934年5月25日,霍尔斯特在英国伦敦逝世,终年六十岁。
============================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Fobap 发表于 2014-12-16 15: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55. 格罗菲 GROFE

  弗特·格罗菲是美国二十世纪著名作曲家、小提琴家和钢琴家。他对美国现代音乐的创立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在创作风格上,他与另一位美国现代作曲家格什文相近,他们二人同为美国现代杰出的民族作曲家。

  格罗菲的作品富于描写性,音响色彩清澈明朗,具有美国的民族风格。他把古典音乐和美国爵士音乐的表现手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他的作品音乐语言洗炼而又通俗易懂,既有美国民族气质又具有欧洲音乐的传统特色。

  格罗菲1892年3月27日生于纽约。父亲是波士顿歌剧团的歌手,母亲曾在莱比锡学习过器乐演奏。格罗菲幼年时跟母亲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少年时代,他一边从事家庭劳动,一边学习作曲,还经常到咖啡馆里演奏钢琴。他十七岁时在洛杉矶交响乐团谋到一个中提琴手的职位,一直工作了十几年。在这期间,他继续学习作曲,并依旧到咖啡馆或舞厅演奏。1910年,格罗菲被聘请到怀特曼爵士乐队担任钢琴演奏员、作曲兼配器和乐队副指挥。他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音乐感觉和他在交响乐团与爵士乐队的实践经验,努力创作出古典音乐与爵士音乐相结合的作品,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1924年,他成功地为格什文的《蓝色狂想曲》作了管弦乐配器。这一成功使他名声大震,奠定了他作为作曲家的牢固地位。同年,他又创作了第一首大型管弦乐曲《百老汇之夜》。1931年创作了《大峡谷组曲》。他的主要作品除上述几部外,还有《密西西比组曲》、《大都会》、《好莱坞组曲》、《加利福尼亚组曲》以及获得学院奖的电影音乐《游吟歌手》等作品。

  1972年3月27日,格罗菲逝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莫尼卡,终年八十岁
==================================


56. 格什文 GERSHVIN

  乔治·格什文是美国现代作曲家和钢琴家。1898年9月26日生于纽约布鲁克林,1937年6月11日逝世于加利福尼亚的好莱坞。格什文少年时曾随查尔斯·汉别泽学习钢琴,跟爱德华·克兰伊学习作曲理论。十六岁时,他被生产音乐影片的莱密克公司雇用,成为一名专写“电影插曲的人”。在这期间,他写了大量流行歌曲,赢得听众的好评,并逐渐成为百老汇和好莱坞的著名作曲家。1924年,他为保尔·怀特曼的爵士音乐会创作了钢琴与爵士乐队的《蓝色狂想曲》。作品演出后大获成功,格什文一举成为全世界知名的作曲家。此后,他又拜鲁宾·戈德马克为师,学习乐队配器法,接着他写了《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第二狂想曲》、《古巴序曲》等著名作品,1935年又创作了描写黑人生活的歌剧《波基与贝丝》。这段时间是他短短一生中的创作黄金时期。

  格什文的音乐,几乎完全采用美国黑人舞曲和爵士音乐风格的独特旋律以及配器手法来进行创作的。他凭借自己的天赋,把爵士音乐的艺术表现力提高到新的水平,并使爵士乐这种通俗音乐和交响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格什文是美国第一位民族作曲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只留下为数不多的作品,但他却创立了美国所独具的音乐风格,成为美国民族音乐的奠基人。

一句话评述
1. 巴赫——西方艺术的巨人
2. 莫扎特——最杰出的天赋音乐奇才
3. 贝多芬——强烈而激情的不朽咆哮者
4. 瓦格纳——最伟大的戏剧作曲家
5. 海顿——近乎不朽的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之父
6. 勃拉姆斯——最纯正的浪漫主义交响曲和最顶尖的德国艺术歌曲作曲家
7. 舒伯特——古典/浪漫主义的钢琴和旋律的抒情天才,德国歌曲之王
8. 舒曼——浪漫主义的化身,歌曲、钢琴曲和交响乐的诗一般的大师
9. 亨德尔——巴洛克旋律专家,清唱剧天才
10. 柴科夫斯基——俄罗斯卓越作曲,旋律大师
11.门德尔松——浪漫主义神童,优美、典雅的钢琴曲和交响曲作家
12.德沃夏克——在3位列入排行榜中居首位的捷克人,旋律家
13.李斯特——最优秀的钢琴家,交响诗的发明人
14.肖邦——钢琴之王
15.斯特拉文斯基——20世纪最优秀的作曲家,先锋派领头人
16.威尔第——最受爱戴的歌剧作曲家
17.马勒——9首交响曲和歌曲作者
18.普罗科菲耶夫——20世纪不协和音的俄罗斯人
19.肖斯塔科维奇——苏维埃头号作曲家
20.理查•施特劳斯——“新音乐”的先驱,9首著名交响诗的作者
21.柏辽兹——急进的浪漫主义者,交响曲问题专家
22.德彪西——第一位印象派作曲家,歌曲、钢琴和管弦乐作品
23.普契尼——威尔第以后的意大利歌剧大师
24.帕莱斯特里纳——文艺复兴时期天主教教堂音乐大师
25.布鲁克纳——维也纳7位交响曲作曲家中的第6位
26.泰勒曼——巴洛克时期有3000部作品的大师
27.圣•桑——法国极具魅力的歌剧和交响诗作者
28.西贝柳斯——最早的芬兰作曲家,不仅是民族主义者
29.拉威尔——优雅而严谨的法国人,通常与印象派德彪西合作
30.罗西尼——威尔第前与唐尼采第同为意大利歌剧大师
31.格里格——挪威头号作曲家、民族主义者
32.格鲁克——后巴洛克/古典主义歌剧改革家
33.亨德密特——20世纪5位“新音乐”不协和音作曲家之一
34.蒙特威尔第——巴洛克时期和声学的“现代主义者”、第一位歌剧作曲家
35.巴托克——匈牙得20世纪不协和音作曲家
36.弗朗克——和蔼、心灵美,歌曲、清唱剧、交响曲等的作者
37.维瓦尔第——巴洛克时期小提琴多产作曲家
38.比才——《卡门》等少数几部作品的作者
39.穆索尔斯基——最彻底的民族主义和最无畏的俄罗斯民族主义者
40.拉摩——法国早期头号拨弦古钢琴天才、理论家和歌剧专家
41.福雷——怡人的法国歌曲和室内乐作者
42.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俄罗斯民族主义者中最有艺术素养的人
43.唐尼采第——威尔第之前意大利歌剧界中仅次于罗西尼的人
44.沃恩•威廉斯——20世纪英国民族主义者
45.斯美塔纳——捷克民族主义音乐的奠基人
46.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王
47.韦伯——第一位真正的浪漫主义者,联接格鲁克和瓦格纳的德国歌剧作曲家
48.亚那切克——20世纪捷克人,3位入捷克人中最有现代色彩者
49.库普兰——法国巴洛克时期拨弦古钢琴大师
50.鲍罗丁——音调优美的俄罗斯民族主义者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6-1 23:53 , Processed in 0.11435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