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71|回复: 0

[美文日志] 追忆玉龙古镇的龙舟赛 (作者:刘崇兴)

[复制链接]

2万

积分

49

听众

1万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高级

积分
27787
赵良田 发表于 2024-6-9 09: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玉龙古镇位于嫘祖故里盐亭县城南约25千米,东经105°20′,北纬31°05′。它奠基于西晋时梓江半岛的昆仑山下,唐代起开始兴盛,后因避洪涝灾害迁建于现址。镇街上的原住民大多来自闽粤、江浙、湘鄂和本省。自古以来,“七省一堂”的玉龙系涪江、嘉陵江流域有名的水陆码头,更是盐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重镇。
       据老一辈口口相授和代代相传,千多年来,玉龙古镇延续了闽粤、江浙和湘鄂每年端午节划龙舟纪念屈原的习俗,观众达数万人,其盛况享誉周边数县。龙舟比赛活动地点在玉龙镇水码头上下游百来米宽、五百米长的深水江面上。每年端午节中午前,四乡八岭的人们扶老携幼,从几十里外赶到玉龙镇水码头观看龙舟比赛。到正午时,梓江两岸滩头、闸子门(码头上方的门楼)口及32级石梯上、月台、龙嘴处和西子山临江山坡上已是人山人海,饮料、水果和蒸、炸面食的叫卖者穿梭在人群中。江岸边,有的拿把扇子不停地摇,有的撑着伞坐在凳子上,有的戴着草帽站着,小孩嘻嘻哈哈地在人群中穿来挤去,相识的大人间絮絮叨叨,热闹极了。
        龙舟比赛的指挥部设在江中最大的花船上,并不在岸上。解放前,每次活动由在玉龙镇经商的七省民间社团和商会筹组。解放后,由区(镇)政府主办并支持部分经费,各机关单位和街道承办。每个承办单位都要装饰一艘花船,最多时有七八艘之多,后来逐年减少,到最后一次,即1995年的龙舟赛时仅有一艘花船了。花船一般是用可载二十吨左右撤去竹篷的大航船充当。解放前,每艘花船的桅杆顶端绑着一面承办社团或商会的旗帜,解放后改为五星红旗。船舷两边用木条钉成窗格与原船篷骨架连接,两边以彩绸或色彩鲜明的布条编成花窗,别(拴)上五颜六色的纸花。船篷骨架上方覆以红、绿或其它颜色的篷布遮阳档雨,经装饰一新的花船犹如北京颐和园里的清宴舫。每艘花船上都有锣鼓器乐,比赛开始后,花船还为参赛的龙舟队员服务。龙舟由可载二三十人的大舢舨船充当,五十年代中叶前有四艘之多,以后改为两艘。船头船尾分别架着纸糊的龙头和龙尾,领航的和掌舵的均是街上或梓江半岛上的船架子(老有经验的舵手),划船的队员也是上述两个地方水性很好的青壮年。我读小学时,有一次曾登上由玉龙中学和玉龙区中心小学装饰的花船,近距离观看龙舟赛。少先队员敲起队鼓,音乐老师弹奏手风琴,领队的老师指挥我们几十个学生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为龙舟比赛活动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
过去,指挥者用铁皮喇叭筒、令枪和各色令旗发出号令,后来有了电动扩音器后,改用高音喇叭。龙舟比赛开始前,指挥船大多处于渡口江心,两艘花船分别处在上下游不同江面,即龙舟竞赛的起点或终点,其它几艘花船分散漂泊在深水处。几个领航者身穿长衫,头戴遮阳帽,手持一面小铜锣,掌舵者随时调整航向,划船的队员每十六至二十名一组持桨分列龙舟两边。队员的头巾、马甲与青龙、黄龙或其它颜色的龙舟一致,候补的队员集中在花船上。比赛项目有100米至400米径赛,抢鸭子(用酒把鸭子灌醉)、篮球、充满气的猪尿泡(后改为各色气球)等趣味竞技活动,比赛活动一般是下午一点左右正式开始。
        五十年代中叶前的龙舟比赛非常隆重,这以后逐渐简化了。先是举行纪念屈原的仪式,如:主办方宣读纪念屈原文告,鸣放鞭炮。随后是人们从花船上向江中抛撒饭团、面食、粽子之类的食品和雄黄酒,其寓意为不让鱼虾啃食屈原灵体。接下来是花船上的锣鼓响起,镇上新老戏骨们唱一段精典川剧,以祭奠屈原的亡魂。在举行上述仪式期间,几艘龙舟早已在起点处排列。两岸和船上的气氛庄严肃穆。随后是指挥船上的主持人宣布比赛项目、比赛规程和注意事项,再下来就是正式比赛了。先是水面径赛,后是趣味活动竞技,整个活动一般持续两三小时。
          最为激动人心的时刻是水面径赛:当指挥船头的信号枪一响或令旗一挥,几艘龙舟则如离弦之箭由起点飞速向前,领舵者敲击铜锣,面向队员手舞足蹈地领号,队员们号子震天,一齐挥臂划桨,两岸观众各为心仪的龙舟大声呼喊。几艘龙舟从起点到终点奋勇冲刺,你追我赶,时而青龙在前,时而黄龙领先,……,船如离弦之箭射向目标,观众的视线龙舟牵引,其情景每分每秒都揪着所有观众的心。大家为冲在最前的龙舟欢呼,为一时落后的龙舟鼓劲加油,更为领先变落后的那艘龙舟着急。径赛结束后,参赛龙舟停靠在承担服务的花船边,队员们小憩,补充水分,恢复体力,进行替换,总结经验教训,研究下轮比赛的竞技战术。此时的花船上则是锣鼓喧天,川戏高腔、歌声飞扬,两岸观众的欢声笑语向江面飘去。短暂休息时间到即举行趣味竞技活动,几艘花船上则有人把鸭子和其它争抢物品分批抛向江面。龙舟则又从规定位置向目标处划去,热闹情景与径赛相同。到达江面赛品漂浮位置,几艘龙舟你争我夺,互不相让,有时为了抢到赛品,划船队员一个接一个跳入江中,直至已方抢到为止。
       无论是径赛还是趣味活动竞技,获胜方由舵手释放与龙舟同色的烟雾,向指挥船上告捷。这时,所有花船上更是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以示祝贺;岸上的人们或呐喊、或欢呼,或叹息,或挥手致意,热闹非凡。这样的情景一直持续到所有比赛项目全部完成。最后是主办方为获胜龙舟和优秀运动员颁发奖状或奖品,当花船和龙舟靠岸后,观众才心满意足地离去。
       在十年浩劫中,端午节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被当成“四旧”取消,自然龙舟比赛这样的竞技活动也随即停止。直到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后,玉龙镇才恢复纪念屈原的活动和龙舟比赛。但是,上述活动也不再是每年举行了,八十年代间断举行过两三次,最后一次是1995年,其规模和赛况远远不及过去。再以后,受梓江上游水电站堤坝拦截,下游水源逐渐枯竭,玉龙水码头几百米江面变窄变浅等影响,龙舟比赛不得不停止。但是,端午节纪念屈原,划龙舟的历史印记永远留在玉龙古镇人民的心里。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6-20 03:44 , Processed in 0.115048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