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常行 龙汉设台真常观,元始说法宝珠山 。 真常先教传八方,玄妙无为合道统。 这是真常观大殿梁上书写的一首诗,昭示其悠久的历史特点。 龙汉,是道教谓元始天尊年号之一。龙汉、赤明、开皇、上皇、延康。龙汉为五劫之始。道教谓元始天尊每至天地初开,或在玉京之上,或在穷桑之野,授诸仙以秘道,谓之开劫度人。诸仙依次相授,最后授于世人。 其实多年,我就想来真常观。 想看那蜀中名道杨太虚的真迹。看这前清的老院落,明时的法器,元朝的圣旨。想看观内这一株隋朝的柑橘,枝繁叶茂,至今结果。 其实多年,我就想游真常观。缘得高人指点,说东汉天师张道陵遣徒撵山捕脉,开宗立观,系蜀中道教千年祖庭。貌似籍籍无名,隐在乡间,世人未识。在道家仙界,却血统高贵,大有来头。 三元场会仙观、嫘祖镇天禄观、黄甸镇真常观,是盐亭当世三大道观。 盐亭县旧有宫观三十座,沥破四旧风波,至今尚有道士驻观修真者,唯此三而矣。三观之中,会仙建于清康熙五十一年,天禄于南宋绍兴十一年开观。 唯这真常观,古之又古,玄之又妙,披着一抹神秘的辉光,迷朦的色彩。 十二年前我曾驾车路过观前,惜风雨泥泞,无缘得进。 六年前我与豆哥回盐寻幽访道,探天禄观,登笼子寨,不知为何,竟也没去真常观。直到近日,赴嫘会堂甲兄追悼会,朝伟兄问我:下午如何安排?我说:既然都到灵山了,要不去下真常观。 县作协彭主席,文同会荣达会长,恰巧两位皆黄甸人,土生土长六十余年,细聊之间,均未去过真常观。一车四人,偕而出游,乐而出发。 闲人以为,庵观偏于山泽间,或背山临水,或竹里松间,择洞天福地,踞境地清幽,故信众受制地理之远,难以持坚。不若寺庙,或居市井,或近城郊,香火鼎盛,信众门庭。 道家讲机缘,论修行,喜清净,谈无为。仙道之没落如斯,实属自然。 如灵蛇般穿行,在乡村的浅丘之垄,我无暇欣赏着眼皆亲切的故园风光。导航引路,真常观顺风即到。观前有一方不大不小的水泥地面,干净整洁,正好停车。一墨碑上书 :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宝观安然静座在山麓台地之间,绿柏葱笼,黑瓦白墙,飞檐翘角,清风雅静,幽玄神秘,隐仙之地! 三十数台阶而上,即是山门,我一眼瞧出门匾“真常道观”四字,正是杨太虚道长的手迹。传言不谬,诚不欺我。两侧进门,里面是一古色的四合院。朝伟兄啧啧赞叹:安逸安逸,果然有老院子。 典型的川派明清风格四合院,分上下两层,戏楼置门庭,从下进出。 两侧是颇有年代感的四五间厢房,老门虚掩,推手而进,可听见那木轴,吱呀依呀地呤唱着岁月的辛歌。撑开木门,如同撑开一段厚重的历史,撑开一把老掉牙的陈年旧事。亦如同一位千龄上寿的耆宿,对我们这群到访的后生,诉说着:欢迎光临。 几缕冬日的阳光,斜插在屋内的空床上。 顺便将空气,划拔为一明一暗的两边。一边空气纯洁无色,抑如我们这世俗的眼光,看不清暗黑的世界。而明媚的光线,漏透道观的窗棂,泛瑬着岁月的烟霞。我甚至能看清那细小的尘埃,自转与公转皆然,在光线里面滚动得飞快。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念一清静。 瞬间,顿悟:同样的一屋空气,在你同一双慧眼之间,亦然同时存现炯然各异的两种状态。 这世间,你亲眼能所见的,未必就是世界的真实。 神与仙的传说,凭如今的知识构架,当真就敢完全的否定? 当前众生悟得到的,远不及宇宙的百中之五。 前世与来生之玄,未必,你就能一概抹清。 2.古观吟 人到中年,我是如此地迷恋老屋,迷恋中国传统的四合院。 院子正堂,依形利地,左右各数十一级台阶,上有一庄严玉皇古殿,匾书“灵宵宝殿”。