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F2 D- d' ?$ v- E
; @/ B' [5 j2 r; `5 |4 V, a, o6 y: E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5 T2 o/ ?6 S2 A+ W3 F% r
' z) J! y. {" r9 l: n+ \0 V
——引自﹝宋﹞苏轼:《琴诗》2 K* I- d% ]2 z+ _* T& p
) n4 P x4 V5 Z4 Y$ s! S9 t
又见千山秋月白。电话里,贾铮说:“《旗帜》那个歌评上了。”我说:“好!应该。”高兴,但没有欣喜若狂。与淡定无关,是有预感。
; { ? y' Q1 L( A6 r
: P: i# _. h `9 L ?, C& j贾铮说的“评上了”,是指中宣部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这是个全国性的重要文艺奖项,今年是第十三届。贾铮(作词)与沈阳音乐学院范哲明(作曲)合作的歌曲《旗帜》,在众多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占得一席。这是他第二次获这个奖了。2001年(第八届),他与林国华(作曲,时任鞍山歌舞剧院院长))合作的歌曲《相思月亮》已经获过一次。十余年间,一个人两次获同一大奖,东北不多,辽南唯一,称得上是音乐文学界的一种“贾铮现象”。% S; o& J2 r2 q# o; |9 F: i$ Z
" P9 f9 j+ B8 |1 u& b( b, \
原创歌曲《旗帜》是小歌表现大主题的佳作。2012年,党的十八大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这4个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艺术形象地再现这一主题,是文艺创作者的良知和责任。很多人想写。但,能不能写出来,能不能写到位,还在自身的政治眼光和艺术感觉,而贾铮恰恰占据这二者结合的优势。因为是老朋友,我们茶余饭后月下风前,没少谈论歌曲(包括政治抒情歌曲)的创作。在摒弃标语口号,“挎兜词”一掏一个,用艺术形象说话等方面有强烈共鸣。比如:“党指挥枪”这个原则命题,省内就有高手提炼出一句:“军旗跟着党旗走”。简明、形象、传神,为我们所欣赏。我希望他也能找到一个形象,艺术性地完成自己美好的初衷。贾铮是个执著而聪慧的人,他反复琢磨几易其稿,终于写出了“政治抒情歌曲”《旗帜》(原题为《旗帜的方向》)的歌词:“趟过数不清的河流,翻越道不完的山岗,我们的心,始终朝着一个方向。经过四季轮回的雨雪,浸透朝朝暮暮的风霜,我们的爱,始终朝着一个方向。那是旗帜染红的东方,那是旗帜飘扬的力量。默默无言的召唤,凝聚着多少人期待的目光!那是旗帜染红的东方,那是旗帜飘扬的理想。生生不息的血脉,融入了多少人智慧的光芒!”这首词,看似简单平常却独道深邃,它以真挚的情感,质朴的语言,生动的形象,鲜明的时代感,唱响了我们的理想信念之歌,是当代的主旋律。
( P# T3 V8 c$ Y! |( W
* R" x# Z; o7 R9 V5 S& ~3 V贾铮在所著歌词集《情感流云》“自序”中说:“歌词对于歌曲而言,只是个半成品。然而,就是这个半成品,搅得多少人寝食难安。”“感谢那些作曲家们,给我这只笨鸟插上了灵动的翅膀。”贾铮说的是真话、实话。写一首好词难,遇到一个好的作曲家更难。这首词写出后,有几个谱曲,都不太理想。今年春,省音乐家协会举办创作笔会,一屋子作曲家,围着铺了一桌子的歌词,先到先选,看好哪个谱哪个。沈阳音乐学院的范哲明来晚了,他在余下的歌词里,一眼就看中了《旗帜》。“这个好啊!我谱。”真就慧眼识珠。他长期在沈阳音乐学院任教,又几番下基层采风、到国外学习,对时下音乐创作的风格和走向,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歌的小样作出来后,普遍点赞。贾铮复制一张放给我听,歌曲没送审,我们心里已有了“这个能行”的预感。后来证明果不其然。4 M/ \: ~7 t7 D' S
