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歌曲主题发展的作用在于,在音乐主题材料的基础上,通过使其保持原样和变形的各种手法以展开音乐情绪,同时使音乐本身取得对比与统一。类似于写文章,要连贯叙述一件事情,需要有前因、发展过程和结果三个方面。只有熟练掌握音乐主题发展的基本手法,才能使音乐语言前后连贯,完整地表现歌曲的情感。
# v u. m1 {" d
/ u& L, O& T3 N9 A* J0 O$ k音乐主题的发展手法种类很多,概括起来为两个方面:一是材料的重复手法,即将一个主要乐思作多方阐述,获得不同的感情深度;二是在原材料的基础上添加新材料,获得对比,产生新鲜感。二者总要不断地交替进行,使旋律不断发展变化,感情的揭示不断地深入。1 P T1 x; l2 L: o1 p' |
& H% X9 a$ O3 {4 O
第一节 重复类型的发展方法5 h! a- E6 ~6 k4 Z, J# R, a4 m9 W7 Q
" y$ C" m0 Y9 a" y/ M. Z, j2 m
一段音乐材料的反复出现,就构成了旋律的重复。
* M% {! v& _3 ~7 R% N4 q4 A/ L+ p. R+ }: v M% C
重复的目的在于加深受众听觉上的印象。音乐属于时间艺术,必须在演唱(奏)后就能让受众有所记忆、留下印象。但从时间艺术的特点来看,前面出现过的音乐,从时间上变成了过去,容易被人们忘记。因此,音乐必须采取措施来加深受众的记忆和印象,这是时间艺术的特殊性。3 d7 {5 k q3 `
1 _) C) V/ L; d
重复手法常用于歌词的重复句和排比句型中,可分为:严格重复、变化重复、模进重复、节奏重复等多种类型。! W! E, m5 {: ~
n, R$ R$ m3 G
一、严格重复
& {9 l8 q8 j; i1 n4 f: S4 q8 i
! M0 u9 b3 k' }# x" A1 \严格重复,即重复部分与被重复原型完全一致。从表面上看,严格重复是音乐原型的原样重现,实则起到了不断积累情感、强调乐思的作用。此手法常用于平行、排比句歌词,也可能两句旋律与歌词都完全重复。4 ]4 c: K6 R4 R3 R7 H) m+ U: {
0 ]" E7 @$ f' H- _3 {, w
严格重复可以用于乐汇之间、乐节之间和乐句之间。: F* f) k- v5 F, H" D2 N" x
) V: U( U7 p8 B( a+ R+ V: w3 G! Y
例如:《弯弯谣》(魏岚词,焦虎林曲)
1 X; Q/ }, A5 H7 C/ r# h" \! n; Z* [# J# O
, l* e0 f- }$ ~% X
% u; \* g8 i5 ~* \上例中,第二小节完全重复了第一小节的旋律原型,是乐汇间的严格重复。
& i t" i: R' _6 F% z% P
0 E) }/ r1 C9 S0 B$ q1 ] o! {例如:《嘎妞妞》(张林词,蔡海波曲)
+ X0 o: E' n+ i4 f& ?3 T
; U5 l* z. ?5 X( @ V' G
+ \, a% }5 l1 W# x# b, L
$ u5 w3 L1 U! V3 x上例中,乐汇构成的旋律原型被完全重复两次,显然,留给受众的印象更加深刻。$ n8 r' \# `1 G3 A3 b
6 D. q n$ k, q; t) }乐汇间的严格重复可以运用在歌曲的开始,也可以运用在歌曲的其它部位。
: y: t9 k P, v3 W
k. T- w b7 ~/ f例如:《欢乐歌》(张林词,蔡海波曲)
" B! j9 t5 ]# h$ K
) B: U# `$ y3 H8 J3 E, x* b+ X* D9 S- F$ {
2 ^+ k. x' g; g9 [3 Y; U5 f上例是人偶剧《欢乐的家》片头主题歌。其前奏、间奏,第一、三乐句的乐汇间均运用了严格重复。
, N: y7 v3 N0 d- } u( M* ^! q
1 k3 w! v. C- H! ~由于乐汇的结构相对较小,重复的作用还不太明显。所以,在创作中,乐节及乐节以上的重复更为常见。" u* T) h6 J: X/ u+ w4 B
5 `) x1 H3 G( b4 a
例如:《小猫种鱼》(于荣华、王海轩词,徐涛曲)
! C2 U4 I L. V( ^! e+ }2 \% Q: R, H
4 D7 {$ E0 y! B8 F
5 I/ J$ v F" @6 j上例中,第二乐节(3-4小节)严格重复了第一乐节(1-2小节),是乐节之间的严格重复。
# q2 f5 e! `) P2 ^# N/ g
! ^: H- X; V; A& `0 j% {* Q乐节之间的严格重复,对乐思的强调和对音乐结构本身的稳定作用,相对于乐汇之间的重复更为突出。乐节间的严格重复可以运用在歌曲的开始,也可以运用在歌曲的其它位置。/ ^ }% h; ~9 n
, X- a1 g. [3 c- [, z
例如:《打出溜滑》(李行词,李昕曲)
" {- ` m7 [+ i9 Z+ C) @- A
0 r# ], _4 A# G K4 d6 O' @6 e/ {$ `! L/ T1 X
. M+ \; L/ P6 H9 i! W1 |* ` [; ` V- n
上例中,在歌曲的开始处,第二乐节严格重复了第一乐节,属于乐节之间的严格重复。7 J6 y: g2 J" \! f9 v! ?
