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2 N6 T0 o7 A: J" z
/ @; n' K1 R; R2 |8 q1 O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7 y/ P9 M5 y; ^9 A: D3 w! R
d! f, r. o9 o/ p——引自﹝宋﹞苏轼:《琴诗》% e; h, }0 |0 |9 m
5 X- y. i" Y' O" H* ~( C+ E2 x又见千山秋月白。电话里,贾铮说:“《旗帜》那个歌评上了。”我说:“好!应该。”高兴,但没有欣喜若狂。与淡定无关,是有预感。
4 f! ?7 P, x6 p+ T; x
: K9 n: p3 }# ]8 w3 ^( F4 B: Z w2 r贾铮说的“评上了”,是指中宣部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这是个全国性的重要文艺奖项,今年是第十三届。贾铮(作词)与沈阳音乐学院范哲明(作曲)合作的歌曲《旗帜》,在众多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占得一席。这是他第二次获这个奖了。2001年(第八届),他与林国华(作曲,时任鞍山歌舞剧院院长))合作的歌曲《相思月亮》已经获过一次。十余年间,一个人两次获同一大奖,东北不多,辽南唯一,称得上是音乐文学界的一种“贾铮现象”。
' M' p8 C; g" x2 G4 {% `6 V6 [; n5 B* R6 c' w' V0 J1 y- y
原创歌曲《旗帜》是小歌表现大主题的佳作。2012年,党的十八大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这4个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艺术形象地再现这一主题,是文艺创作者的良知和责任。很多人想写。但,能不能写出来,能不能写到位,还在自身的政治眼光和艺术感觉,而贾铮恰恰占据这二者结合的优势。因为是老朋友,我们茶余饭后月下风前,没少谈论歌曲(包括政治抒情歌曲)的创作。在摒弃标语口号,“挎兜词”一掏一个,用艺术形象说话等方面有强烈共鸣。比如:“党指挥枪”这个原则命题,省内就有高手提炼出一句:“军旗跟着党旗走”。简明、形象、传神,为我们所欣赏。我希望他也能找到一个形象,艺术性地完成自己美好的初衷。贾铮是个执著而聪慧的人,他反复琢磨几易其稿,终于写出了“政治抒情歌曲”《旗帜》(原题为《旗帜的方向》)的歌词:“趟过数不清的河流,翻越道不完的山岗,我们的心,始终朝着一个方向。经过四季轮回的雨雪,浸透朝朝暮暮的风霜,我们的爱,始终朝着一个方向。那是旗帜染红的东方,那是旗帜飘扬的力量。默默无言的召唤,凝聚着多少人期待的目光!那是旗帜染红的东方,那是旗帜飘扬的理想。生生不息的血脉,融入了多少人智慧的光芒!”这首词,看似简单平常却独道深邃,它以真挚的情感,质朴的语言,生动的形象,鲜明的时代感,唱响了我们的理想信念之歌,是当代的主旋律。+ U7 D X, P% [: R( |; Y
8 G v B: @1 C; Z9 c贾铮在所著歌词集《情感流云》“自序”中说:“歌词对于歌曲而言,只是个半成品。然而,就是这个半成品,搅得多少人寝食难安。”“感谢那些作曲家们,给我这只笨鸟插上了灵动的翅膀。”贾铮说的是真话、实话。写一首好词难,遇到一个好的作曲家更难。这首词写出后,有几个谱曲,都不太理想。今年春,省音乐家协会举办创作笔会,一屋子作曲家,围着铺了一桌子的歌词,先到先选,看好哪个谱哪个。沈阳音乐学院的范哲明来晚了,他在余下的歌词里,一眼就看中了《旗帜》。“这个好啊!我谱。”真就慧眼识珠。他长期在沈阳音乐学院任教,又几番下基层采风、到国外学习,对时下音乐创作的风格和走向,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歌的小样作出来后,普遍点赞。贾铮复制一张放给我听,歌曲没送审,我们心里已有了“这个能行”的预感。后来证明果不其然。! J+ w$ s2 P. L5 R1 Q. ? y5 y