远远望见,有双龙戏珠雕塑,威镇屋瘠。房顶的瓦面上,生长着塔花与瓦松,尉为青黄小森林一片。屋檐皆是刻有文字与图案的瓦当,方寸之间,创造丰富的古建筑之美。 阶沿正中的十一级石面,潮湿浸润,密布着厚实的青苔。院子中的青石板面,黑绒绒的,泛着岁月的包浆,黝黝的成色。 两侧围廊的立面,书写着“礼义廉耻”与“忠孝诚信”这般传统中国的人生观。面面白壁之上,书画着一幅幅斑驳陆离的道教神仙与戏曲图案。每一祯都是一个久远典故与美丽传说。 而这些,我们都来不及一一品味,细细解读。 一切的一切,细丝抹节,都告诉我们:这个院子不简单,真的是有些年代。 有前门,有中轴,有左右对称的厢房与高大庄严的殿堂。 有雕刻,有壁画,有意味深沉的楹联和肃穆端然的牌匾。 这里虽是道观,神仙们的隐修之地。汉唐至宋元,明清至当代,屡毁数建, 每个时代,都在这座古宅院落,留下属于自己的气息。走在院中,如同走进民国电影,走进清宫戏中的地主院。 一切都显得如此典雅、极致,安静,自然。与古色古香。 所有的都是这般晃忽、穿越、突前、错乱。和措手不及。 玉皇殿后,是个二进四合院。 我们刚欲迈进,瞥见三四匠人在维护施工。匠人见我们,惊呼:有领导来了,任道长快来接待。话音甫毕,一恬静、隐忍、淡然、素洁的道姑,闻声步了出来。 我瞿然而惊,上前解释:原来还是女道长,打搅了。我们不是什么领导,只是文化爱好者,到真常观来看一下。你忙你忙,不敢打扰你的清修。 道长本欲想随,闻言止步。“那你们随便看嘛,有啥需要,这边找我”。 被匠人误呼为领导,心中暗爽,正自受用。旋即明白:真常观之僻静无名,难以想象。本地的学者,一生都未踏足,况乎真正的领导? 中间是三清殿,供着道教主神: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南殿供着财神、药王、观音。北殿奉着真武、三官等众神。 这院子的神殿一看是当代复修,故未多作停留。倒是殿墙贴立的功德碑,引发我更多的兴致:上有今成都青羊宫当家陈明昌、青城山当家张明兴与成都居士百余人的捐资记录。 侧面印证真常观在蜀中道教中的不菲地位。或在盐亭远香近淡的尴尬局面。 出得院来,顺得中轴而行。左右皆是道观的菜畦,满长着菠菜、莲白,饱裹诱人,秀色可餐,看着就很有食欲。一个妇人正在拔菜,荣达会长上前问侯,聊着家常。忽然他过来说:我们可以就在观里吃顿斋饭。提议得到高度附议,时近正午,若能在此古观与神仙们同进一餐,请教真常历史,岂不风雅之极。 一宏伟神殿,抵立山麓。门上有匾,书“包罗天地”。跨坎而进,殿中奉着三目、四首、八臂的斗姆女神像。两侧供着九天玄女、无极老母、瑶池金母、黎山圣母四女圣位。 众人纳闷,斗姆是谁?都没听说过。 她的神殿又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道观的膳堂,四位访客、四位工匠、道长任宗清与真常观管委会副主任杨诚信,正好十全十美,围坐一桌。就着刚采撷洗净的新鲜疏菜,一起涮火锅。 正所谓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真常观有如此辉煌的历史、久远的传说,一例一则,都让我惊讶到不敢相信,这是自己在真常观的亲眼所见与亲耳所闻。 《红楼梦》中言: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拿着道长交给我的文字资料,听着神仙们讲述的美丽神话。回来后一个多月,我都在思付,该如何讲述这个故事,才能让这些传说,成为真常观头上的闪烁的光环,而非真实历史的负累。 细想后,就以传说中真常建观的汉朝为基点,汉以前,权当神话来听,汉朝后,为口述历史。