$ H( F! o2 ^- K7 W! v6 I. j) W0 G E
例如:《望子成龙》(李幼容词,秦咏诚曲)
$ c) H2 l0 h% `! g1 k7 V$ t! }. a, t& Y' ^3 v6 w3 Q4 V
. x7 |# z* }+ Y$ Q: u/ l p& N% S
% O$ Q& r9 W" U上例中,在歌曲的B段,第二乐节(3-4小节)严格重复了第一乐节(1-2小节),是乐节之间的严格重复。$ e Y, P8 `9 S0 {$ x9 ~
; T$ c" f' H! j+ m% @乐节之间的重复,已经具有了一定加强音乐形象的作用,乐句之间的重复,可使这种作用更加明显。% F. X& G, z8 H6 z% |9 A
' Y4 Z' f- E1 `0 _( W3 i
例如:《在老师身边》(金波词,黄准曲)
9 A0 L1 v; K! v! v1 @
% V7 s: Y4 `. ]
o5 \% b y; w" M/ R
( v7 m3 G# k' N) q! h; S) L上例中,第二乐句严格重复了第一乐句,是运用在歌曲开始处、乐句间的完全重复。
5 |1 A( {- K0 j6 r- t
$ ^& P1 O' F" E/ Y9 J. e例如:《唱唱我们共和国》(晓笛词,王冠群曲)' ]( f' W* _: I% C7 r4 Q
# P+ Y2 ~+ m! S) Z! {
. u! ~8 J% K6 U5 l9 g. x# N- U9 M7 G# O# Z7 A+ R
上例,是发生在对比段乐句间的完全重复,级进与四度跳进相结合的旋律融合在秧歌舞的节奏中,表现出新世纪少年儿童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p j) N& z! V" W0 F a
. E2 I5 Z5 f7 q( ?) ^7 C例如:《娃哈哈》(维吾尔族民歌,石夫填词编曲), |/ i7 o4 |4 G/ A
/ ~" I) O2 Y: v K
- V# c0 _4 m5 E/ ?* r
. Y; i* d E( a; c. s/ e, {上例,是发生在歌曲结尾处乐句间的完全重复,乐句间的完全重复使音乐结束的更加稳定。; {# H8 {8 M% |8 d4 V7 Q' c
: i7 x7 v+ U V5 `0 h
二、变化重复8 Z7 ]8 `. ~6 m7 P7 |9 n' d5 M
( v: F7 u6 C7 G* @, L
变化重复,是指在重复音乐材料的主要部分时,根据需要,对其余部分加以适当的变化,从语气和感情上形成不同程度的改变。$ ~* `8 X, a5 E) ?7 w! K$ H
! o. J, p2 P1 J+ z8 ]变化重复,同样可以运用在不同的结构中。& n5 ?2 {7 k3 p6 s5 \7 N
G) n- i J1 G2 T' b& B例如:《湖水涟涟》(张喻翔词,蔡海波曲)/ X: \- B8 a$ b
8 e+ Q3 D" z$ ^4 ^
* \# S, V6 A) n/ a! f0 O5 V
& Z1 G, r1 W% u
上例,是乐节间的变化重复,第一小节与第二小节音乐材料基本相同,只是结束音发生了变化。虽然只是一个音的变化,却使音乐在重复的基础上,增添了动力感。
$ w' X1 B5 H% W4 D% s7 \6 L7 y# W) {! l- R" a4 `
例如:《我们多么幸福》(金帆词,郑律成曲)' Y9 z. j/ m" E3 c9 H% ~) p$ ?- J
4 B9 \7 a6 E: Y: w$ P" P4 s4 c ?. P
, T N$ s1 v; } X `* {5 v4 y+ y
# f7 T+ U" o* T; G; h. c上例中,两个乐句开头两小节相同,后面两小节进行了变化,是乐句间的变化重复。- Q; e, N/ q! Z6 g @8 X7 V
3 [1 N) U8 }, A' h
变化重复,可以重复音乐原型的前半部分,变化后半部分(同头换尾);也可以变化原型的前半部分,严格重复后半部分(同尾换头);还可以头尾重复,中间变化(同头尾换中间)。
& s) B2 x# A$ F+ l$ G0 x! c3 I' O
