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MIDAI制作管弦乐队 ; p" `! `7 j- ?( f3 f& o! x/ d
用MIDAI制作管弦乐队和MIDI流行音乐制作完全不同。9 o' g, o8 z Y* m; l
简单的说,流行音乐MIDI强调4大件(鼓、吉他、倍司、键盘),再加点色彩乐器即可完成一个满不错的MIDI伴奏带。因为,这4大件的传统演奏法(很有流动感,并有个性)。年轻的玩MIDI朋友们太熟悉了:鼓(东次答次)、吉他(匡-匡-匡匡)等。。。,这些欧美传过来的经典文化,凡是玩过几天MIDI的朋友都略知一二。但,用MIDI做管弦乐队就不是一个理念了。本人就多年玩MIDI的经验总结的体会如下 3 T. x- ?9 c: k2 {/ v% ~( i _2 @
1、MIDI做管弦乐队也强调4大件(组)——铜管组、打击乐组(含竖琴、钟琴、钢琴等色彩乐器)、木管组、弦乐组(提琴组)。但是决不能按传统理论(管弦乐法)的方法配置。否则,你会感觉太厚重、不清晰、没有层次。因为,MIDI的采样在着方面的音色是缺少个性的。 7 k: A8 n9 R7 [' _2 }
2、尽量少用重叠性的乐器,能不用的乐器干脆不用,要更多的突出本件(组)乐器音色的特点。 ' d* \& v% j; u
3、尽量减少纵向的音符,让声音的声场拉宽。
: F- k( g4 j8 g# F8 t# | 4、强调对比。, q* q+ f1 H) U4 G) X3 L8 ` S
5、让音乐流动起来。
# |9 ^, t8 P) ~2 p' s! c# t 6、更加重视低音部的线条和音量(大提琴、倍大提琴) 6 {6 Z2 c# @9 s2 L" }# M
7、将铜管视为节奏型的打击乐器(SOLO除外)。, {+ N) W! A# |, }$ T7 k ^5 N8 D2 V
8、学会一点复调知识(哪怕是二声部对位)。不会也不用怕,凭感觉来,不好重来。- o8 w, l5 I/ x, ~2 ^& j! H
要更多的加入到声部中去,形成一个很有个性的线条。+ |2 ~: _; S5 V# p: D! r# P6 j/ ]
9、和声就不用说了。。。
# B+ u* Y4 W: |+ ]$ ^0 N$ J 10、注意每件乐器位置声相的摆位(电视里经常有乐队的全视画面,照搬)
+ m R) B e( L* v 举例,一首颂歌性的MIDI制作60——70左右的速度。前奏大气磅礴/A段优美抒情/B段高潮迭起:! v) l. J% {& Z# \9 |9 n; \& Y! m9 ]
前奏——先用铜管作出一段和声性的、强有力的节奏型,再加入定音鼓、大镲(或视情加入小军鼓的滚奏与节奏)注意:这是“节奏”也是该段的“灵魂”你把这一段的MIDI弄明白你就完成了前奏80%的工作了/用竖琴将声部用16分音符或32分音符上下流动起来/大提琴、倍大提琴和低音长号重叠一致(倍大提琴尽量降低一个8度)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低音支持/小提琴用两个8度来演奏旋律,可用长笛、双簧管(或单簧管)与之重叠。 + k+ \+ a" ?8 Q# U' Y9 V, D- f+ g
以上完成后感觉一下,是不是有点意思或进步了。
9 S+ l* v0 ^9 N6 v2 s. S" j( _; ?2 D 如果还不满意(还想提高一点),接着来:(1)用元号演奏一段复调(对位)声部(这个声部可把大提琴加入重叠,但倍大提琴保持原样),注意一个原则,既:旋律声部密集,元号就是长音、旋律声部是长音,元号流动起来加入几句音符。(2)更难一点了。将前奏分成3段(或更多段)既:先是强奏(如前所叙)、再来一段弱奏(哪怕是一件乐器的独奏)、再是强奏。好了,该段不能再说了,越说越多。。。
& }) [! h1 m8 O% \ A段(优美抒情段落)——这种段落的遍曲方法太多了,我只介绍一种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将该段的和声尽量的简单化/先用倍大提琴将整个低音铺满/再在每个变换和弦的开始点,用竖琴以琶音的形式演奏或刮奏/用木管或大提琴或其他你认为合适的任何一种乐器进行复调性演奏(方法,我前面已经谈到),同时也可与旋律同步。总之,要有变化、纵向线条要简单(否则,声部太多,从音量上抢了演唱者的“油”)。这一段,主要强调线与点的结合,不要求太满。. h: B q8 _- ?8 `7 |5 b
. [: Q2 B4 `+ `# b% ^ B段与前奏差不多。只是,旋律声部可改为复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