真与不真,信与不信,闻者自辨。花开两朵,各俏一枝,下面我先讲神话。 3.前世生 话说天地鸿蒙,万物初开,盘古无力支撑开天僻地的力量而薨。元神分化三清。神仙亦如人世,一人觉得太孤独,两个就会有情感,有三个以上的地方,就有江湖。上古时期,仙族也曾出现修真道门的分岐。 以昆仑山神系的太上老君与元始天尊为一派,讲究师承传习的大道之教。 蓬莱岛碧游宫通天教主为另一派,其门人三千弟子多为兽禽异物修炼得道而化形,所谓旁门左道。 两派发生激烈的修真理念,甚至仙界门派冲突,封神演义中称为阐截之争。最后引发诛仙大战与万仙阵仗。当然万仙战不是我现要讲的重点,且按下不表。 这里要提的女主是金灵圣母,她是通天教主座下四大弟子之一,仅次于师兄多宝道人,为女仙之首。座下弟子有闻仲、余元。法宝有:龙虎玉如意、四象塔、飞金剑、七香车。法力极其高强,道行远胜众仙。 万仙阵之战时,她先打死昊天上帝和瑶池金母之女龙吉公主与截教叛徒洪锦。之后又与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对敌。三位大士忿怒,各骑青狮、白象、金犼攻上前来,大战金灵圣母。圣母以一敌三,端然不惧,龙虎玉如意左右敲摇。斗正酣处,不料被燃灯道人用定海珠偷袭,当场命丧。后被封为坎宫斗姆,为星宿之首。 截教覆灭,讲究个人奋斗的通天截教道统大伤。三清情义破裂。 有点类似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云霄仙子被太上老君用乾坤图裹去,镇在麒麟崖下。白素贞被法海压在雷峰塔下。金灵圣母的法躯,就被燃灯道人镇在定海珠中。 而这颗定海珠,跌落人间,就是真常观后的宝珠山。相传上古蜀中,自阆中以下皆为陆海,定海珠也当有定镇陆海的效力。 相传元始天尊曾来此地,聚汇群仙,传授先教。真常观三清殿柱上写下木刻对联:“丹凤竞朝阳雌六声雄六声六六三十六声声声直上九重天天下皆称当今元首万寿无疆,盘古分混沌阴九数阳九数九九八十一数数数归合通大道道中阐出元始天尊一诚有感”。 据观内资料载,久远的轩辕黄帝来西陵迎嫘祖,在今黄甸坝屯云师,曾在宝珠山上设台,为黄帝始创道之地。 黄帝观象于天,悟法于地,推天干地支,演阴阳之变,探八卦之象。为纪念嫘祖和黄帝,古人在宝珠山腰修建庙宇。是中国古老先天道最早发源地之一。 至今道教文化极其深厚,遍山碑文、古墓、遗址四处可寻。 斗姆,是道教所尊奉的一位与众不同与地位尊贵的女神。 斗是北斗,姆是母亲,斗姆是诸多星星的母亲。道教的朝斗法科均以斗姥为主神,斗姥的神号全称是“先天斗姥紫光金尊摩利支天大圣圆明道姥天尊”。 斗姆曾化身紫光夫人,为周御王生九子。大儿子后为天皇大帝,称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二儿子长大后即紫微大帝。余七子出生时,并非胎形,而是七颗明星,生落地来,即自动排为斗勺之状,柄指一方。方才化为胎儿的模样,周御王为他们分别取名为: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和破军。 他们长大后,修成正果,方回归星位成为了天上的北斗七星君。 神奇的是,至今真常观后宝珠山,该山峰林中仍有九颗似宝珠的巨石。宝珠山又名真龙山、实龙山、凤凰山、曲凤山,曾是唐宋阆梓古蜀道入川之路。 登宝珠峰眺望,崇山峻岭峥嵘叠翠,观前峰峦屏障,九道奔腾起伏的山脉生生不息地涌来。几条溪流缠绕,环绕着宝珠山,左边山下,一注湖水碧波荡漾。钟集天地灵气,承揽日月精华。四时山清水秀,百鸟争鸣,风清虫吟,瑞气长存。 常年山间岚飞林深,游人至此,倍觉造物神奇,自然通玄,幽境迷幻。 4.