' |2 |. G: L, V* _7 o7 z$ m6 z
都知道,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贾铮的另一首得奖作品《相思月亮》就得益于他的检察官生活。这类“行业歌曲”很多,一般都是表现公检法司人员如何忠于职守、铁面无私、废寝忘食……贾铮根据自身的体验和理解,把笔触深入到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真人”——既是有使命感的战士,又是有亲情的父亲。他通过在外办案的“父亲”和留守家中的女儿,在月光下的“时空对话”,表现了人性,歌颂了世间的真情大爱:; a) ? y" d, |9 i) G' |; l1 E; N
; l+ o5 }' [+ `# c# Q# h* E' v1 f孩子:月亮,你看着我干啥?是不是也想你的爸爸?月亮,你为什么不说话?满天洒满晶莹的泪花。/ f9 r% r( W" {
7 B: m; }: P% A, l* ?6 i
爸爸:月亮,你多像天真的她,调皮地在云朵里玩耍。月亮,你真像可爱的她,圆圆的脸庞纯洁无瑕。8 v( c+ f, @, V7 H3 B4 t
& t. h/ X! p/ X4 \/ p孩子: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啊?我多想听听你讲的童话。爸爸,我真的好想你啊,没看见月亮也在生气吗?
# w# l- t5 Y5 m! R" F
' `. N8 n: s, W! _爸爸:宝贝,要耐心等着爸爸,黑猫警长还要把老鼠抓。宝贝,搂着月亮做个梦吧,你会看见天空洒满鲜花。. T- T5 R+ Q8 x; n: j7 h
5 c" X& F d( [, N2 X: y0 J+ c: {贾铮是个浑厚的男中音,他亲自“出演”父亲一角,又请了一位六岁的小女孩,稚声稚气唱童声。我听过他们录制的cd,也到剧场看过实况演出。那朴实无华情真意切的演唱,让我感叹唏嘘。我喜欢这个歌,曾和贾铮、林国华有过讨论。我认为在男中音与童声(一对父女)的对唱中,加入女高音(国华的妻子梁艳)若有若无的伴唱,是个神来之笔。我把它理解为:这是这个家庭未出场的女主人——妈妈的声音。这是个“三口之家”!他俩一拍大腿:对!原来只考虑了声音的和谐、变化,还真没往这方面想,应该是这个意思。于是,一块高兴“喝一杯”。
/ e$ @# e5 X5 _6 s8 R$ X5 @9 y; i& X* J0 S6 l' u
“我的荣誉是这片土地的荣誉,我的品格是这片土地的品格。”贾铮感谢这片热土的培育滋养。一片沙漠不一定能养活一棵小树,但一座森林却能创造一块绿洲。鞍山虽以钢铁闻名,但音乐文学创作的氛围比较浓郁。《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词作者公木,《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的词作者郑南,都曾在鞍山生活工作过。劫夫、刘炽、秦咏诚、谷建芬、田歌、铁源等著名作曲家都与鞍山词作者有过愉快的合作。曾经的《鞍山歌声》、《鞍山歌词》,现在的《鞍山文艺》、《枫之韵》、《诗友》发表了大量的音乐文学作品。贾铮20多岁,还在当歌唱演员时,就受这种艺术氛围的感染,诚心诚意地走进了这个“创作圈子”。多年下来,相知相处了一批音乐文学上的师友。他的处女作《我的歌来自故乡》,就由八十年代“词坛新星”杨有方精心修改,谱上曲后,自己在舞台上演唱。因为同在歌舞团工作,他们因创作结下了深深的情谊,还一起合作过《五双小眼睛》等歌剧作品。杨有方因病去世,贾铮写下了《诗之酒也——怀念杨有方老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