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压韵。 4 Z$ ]6 F o, V1 A8 X7 F/ S
之所以我们能觉得一首歌会啷啷上口,那是因为作词人对压韵的处理得体。当然大家都知道每句的最后一个字是需要压韵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都会很注意对句子最后一个字或者一个词的应用。其实歌词有时不仅仅是在对最后一个字压韵,也可能涉及到段落之间同位置句子其中的某个字,可能在创作时让它们压韵,更能使歌词富有歌唱性。
6 v0 i9 h. \0 ~; S+ a 二、区别诗、故事、歌词。 * E8 [7 T4 a% V% e
红袖里的很多网友的歌词我都有看,也在其中帮他们找出了稍许问题,而很多问题都是对歌词的误解。诗和歌词很像,都是艺术效果很强的两种文体,但诗更注重于文辞的优美,而歌词注重的是流畅,如果把歌词写成诗的形式,缺乏歌唱性,作曲时会感觉很难,也很奇怪。故事和歌词的区别就更大了,决不能用白话文去创错一篇歌词,这会显得歌词很平淡乏味,没有经过雕琢。歌词是一个独立的文体,有它自己特有的模式,所以这点是一定要注意的! ( A6 y# V1 j; B0 z* H3 T6 N5 c, W
三、同样的词重复。 2 e1 V% W/ B T( O2 k* O; T1 y& |
难道同样的词语不能在歌词里重复吗?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同样的字或词语在歌词里大量重复,这点是很忌讳的。 0 y8 d: x2 q1 L7 Z0 Z }/ J
例如:我知道我们无法永远在一起但我知道曾经我们在一起
' n4 i2 d( N- ]) O( i9 v 我们曾拥有过但事过境迁我们无法回到过去
! u( s* d K3 ~8 S% _5 R 上述例子,只是随意写的,目的就是想让朋友们看到这样的问题出在哪里。像这样的重复出现同样的字词,是不是有种什么都没有表达的感觉,其实就是那一句我们无法在一起,却说了这么多,显得很罗嗦。不是吗? e7 ]" x8 Z6 O* z
四、副歌部分。 3 v& G0 K. D8 b; Y
副歌,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谓的高潮。而副歌部分就是感情的爆发点,每一句都要把握住中心思想,让大家能够感同身受,这样才会写出好的歌词。 5 V9 L) Y- c2 E) t! Z# d
同样来举个例子:
" `5 t# @. e# R/ G' R 最爱你的人是我你怎么舍得我难过 4 t7 o% k' D9 d& L( x' D
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没有说一句话就走 2 k! w) I* T. m. x' e' Y, G. |
最爱你的人是我你怎么舍得我难过 ; u3 s3 ]& H% g- g* o, G
对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却没有感动过(黄品源《你怎么舍得我难过》) 9 x3 n Z$ {6 ~4 R
就像之前所谈到的,这段副歌部分就紧紧围绕着一个中心“你怎么舍得我难过”,而其它的每一句都是围绕着中心,并且用最得体的言语去表达作者的感情,所以在对副歌部分歌词的创作上要非常用心。 + E) d/ q+ m( [$ a
五、句句相联系。 * `1 c/ F! B# Q/ ?1 |/ E8 T' O
有些人写歌词的时候会东扯一句,西拉一句,而最后的感觉就是很乱,有些不知所云。歌词的每句都是相互联系的,并不是全然的为了压韵,或者句子优美而可以的追求完美,这样就会使歌词华而不实,并且没有主题思想。
- q; B, k X! V$ w' ~; S 六、把握歌词的长短。
% F' o+ V/ p1 u3 v 如果一篇歌词就快接近一篇作文的字数,那么试想一下这首歌会唱多久。歌词要精,而且还要保持原有的内涵,这就需要作者在创作中不断增强自己的文采,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毕竟熟能生巧嘛! 5 S/ Q) p1 c% x6 N, M! A
最后祝愿那些初次尝试创作歌词的朋友,能找到创作的要领,创作出好的作品供大家学习。
9 A: J1 U0 G, H1 l% A# W 好了,看完这些,你应该对歌词的创作要点有了初步了解,但最近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所以需要补充几点:" ]" Q" Z9 Y- h% g& O3 R
七、格式。
: a& S2 L9 ?6 A3 r! k f9 W- W1 C 格式对于歌词就好比一个人给人的第一印象,这一点很重要。每天都能看到一些好的词问题都出在格式上,所以我才不得不作说明。正确的格式,应该首先把段落分隔开,达到清晰明了的效果,至少不能让人一眼看去主副不分、浑然一体。其次要把握歌词中相对应的语句,切不可像记流水账一般发出来,这样不仅影响读者及征词人的阅读,更影响了作品的可读性及推广。下面是修改后的格式例子:9 b, ~( s1 A' i0 W6 a. X
PART 1- F- _3 ?3 Q* Y4 B
地上曲 鸳鸯相抱 情胜天; R9 @/ j5 Q9 |, n8 p$ \
欲断魂 冷冷清清 寂难眠1 v! u. A, U6 x- C& V
% ?) Z, L* R5 C2 ?