合道统 再说东汉顺帝时,习得黄老之术的汉初三杰之张良的八世孙张道陵在江西龙虎山修炼,集阴阳家烧炉炼丹,呼风唤雨神秘之大成,来蜀鹤鸣山创立道教。 张道陵以符水、咒法为人治病驱魔,故大受欢迎。并用蜀地多井盐的特点,授民取盐之法,咸井水熬盐,后人称“陵井”。百姓得其益,奉之为“天师”,弟子户达数万。 在张道陵创立道教之前,巴地巫术盛行,蜀境原始黄老道、方仙教流传。较有规模的是崇拜斗姆的五方星斗派与弥教。而五方星斗派的祖庭即今盐亭宝珠山,真常观内称为“先教”。先即原先、启先之义,指道教创立时间或顺序前,这里就有原先的黄老道。 张道陵入蜀创教的原因,一是闻蜀人多纯厚,易于教化,且巫道盛行,对创教有利;二是当时巴蜀疹气流行,百姓为疫病所困,他确想用平生所学的符水、丹药济世度人。十道九医,中医与道教相辅相生。张道陵要求病人置身静室,闭门思过。客观上有如今“居家隔离”与“切断传染途径”的医用效果。这可能也是历史上关于“居家隔离”治疗传染病的最早记录。 至今蜀地流传张道陵斗法故事:传说太上老君降临在张道陵住的地方,授给他雌雄剑和符箓许多,让他诛灭横行巴蜀的六大魔王、八大鬼帅。这昭示:蜀境道门小派林立,各有山头,张道陵开创道教的艰辛过程。 他的方法有三:一是开创理论,实行学术压制。作道书24篇,自称《太清玄元》。后感资历不厚,道友们不买帐,打不开局面。于是为《道德经》作注,编写《老子想尔注》,尊老子为道祖,奉《老子五千文》为最高经典。二是借神投体,张道陵托言太上老君亲降,授他“三天正法”、“正一科术要道法文”、“正一盟威妙经”等,命其为“天师”,确立他道门领袖的神威地位。三是成立组织,分区布道。以巴蜀地区为主,分为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共二十四治,即二十四教区,每区设立祭酒职位,嘱天师奉行布化。从此,道教就开始有正规教团组织:正一盟威道。后世又称天师道。 张道陵统一蜀中道门后,吸收原有五方星斗说,高竖斗姆信仰。人称五斗姆教。因信众请道医诊治出五斗米为酬,并以此入教。后俗称五斗米道。知宝珠山是先教起源圣地,可弘扬道法。张派得意弟子王长、赵升、李忠三人前来寻觅地址。他们先后来到宝珠山腰勘察,分别用罐、古钱、针定位。 相传奇迹发生:结果罐中扣着古钱,古钱孔中插着针。张天师叹曰:一气初分圣地明,开天辟地真常观。由是人们将此庙重建为道观,道长李忠留任主持,这就是真常观的由来。 李忠道长碑铭:“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园明。”即以宝珠山真常观为代表的蜀中先教黄老道,与鹤鸣山、青城山为代表张道陵的道,最终融合于道统。创立了新的道教。 此乃真常观中言“合教”、“合道统”之真谛。 真常观是道教发祥地之一,是开山启教圣地,是道教祖庭。传凡中外道教开坛作法开言时,无不先请宝珠山真常观祖师圣号镇坛。
5.创辉煌
张道陵之孙张鲁,顺着五斗米道的扩张,在汉中建立中国历史上唯一以道教为核心的“政教合一”政权,雄据三十年。实践道家“天下大同”的治国思想。置义米、义肉、义舍,按需分配。这让汉中成东汉末年乱世中一股清流,欣欣向荣的世外桃源之地。 随着曹操西征,张鲁投降。接受封侯,与曹操结为亲家。五斗米教北移东迁,广播天下。而蜀中道教则出现波浪式发展。在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真常观有几位知名主持,带领真常观走向一个又一个辉煌。 一是宋末,成吉思汗受长春真人邱处机感召,道教得到全国发展机遇。元初,真常观主持赵太璋奉旨进京,主坛作三年半罗天大蘸大法会,御赐元法总印,金印至今尚存。