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换把位动作是弦乐器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换把动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演奏的连贯性。换把的原 则是:能用移指动作完成的换把就不要用跳指;必需用跳指动作完成的换把,也要在跳指前用移 指动作来作为准备动作,预先向正在按音的手指靠近,进而超越正在按音的手指。 左手常犯的错误有:运指时只有跳指动作而没有移指动作;做跳指动作时,手指不离弦而在弦上 滑过,产生杂音。
{/ d0 b) s8 U/ b$ b( ]' u0 U" y4 \" H" V+ E5 V& t
1.3 右手基本动作 & o% w6 l. ^/ q9 u2 y# S( o
右手各指的符号如下:
j& f& V! \+ V拇 指…………p(pulgar) . Q2 i% X, N5 C( Y- }9 C5 {
食 指…………i(indice) + s9 a5 T6 n Q2 Z
中 指…………m(medio)
6 z. c0 u; ^2 W9 P4 |% _无名指…………a(anular) $ f/ i) x" E; y
小 指…………ch(chico)
' [9 v, u4 Q, a6 {' d) o右手在吉他演奏中至关重要,技巧较复杂,需引起重视。
) Z' z' g2 z, k" ^' L' y( c9 l* z$ [3 C$ `0 B% m
1.3.1右手指甲的修剪
, G3 v0 e. w1 z历史上曾有指头派(代表人物为索尔,不留指甲,以指尖的肉来拨弦)和指甲派(代表人物为阿 瓜多,纯粹用指甲来拨弦)。两种拨弦方式各有优缺点。经过几代演奏家的研究,目前认为以塞 戈维亚为代表的现代派的拨弦方式最为科学。这种方法是先用指甲和指尖同时触弦,再用指甲拨 弦。这种方法兼有指头派与指甲派的优点,而且音色的变化丰富。指甲的形状(请参考教师的指 甲)和长度根据个人的情况不会完全相同。指甲必须用细砂纸(建议用2000号以上)打磨光滑, 以保证拨弦音色。指甲露出指肚的长度基本为0.5-3 mm。指甲的基本形状与触弦点见图示。
& K+ {- l2 Q; L( k* ]9 J4 Z2 z7 S! D2 _; e2 a
1.3.2右手的基本姿势 右手前臂轻放在琴体合适的位置,手腕自然放松保持凸起。拇指外侧放在第?弦上,i、m、a指分 别放在第?、?、?弦上。稍稍调整一下各指的触弦角度,使各指做到指甲和指肉同时触弦。右手 拨弦位置一般在音孔中心靠后的位置。在以后的演奏中必需一直保持这种姿势,切记!
! {% U# z' x+ U6 p' h; D& s1 T) p- {" m
1.3.3右手的拨弦要领 3 ~; b) G( \1 J0 @- r( `# x4 Y
吉他演奏一般有两种拨弦方式。靠弦奏法(apoyando):拨弦后瞬间,手指靠在下根弦上;不靠弦 奏法(al aire):拨弦后,手指不接触下根弦。 一般来说,靠弦奏法的音色比较浑厚,力度大了。不靠弦奏法音色柔美清晰,力度小,速度快。 现在倾向于使用不靠弦奏法奏出靠弦音色,因此i、m、a各指用特殊的不靠弦奏法,仅仅p指使用 靠弦奏法。重点训练i、m、a各指的发力、拨弦方法,触弦方式,使其发出浑厚的音色(后面将 有专门的练习)。
1 t# y0 f1 { T; v7 ^0 u ^) A" N+ z, I% o. s) J8 L8 ?
右手i、m、a各指在拨弦过程中必需保持手指呈柔和的弯曲状(1、2、3关节均有一定的弯曲), 拨弦时的主要运动关节为第3关节(有的教材称作第3关节发力)。P指应注意第2关节不可凹陷从 而导致紧张。 5 ]/ z, s. j. s) K/ h; [% G
+ z9 y. Y, M T拨弦过程实际上分为三个阶段:触弦、绷弦和放弦。 & y8 Y' ^( U: q
(1)触弦阶段:首先在保持右手基本姿势的前提下,为手指、手掌、手臂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和 位置,以保证i、m、a三指能以指甲、指肉同时触弦,同时也使大拇指与弦保持较大的角度(不 小于30度)。为做到指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