, e1 L; ~' }8 W3 k/ M2 M都知道,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贾铮的另一首得奖作品《相思月亮》就得益于他的检察官生活。这类“行业歌曲”很多,一般都是表现公检法司人员如何忠于职守、铁面无私、废寝忘食……贾铮根据自身的体验和理解,把笔触深入到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真人”——既是有使命感的战士,又是有亲情的父亲。他通过在外办案的“父亲”和留守家中的女儿,在月光下的“时空对话”,表现了人性,歌颂了世间的真情大爱:
7 Q* s, ?) @3 y, P; D0 K' q% @& T, s5 R* e0 {
孩子:月亮,你看着我干啥?是不是也想你的爸爸?月亮,你为什么不说话?满天洒满晶莹的泪花。
& N1 r0 P+ O0 R& C* s, c/ Z! \* M5 A
爸爸:月亮,你多像天真的她,调皮地在云朵里玩耍。月亮,你真像可爱的她,圆圆的脸庞纯洁无瑕。
! J% a9 A* l' a' `5 D, H) q( h& I6 ^- R6 I8 f: A. g- _& f( X
孩子: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啊?我多想听听你讲的童话。爸爸,我真的好想你啊,没看见月亮也在生气吗?
7 ^* p! d' I. V- m8 R
4 Z5 ?" }. E/ `7 O' R+ T' C* r; z爸爸:宝贝,要耐心等着爸爸,黑猫警长还要把老鼠抓。宝贝,搂着月亮做个梦吧,你会看见天空洒满鲜花。
: T8 V T! T' H v1 G
2 b$ Z: g2 U4 k& ^( g& u6 U- g$ u贾铮是个浑厚的男中音,他亲自“出演”父亲一角,又请了一位六岁的小女孩,稚声稚气唱童声。我听过他们录制的cd,也到剧场看过实况演出。那朴实无华情真意切的演唱,让我感叹唏嘘。我喜欢这个歌,曾和贾铮、林国华有过讨论。我认为在男中音与童声(一对父女)的对唱中,加入女高音(国华的妻子梁艳)若有若无的伴唱,是个神来之笔。我把它理解为:这是这个家庭未出场的女主人——妈妈的声音。这是个“三口之家”!他俩一拍大腿:对!原来只考虑了声音的和谐、变化,还真没往这方面想,应该是这个意思。于是,一块高兴“喝一杯”。
$ b3 W+ Z/ a. ~; ^5 e9 p9 G5 o, L t; I( L+ `7 Z0 s* k
“我的荣誉是这片土地的荣誉,我的品格是这片土地的品格。”贾铮感谢这片热土的培育滋养。一片沙漠不一定能养活一棵小树,但一座森林却能创造一块绿洲。鞍山虽以钢铁闻名,但音乐文学创作的氛围比较浓郁。《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词作者公木,《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的词作者郑南,都曾在鞍山生活工作过。劫夫、刘炽、秦咏诚、谷建芬、田歌、铁源等著名作曲家都与鞍山词作者有过愉快的合作。曾经的《鞍山歌声》、《鞍山歌词》,现在的《鞍山文艺》、《枫之韵》、《诗友》发表了大量的音乐文学作品。贾铮20多岁,还在当歌唱演员时,就受这种艺术氛围的感染,诚心诚意地走进了这个“创作圈子”。多年下来,相知相处了一批音乐文学上的师友。他的处女作《我的歌来自故乡》,就由八十年代“词坛新星”杨有方精心修改,谱上曲后,自己在舞台上演唱。因为同在歌舞团工作,他们因创作结下了深深的情谊,还一起合作过《五双小眼睛》等歌剧作品。杨有方因病去世,贾铮写下了《诗之酒也——怀念杨有方老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