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学史上,常为学者提到的是北大时期、中大时期及杭州时期。近来,与全盛的中大时期大约同时代的福州民俗研究也开始得到学界关注,福建协和大学和厦门大学的相关学术成果均已得到梳理。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学界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中国知识分子的活动,而福建协和大学作为一所教会学校,亦有不少外籍教员,中外教师之间不乏交流,而学生也或多或少受到外籍教师们的影响。从歌谣方面来看,学术史中鲜少提及福建协和大学的美籍传教士沙善德(Malcolm F. Farley,1895—1941)和中国学者江鼎伊。
《南京条约》签订后,福州作为“五口通商”的城市之一向西方人开放,大批商人和传教士就此踏足福州,并从教育、医疗、科技等方面对福州的现代化产生影响。这其中,即有一些传教士搜集过福建当地的民间文学。早在19世纪下半叶,美国传教士卢公明(Justus Doolittle,1824—1880)在其词典《英华萃林韵府》(Vocabulary and Hand-Book of the Chinese Language)中刊登了不少由他本人亲自收集的福州和厦门地区的谚语、对联、俗语、歇后语、谜语、诅咒语等;英国传教士麦嘉湖(John MacGowan,1835—1922,又译为“麦高文”)在其《厦门白话手册》(A Manual of Amoy Colloquial)中,也提到不少厦门当地的方言俗谚。而致力于搜集福建歌谣的西方人,则要数20世纪20年代来华的美国传教士沙善德。
沙善德在中国考古学和艺术学上曾发表多篇相关文章。相比于这两方面取得的成绩,较为人少知的是他还曾辑译过福建的儿歌和船歌。沙善德有关福建儿歌的研究发表在《福建协和大学自然科学社年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ural History Society of Fukien Christian University)上;而在沙善德逝世后,金陵女子学院的美籍教授葛星丽(Stella Marie Graves)又从沙善德采集的闽江船歌中选择了10首重新谱曲并在美国出版。
目前能见到的沙善德有关福建儿歌的研究共计两篇,分别是《福建民间文学研究》(Studies in the Folk Literature of Fukien)和《福建自然历史与儿歌的民间文学研究》(Studies in the Folk Literature of Fukien Natural History and Nursery Rhymes),先后发表在《福建协和大学自然科学社年报》1928年与1929年卷中。
第二,回顾了来华西方人在中国民间文学辑译、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指出虽然神话、民间故事、谚语俗语等已引起了较多关注,但歌谣方面仍属薄弱,只有司登德(George Carter Stent,1833—1884)与何德兰(Isaac Taylor Headland,1859—1942)的研究较为出名。同时,沙善德也简要提及了自己收集福建儿歌的过程。
目前尚不能确定沙善德收集的福建船歌的总数,但可以获知的是他将收集到的一百余首船歌都给了葛星丽,葛星丽从中选取10首以五线谱的形式重新进行编曲,并以《闽江船歌》(Min River Boat Songs)之名出版。《闽江船歌》由约翰·戴公司(The John Day Company)出版,该公司以“出版远东书籍为主,二战期间成为出版远东书籍的大出版社之一”。该出版社在20世纪40年代还曾出版过中国音乐家姚锦新编曲、配乐的《花鼓及其他中国歌曲》(The Flower Drums and Other Chinese Songs)等。
中国著名歌唱家李抱忱(1907—1979)为《闽江船歌》撰写引言,葛星丽撰写前言。书中所选的十首闽江船歌分别是:《战斗、争吵、劳作》(Fight,Row,and Labor)、《河上的黎明》(Dawn on the River)、《冬夜的雨》(Rain on a Winter Night)、《月亮和星星》(The Moon and Stars)、《好航行》(Good Sailing)、《船夫的孩子》(The Boatman's Baby)、《没多少吃的》(Not Much to Eat)、《船上的诗人》(Poet Aboard)、《起锚》(Raising the Anchor)及《龙舟竞渡》(The Race of the Dragon Boats)。
除以上相关评价外,更为重要的是沙善德还提到在其辑译中国歌谣工作中给予过他帮助的两个中国人:“在这份工作中,我得到了我的一位学生江鼎伊(Chiang Ting I)(现在是这所大学的毕业生)的相当大的帮助,我和他交换了歌谣,因为我们都收集歌谣,从而增加了我们两人的收集,也得到了大学(个人)语言教师Ch'en Shu Ts'un的帮助,他是我专门为这一工作训练的。从后者也得到了翻译方面的帮助。(但在这方面应该指出,翻译工作都是通过福州方言进行的,因为这位老师不懂英语)。上面提到的五百首歌谣中,这篇短文几乎提不出什么建议。事实上,这里翻译和评论的十几首儿歌很难代表福州方言中所有主要的儿歌类型或类别。”
江鼎伊是福建长乐人,1927年毕业于协和大学生物学系。在协和大学期间,江鼎伊热衷于各类学生活动。他是协和大学学生刊物《闽星》(Fukien Star)的中文编辑之一,与其老师、也即福建协和大学自然科学社(Natural History Society of Fukien Christian University)创始人克立鹄(Claude Rupert Kellogg,1886—1977)合作发表了《对福建土著的进一步研究》(Further Notes on the Aborigines of Fukien, China Journal of Science and Arts),还是早期闽学会的成员之一。1925年春,董作宾来到协和大学国文系任教,与先行到闽的陈锡襄一拍即合,成立了一个把风俗调查会、歌谣研究会、方言调查会、考古学会“镕而为一”的“闽学会”。董作宾不仅开办歌谣研究班,开设“歌谣概论”课程,编写《中国歌谣学草创》,还亲身实践写作了不少福建民俗、福建歌谣的研究文章。虽然闽学会并未维持多久,但对江鼎伊来说,却产生了不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