: x& y0 y) t! u3 U3 S' F. O3 y1、句首重复,尾部变化——同头换尾
& r) A. g) ? Y; S$ S# v
6 V" J4 n! K2 p% y例如:《多彩的世纪风》(李幼容词,刘磐声曲)
+ g' W) n! t; h/ U6 J
8 a1 k7 G( t. r- t: B
w& p6 q5 H: A1 l9 }) [5 G( [, ?( |$ b2 I! M
上例中,两个乐句的开头相同,结尾进行了变化。
/ p t; P! ]4 `1 n8 f5 `, b2 [' ]
8 F! A6 B) t; I) K% l 2、尾句重复,句首变化——同尾换头4 g, U3 W0 q+ } r. W
: B; Y: U N9 b# i+ Q/ \& t例:《雨花石》(肖仁、徐家察词,龚耀年曲)
2 p( M$ \) p( [" o( s' O# V V9 U* P1 b j; Y- P
E' h; W: |0 p, A: z: J) C' R/ ^. J H" N3 k: v4 y4 I- Q
从上例可以明显看出,两个乐句的开头不同,而结尾选用了相同的音乐材料。 % l' m# R) i# T& L. l' Y
8 F4 Y0 f- ~4 M; r% ]) r g7 b# l7 U
3、头尾重复,句中变化——同头尾换中间3 I$ m4 m8 ~8 s3 Z, ]5 j& _; ^
; U3 s1 U* V: W例如:《白云童年》(吴爽词,林海曲)$ P v$ `" z! {$ p( U$ h% M5 B
. f/ `8 I5 T% B
, a3 ?6 a4 y3 {2 F7 o* k: d( |
5 i+ P- R: U) U上例中,两个乐句头、尾进行了完全重复,仅将中间的四个音进行了调整。句中的变化,使音乐显得格外清新。
+ P9 t" Q8 c' n
8 H1 i& g6 A3 T1 M1 U* u变化重复与完全重复相比,其旋律发展更具有灵活性,它使音乐在统一的基础上产生对比。
; s H" s. C z# R. X8 d7 |% b8 ~- l) [7 Q% t2 x1 u% O
三、模进
# c8 {0 k# z( q& C$ ^
1 [" h4 t: |5 H2 Y模进,是指将一个音乐片段作为音乐原型,移高或移低若干度进行重复。以此产生不同的语气和声调高低的变化,从而使音乐情绪得到发展,具有巩固和发展音乐情绪的功能。根据曲调中音程关系改变与否,模进可细分为:严格模进与自由模进。
. z! P3 J' [' D' @ R. d' R6 S
# v- r1 z) e! D9 R8 \2 Y1.严格模进
# f" F3 D: l/ {: V6 q4 v% ^2 z7 _
严格模进是指在模进时,曲调严格移高或移低若干度,其内部的音程关系不作任何改变。根据歌曲感情需要,可以是上行模进,也可以是下行模进。在儿童歌曲创作中,二度、三度和四度、五度音程的严格模进运用较多,且大、小音程可以通用。
& E: I* x! C! P J+ h$ h: r, J8 S$ C& F9 B
例如:《眼睛》(何萍词,金月苓曲)" F& k) r: z( L5 i9 O8 w
; z. l7 q5 l8 r: q( d S' A
; t9 ]! C5 R/ h" `. ^( }
" O- ^# o/ k2 `4 U) g# r上例是下行二度的严格模进,旋律进行较平稳,情感饱满。
% y0 r# ^( g5 b+ X% T" r0 R
. s4 W6 [+ c* v% k. Y8 Z# K例如:《最美的梦想》(李众词,蔡海波曲)* E9 r& T4 S/ R }6 [+ c4 M
3 e9 K* e. Y( P; l4 f- ~) j
3 P" a' A _3 O7 |5 q, a4 L6 ^; o+ T7 L* s' k1 q" T5 u
上例,是发生在歌曲尾声两个平行大乐句之间的下行二度的严格模进。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下行二度的严格模进,表现出新世纪少年追求美好梦想的坚定信念。5 G# r+ {$ x7 F4 a; L; }1 I9 Y; K