杨柳飞 雨飘散 了却前世心中愿- U( V9 x7 ]- k9 j1 o& @
心上弦 音符乱 思绪忘却更难眠
9 c6 g( d N( {% Q R9 V- E2 P. g4 n& s9 z& \9 [
PART 2# S% Q! n& k1 x* X
天外音 凤凰相求 盼千年) v/ }2 m1 v. `% Y. o$ b" n
付心事 犹犹豫豫 却无言
6 O% Y; g+ N7 w: k9 r, V" A. N2 k) d" ^5 D5 K L: I% T: q& |1 |5 X' d
金山外 水蔓延 绝望不断令人寒
& }1 m% N" x8 d c# P5 u; q- u& B 心上弦 似勾践 无奈失意在人间
* @# G' `, v% L
& ^- s- Y# m7 l. n/ R PART 3
5 D3 i# P5 D+ R: R5 C 一曲琵琶半遮面 只听得泪洒人间
, V% `# w6 [' m2 E# _! B$ V 一壶清茶嘴上沾 打湿了苦涩华年
% \/ c; v" ^) w L1 G 梦罢 梦罢 奈若何去惹人烟/ }0 J i: e5 q k
# I% c9 a2 G5 ^9 g4 a 一曲琵琶半遮面 只听得泪洒人间6 i& q3 e% x7 ~" w
一壶清茶嘴上沾 打湿了苦涩华年
5 P$ {( `( t$ E6 P* [! h6 m 醒罢 醒罢 难得真情过云烟
' Q' n. y/ C, w 6 Q! K0 ~# n& S& {& `
显而易见,第1、2部分是主歌,而第3部分是副歌,也就是上面提到的高潮部分。这样的话,一眼就能看出作者的本意,更容易让作曲人把握歌词的韵律和节奏。
6 I2 `$ r. O1 @" h 八、歌词的起伏
/ Y+ I5 S; g# R% z2 \! \+ ]+ A 也就是主副歌的把握。很多人创作歌词的时候有一个弊病,就是只想着歌词却忘记了曲子,我认为创作歌词的同时就应该考虑到歌本身的情绪和起伏。没有起伏的歌是很难被人记住和流传开的,大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绝大多数好歌都有一个好的起伏性,或主歌高昂副歌舒缓,或副歌高昂主歌舒缓,也有一些是波浪式的起伏。比如《红颜》,主歌部分就很舒缓,后面的KEY则是逐渐升高。我们要做的就是,作词的同时一定要结合词的中心和整体的韵律,能做到作词之前就考虑到主副歌的音位当然更好。我们继续拿上面这首词做个例子。既然打算创作中国风的歌曲,主歌部分我们就应该尽量用一些舒缓情绪的字眼,而且要尽量避免大幅度的起伏和动态夸张的字眼,这样的话结合轻慢的曲风比较容易制造出意境。而副歌部分,我们就要适当的增加一些比如动词方面的词语,再把情绪放开,直观的表达作者的观点,再结合稍加轻快的曲风和舒缓的结尾,就可以把听众带入你的歌里,百听不厌。- |. d2 E* Q) E2 ?7 i- T
3 k+ r; B6 k( K! s$ N; o-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