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谈副歌歌词写作* v- C3 X; r: |9 y0 d4 d
& V4 @5 w s% y# g1 H# W6 V' r* x
作者:万顷
e4 b' e# s, L$ i, s3 ~" Q3 M7 Z) ~0 a% |% e
! W. N8 J& N$ a2 C& u4 _
9 A) \/ H: ]' x1 V: s我们在听一首新歌、或者回忆一首经典老歌时,往往就只会唱或者只会哼哼那么一两句,而该首歌的歌词大多数句子很多人都记得不是太清了。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所记住的那一两句,是最能打动和触动以及勾起我们内心深处那根心弦的“东西”。因此,在歌词理论中,我们把这几句通称为“记忆句”,也叫“记忆点”。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记忆句”基本上都是在一首歌的副歌里出现的。而那些没有“记忆点”和副歌的歌曲容易被人遗忘,或流于平淡而淹没在歌曲的汪洋大海之中。因此,副歌的写作尤为重要,它是一首歌能否被大众接受或者是否成功的标志。
/ O5 i/ E i6 x
$ S9 E( Z+ }# @- y$ y* n: H9 z, j那么如何才能写好副歌呢?有这么几点与大家共同探讨。(当然在写作时往往人与人的风格和写作习惯会有所不同)
. ^3 n: A1 m+ @6 f) Q
& d5 b8 A% ]& Z; i4 M1、 寻找情感爆发点。
+ `6 Y+ [2 g* o9 g3 U3 [2 X- W! \" Q! F" ^' `; h6 R
在开始一首歌词的写作时,往往先不急于动笔,而是反复酝酿和沉淀自己的情感,使内心情绪达到了不吐不快的境地时才去动笔。此时往往写出的句子是极具爆发力的,由此也会伴随极其巧妙的语句产生。因此,在写该首作品时也不妨先写出副歌,再根据情绪的延伸性去推敲出主歌的“成因”即“起承转”的部分。) A6 Q5 t# J. Q) V& t
% I6 E4 X) G! L; j' X/ f( n2、 寻找和使用通感。: w2 ]' O, }$ q+ k" D) c9 v, L
- }1 F5 ~' `+ P
副歌的记忆句为何能够打动人心?就是因为它具有“通感”特性,即每个人看到或者听到这样的词汇,总会有所联想到自身处境和思想感情而产生了心灵上的共鸣,所以在副歌写作时就要考虑你写出的句子是否具备这种特性。/ E# s$ W% s$ y2 D! e6 v4 M
1 |. F$ k# R/ H8 l; h9 _
3、 “语不惊人誓不休”。
1 U5 C% Q8 i0 z$ b8 Q
" h1 S3 V8 {) P E1 ~; p副歌是一首歌的灵魂。是词作者最想倾诉和表达内心情感的浓缩,是主题思想的总结性语言。因此,在写副歌时要有“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概念准备。在用词方面要忌讳“口号式”的“狂轰滥炸”,而是根据作品的情绪递进产生。即:该激昂时激昂、悲伤时悲伤、该委婉时婉转、该悠扬时悠扬等等。5 }8 ?* E" Z/ s
% f/ i+ s, O* D. X! Q
4、 用自己内心的旋律和节奏写作。
; ~0 ?& M2 j" c( F- S& s. c: U
x3 w6 ?" \* f5 z" K这个节奏和旋律或许不是真正后来作曲的调子。4 ?% `/ V7 s& ~" z# R* i
* k; X# X* N7 H6 M3 s1 l当写出副歌后不妨自己先唱一下试试,主要为了看句子是否顺畅,情感是否到位,验证开口音和闭口音等是否合理,如能达到余味犹存的感觉就说明差不多还可以了。: H n0 r( }, n+ I3 q! D
) M" T5 _$ ~: J" x- n5 R
. \; q1 b6 ]; _- X+ H% V
! _6 ~" o9 }7 Q. w所以,写好副歌,才能使作品锦上添花。也会使作曲家先看到副歌歌词内容后而产生情绪动机、进而就会对该作品有了作曲的冲动。
) k9 O( w3 W' [5 c$ {0 u h( Q0 v
在此只是抛砖引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 w4 B% f7 C S: H$ y1 w: }% S2 U% V3 S) A! |' s! m- |
(版权为万顷所有,请勿作为商业用途!如需发表纸刊请通知本人。谢谢!) 5 q. e' L% a: V: B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