, Q% e4 @4 p m6 e" j' b6 v5 ?8 Q
例如: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插曲《哆来咪》(D.哈默斯坦词,R.罗杰斯曲)
5 Q1 l4 ~5 Q7 Y+ _3 L
: {3 [% C2 A4 a+ F8 l3 M4 W: h. j* r$ l
. e7 R! Y1 f, ^
( G& \/ c2 K3 N上例,是上行二度的严格模进。音乐情绪欢快、跳跃。' k7 D9 g* {2 D* ?# P
! Y$ {/ B$ P) u7 v$ m在儿童歌曲创作中,二度上、下行的严格模进,在自然大、小调中应用较多。
0 W+ g* e8 S9 H3 s# m
0 R0 n. @% _ S+ h9 @7 q5 L( {三度音程的模进,在儿童歌曲创作中较为常用。+ b# f2 j3 d! x& V
: A/ l8 @% H C例如:《我们多么幸福》(金帆词,郑律成曲)
+ S% x* ]$ w! k: f2 x2 ?8 R! |, M9 a5 e" Y* L) _
/ V. H# {* V& p: S P5 K
, ]3 Z2 `. u! N; [2 s0 B. f
上例是下行三度的严格模进,旋律具有推动感。1 O* e' A1 d9 t/ _2 J
* i A2 X) V, ^! q. v! r
又如: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插曲《哆来咪》(D.哈默斯坦词,R.罗杰斯曲)9 N# O6 F! F! y3 J4 g2 t" P
6 @9 S7 l5 v4 i9 i3 r7 B8 \
{+ Q- D8 b2 o- ~/ y k5 v5 N, o# H. C; G
上例,是发生在两个平行大乐句间的上行三度的严格模进。不断上行的模进旋律,给音乐带来积极地动势,将歌曲推向高潮。' F' i5 g; p. ]! [
% _/ O) L/ m. U5 k; _$ }
考虑到儿童演唱音域的限制,要审慎使用四、五度模进手法。音乐的句式尽量不要太长。
2 A h9 F' s" {6 f, C5 u
3 n! {9 t& l4 _" v- h8 l0 z例如:《小瓜棚》(张文忠词,房保民曲)( j1 A1 U! ]2 K( f4 U2 R1 J* e* F( C
1 x, O. P( x0 _7 G ~5 ^" r+ k
' U0 O0 ~1 J6 C4 K5 X( R. T4 ^+ [9 o$ a! ?( L/ R
上例是下行纯四度的严格模进。模进发生在乐节之间,既表现出活泼、喜悦的情绪,又适宜儿童演唱。
0 s+ |4 n2 ?. o" q& q& T
2 t5 j2 e6 ]. P: D0 O0 ~例如:《十五的月亮圆又圆》(张林词,蔡海波曲)% T0 _ ?6 a9 G$ Y6 C
3 u5 M" a- G' I" _, U
8 {; m% O; V0 |$ }! h$ y8 x: @' O3 k
上例是上行纯四度的严格模进。层层递进的旋律,表现出灾区孩子们对解放军叔叔的感激之情。, R4 r0 Y) X* v, @7 L$ i! H
" I9 @+ r+ \5 A
例如:捷克民歌《牧童》
+ f! V& \: v+ N- _4 |. r6 d
4 ~, t4 e3 |0 L: L6 Y- q
, Q( J# ]; b$ b9 q* y8 K% |, G" l/ j( j2 Y( w! u- ^6 _
上例是上行纯五度的模进。音乐原型原则上采用向上行级进然后再下行级进的旋律进行,音域保持在五度之内。模进后音乐扩展为九度,既活跃了情绪,儿童演唱起来也并不困难。& a7 t4 L9 J& G m0 Q% v, U4 i b; R
! c7 q( N0 u/ N, t
模进的发展手法,能够有层次的表达音乐情绪的不断高涨或低落,在塑造音乐形象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在保持同一音乐材料的基础上,使音乐增添新的色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