获封阐教大法师真人,御赐乌金大锣、銮驾、龙票、象牙朝笏、紫金冠、滚龙道袍、法衣、法履等全套法器,解放后五十年代上交政府。真常观获赐金银及良田八百亩,重建该观。建成有琼台紫阁凌霄殿,神踪仙迹太虚宫。斗姆正殿匾书“包罗天地”两米见方的镏金大字,中堂匾书“经通三界”。殿柱木刻对联:“春兰可佩秋菊同餐何处不是名山福地,猿鸟弗惊虫鱼自乐此中偏有舜日尧天。”前梁丹青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真常观全国崇拜,赐元法总印……”。两边梁书:“肃静、迴避”四个大字。观内有神像三百六十尊,形态各异,鎏金戴玉,栩栩如生。元朝时期,真常观内常住道士竟达百余人。
二是明嘉庆年间,住持严元印,今南部县南隆镇严家河边人,再次奉旨进京做一年零八个月朝天仪大法会,皇封他为“玉虚真人”。并赐良田三百亩,金银若干。羽化后葬于真常观左边山下。
三是清康熙时,住持汪通秀奉旨进京,做朝天仪大法会,历时一年零六个月。皇封他为“法轮真人”,赐田三百亩,金银若干。回观后,将正殿、元朝所建玉皇殿、乾隆年间所建前山门进行维修。汪勇秀于嘉庆十五年羽化,葬于正殿后边山脊下,设万年长明灯。据传陵宫内乌金制品百余斤,收归国库。
四是清末住持杨太虚真人,入道前为秀才,一生弘儒悟法,为川中名道。著有《三教统宗》、《一壶天》,《韬悔录》等名作。道友中传:民国时期,杨太虚在真常观布道,因杀死白鼠精犯了杀戒而离开,还俗到三元笼子寨兴办存古学堂。观内现存杨太虚“真常道观”楷书匾额一块,柳叶龙蛇体书法诗碑两尊,“孝”字行书碑一尊,实属弥珍罕见。 世远年湮,真常一观,几经离乱。 从创建以来,经三国、南北朝兵乱火烧,隋初又培建。隋唐兵乱又火烧,夷为平地,唐太宗时再次修建。安禄山反唐时烧前殿,宋赵太璋真人又扩建。明末遭李自成、张献忠部烧去后殿,清嘉庆时,汪通秀再次重建。建国后1951年真常观被抄,历朝皇帝所赐的珍稀文物大部分上交当时的冯河区政府。据说当时尚有一口巨型古瓷大缸,可储油两千多斤。庙里的经书、书籍、法器或毁或散。真常观古建筑大部分于文革期间被拆。1982年原三清殿拆迁修了净铭中学。现存清代所建玉皇殿、戏楼及二十多间观房。 历经千百年毁建修茸的真常观,曾有规模宏大、依山梁逐级而建的古建筑群:宫殿式大殿四重;房屋156间;有偏、正门188道;丹辉碧映的厅堂;雕梁画栋的彩绘;飞檐走翘、气势磅礴的造型,巧夺天工,极具特色。建筑工艺和装饰艺术,无不显示历代劳动人民独具匠心的设计和精巧精致的建筑水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杰作。 6.革新章 《清净经》云: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真,即真实,谓正确,或本原。常即经常,与长久。何谓真常之道呢:真正长久的大道,是要领悟的人,自已就会得到。这种强调修炼、归真、悟道的法门,与儒家主张不断学习、个人奋斗、积极领悟,殊途同归。 真常观历经五毁六建,真常之历史、玄妙之神气,却在道友中永传。 信仰的力量的无穷的。改革开放后的1989年,自幼在此出家的汪来初开始在三清殿旧址设台烧香祭祀,随之远近善信自发筹工、筹料、筹钱,修建三间土墙房子以供三清祖师。同时,由村、乡、镇,逐级向县民宗局申请开观。1992年,汪来初、汪文仪、汪学树、汪学品、汪林、汪勇、朱仕芬、范琼芳等八人共同皈依青城山道教,成立恢复开观的筹备小组。1993年冬,汪来初、汪学树、汪林三人脱产住庙。1994年初,村小学迁出真常观。 1994年5月18日,盐亭县政府94【53】号文件批准开放真常观。汪文仪担任真常观第一届管委会主任,杨宗兵任副主任,汪学仪任会计,汪勇任出纳。8月,勾明玉、赵春华来真常观。 1995年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傅元天率青城山罗天大蘸总法师江至霖等十六位大道前来考察,对真常观之建筑与历史,皆予以高度评价。5月,汪学树道名汪至国、赵春华、汪林、汪来初冠巾。 1996年3月,县宗教科宣布汪学树代理真常观第二届管委会主任。年冬,中国道协、四川道协从香港青松观捐资中资助一万元给真常观进行了维修。 1997年初换届,杨明翊担任真常观第三届管委会主任,冯理庸任副主任,汪学树任会计,赵春华任出纳。1998年春,杨明翊离庙。 1998年8月,宗教科下文,汪学树担任真常观第四届管委会主任、当家。赵春华任副主任,赵汝兰任管委会委员。汪学树担任管委会主任期间,分别当选为了县政协第六、七、八届政协委员。2002年,在诸道友及广大信众的资助下,极力保证元朝风格的前提,重修了三清殿。同年,汪学树入选省道协代表。 2004年真常观被评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汪学树入选绵阳市道协常务理事。2009年真常观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修建南北众神殿。2012年真常观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修建斗姆殿。 2015年,汪学树因年事高离职,赵汝兰代理真常观第五届管委会主任。 2016年3月,赵汝兰、赵春华专程赴遂宁长乐观请任宗清道长来真常观主持工作。12月,汪来初道长羽化。2017年7月,县民宗局下文,任宗清担任真常观第六届管委会主任。2018年腊月初一,赵汝兰道长羽化。2019年腊月初一汪学术道长羽化。 如今,真常观常住道长四人,管委会主任任宗清以及管委会成员杨诚信、赵至祥、陈至静。真常观已被列为国家正式道教活动场所。到此朝谨,有幸可在宝珠山中寻找到黑色宝珠石,领会一番开天辟地真常观道教圣地别具一格的宗教文化神韵。 膳毕,任道长与杨主任带我们再游古四合院。指着梁上的墨笔字,我们各自拍照。走进戏楼之中,我看到墙上有“北川全义班”的字样,疑是清与民国时,真常观庙会,请来的戏班。可以想象,真常观曾经的盛况。 戏楼墙上有精美木雕,镂窗雕字,左右对称。有说可能是寿字,云达会长晓通书法,认出是“常”字,众说皆然。我立马反应,另一边就该是“真”了,果然越看越是。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越深入学习,越诚惶诚恐。 中国人尊祖敬宗,拜天崇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真常一行,颇感收获。我们学到很多知识。 如入寺观,遇出家人,有三不问:一不问寿,二不问俗,三不问修。 修道人四季如春,不问年龄。出家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再问籍贯与家世,甚至结没结过婚这些俗务。更不必问师承何人,会不会什么高明的法术。道人悟道修真,德行修为,道人以道为事,忌言行无端,扯是非俗事,拉家常籍贯。之所以出家,是因为已经看淡生死,看透复杂的事情,他们想要的就是平和。 出得观来,我心还想,真常观古玉皇殿柱联:“玄之又玄始信两仪还未到,上无复上原来一气预先凝。” 2021年3月31日星期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