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 R( z: O! I7 t3 [5 S9 R经常有学伴奏的朋友问我,怎么为歌曲配和弦!
' P$ ^) [* k) ?+ ?2 V j1 ]8 H; P& f
% K( ^5 f; d4 p" @( }7 X" ~/ w' p- x
1 U' k& m' ?2 v6 G: W7 u. k1 P/ ^这个问题比较的大,因为要配和弦之前,你至少得有一定的和声知识,除此之外你还需要有一些基本的音乐识别能力!
6 r9 N/ U4 u) H9 g. z6 |" C( G* E; j; `5 M8 h
0 c# ~6 C' ^, A' r5 Z% W. e$ l: p# t, Z0 B" K5 T
可能有的同学具备,有的没具备,但是不能因为不具备,就不配对吧!
' y2 a) n6 O4 N, r' V3 {$ ]. f8 P0 T; V) o8 p, h
8 ~1 ^2 L2 q0 |, @7 I2 { f$ P; z; B* g5 Q; j8 V4 R
本文章,从一个比较浅层的角度,来带大家尝试一下配和弦的初体验,希望通过今天的文章,能够对你配和弦起到一定的抛砖引玉的作用。
) R2 J! }4 ~$ L8 v! s+ `$ D7 U: k5 J( a9 G' J5 [. j* o7 O' i' E
: w" `& G, ?4 r/ u; l
* r3 N$ Q) [, j- i# I0 M配和弦的程序$ b2 {, U. m- ?- Y& P
1 u" E6 l' P1 h* T4 d6 c4 A4 x' M
- E/ v% g" Z" ] v
+ R* I X+ h& ]2 J3 [- D* n! B我们知道,无论是民族歌曲,还是美声歌曲,或是流行歌曲,大部分歌曲主要由大小调式写成,当然也有一些非大小调写成的歌曲,这个不在我们今天的文章范围。
6 Q4 z$ @5 S! _5 y3 W2 E# Q8 X6 Z( U" b) b
6 U& O0 ?% L& n- O; ]6 `3 j+ k6 [
R& [/ j# e- Y0 h
那无论是大调还是小调,I、V、IV三个和弦习惯上叫做正三和弦,是构成一首曲子的主要和声序进的基础,如果这理解不了,可以把他理解成一间房子的柱子横梁一样,就是主框架的意思。0 b# _& e( } H' b' z
: p- r/ G- y# p, R
5 K) G4 x$ { j. P, d
9 v& K- r2 x- `; g: S* o. @* x掌握了原位正三和弦的使用方法之后,就可以进入为旋律配和声了。正三和弦的转位形式以及其他的副三和弦,将在配和声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地加入。& ]/ x% @* z p
0 k) _- G2 z2 N; \
! z6 w, V9 E" `- O
0 {9 y f* _( r# Z8 e总之,为旋律配和声的一般程序是:
$ X1 T% u+ w$ R: M3 K
1 P* S9 H+ D, \& L' X4 z) o/ g
# ?& c; V3 Q+ k# K7 _3 D/ O7 d1 f4 Y. P5 X; b" e
1.通过分析旋律,明确旋律的调、调式和简单的曲式结构。
" \4 f7 r d* l" K( h b
& Z0 w5 t9 _7 f q+ h9 s, s% H, ?4 E F; W* c
. H9 ] _# G ]4 Z1 }$ N- {+ v' U
2.确定从旋律开始至结束的每一个音的和弦配置。 ?5 U& B( q' D( Y7 @
l8 r8 {2 z& w+ Q8 S
% X M2 ?5 _# F" v2 J% {9 ~3 a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必须按音符的先后次序去选择和弦。人们通常是首先在旋律的开端、乐句的结束,以及那些最富于和声暗示的旋律片断上开始工作。
* X$ n: X( A2 s; e+ C$ I1 M7 M/ _& A* x( X w6 s5 k% d
. G: w0 V3 M7 K4 D# h! R& N1 M
5 y3 H+ H" _0 F; F9 |% V这些部位的和声设计,有似于一个建筑物的骨架,会产生全局性的影响。骨架搭好之后,再根据已有的和声条件,去为那些尚未有明确选择的“中间地带”作和声填充。 / r! f1 }9 t9 U' q( F, w0 T
0 j; I* @1 G; ]* L
. @3 h0 B% b) A; t8 G2 C
/ p* E- S3 v- f4 Y7 N
和弦选择,是为旋律配和声的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困难的一个环节。0 H$ O q# f+ }: G; g" N; Y$ f
~7 A$ H, W. ^( V- g- d( N. M
7 c7 z7 e- @) ?; w: q" A
3 I) A1 v) Z* X7 j2 t$ x一个旋律音往往可能有多种选择,随着学习进程中和声材料的积累,这个问题会越来越复杂。0 A! }& H! F; D$ h e* V( l
& X9 K; d. Y9 e T. l* u4 B! S2 ~& S; c/ w: j" Q( X3 ?
# F! V. q) s4 Z
与和弦选择直接相关的,还有和声节奏、和声风格等方面的问题,必须花大力量加以解决。
1 y1 Q; e& L t% L" T0 R9 b! V& ^% A8 m8 h: {7 J3 `. @+ N4 U
( S4 _ l8 r! `+ S- G
/ x P1 m5 u1 C还有就是和声的低音设计,低音是四部和声的“第二旋律”,应力求流畅、完整和富于个性。; v5 ^! C# B! a
/ l3 n' r) Y/ n3 r& B
+ b8 T" B6 p; `; }$ e
9 y& s1 @2 x# ?2 t5 U y$ Y" `
低音线条必须在和弦选择方案所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同时还要受到教学进度的严格限制,但这正是锻炼自由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 q4 B. E+ \% o2 a
! H- q& x) P! i+ ^7 U$ ]
7 r1 g* R: X3 I: u/ \4 O8 z8 G& }
: I& ]" s: X- T适当的跳进(不超过八度)可以增添线条的活力,但不宜使用同一方向的连续跳进(以四、五度分割八度所构成的同方向跳进不在禁止之列)。 填写内声部要以平稳、流畅为主,这是四部和声两个内声部进行的基本原则。4 q7 W) o1 ^( N! t+ P' {" u, x2 Q
1 t* m0 H9 u$ K% g0 d% d( E* e0 f, z0 r% b9 Z+ Z
4 `0 s; S& q# ^. ^6 E
此外,还必须考虑到和弦音重复与省略的正确性,合理的排列,声部的音域限制,避免各种不良的进行(平行八、五度,声部交叉,声部超越,四部同向)等问题。
$ E. } D% ]8 a8 t9 |4 s
3 S, q0 J0 Y% b& |$ N9 K3 q# ~
! b# |! ^6 h+ v
% y4 q( B3 ~8 f) s* L有时候,往往会因为某一声部进行上的困难,而不得不对已有的低音设计、和弦选择方案作局部的甚至是较大范围的调整。
- S3 z/ O9 [. S% i# }+ F0 Z* X
5 a5 W4 q2 Z+ ~2 `- j, i' f$ ]
4 z9 R0 E g& @1 y4 ~: \6 Q还有就是终止的编配
" m9 }9 x& T5 `( U$ l
# S( `" J# ^! i2 ?) k# J4 v3 |2 D: o
! j% l' D7 J. [4 B8 w% p/ ]2 Z一首乐曲、一个段落或乐思的结束,叫做终止。和声的终止,就是标志着这些不同层次的结构在停顿或结束时的和声进行。 ! S" p) S) y( G8 J) Z# o
/ m4 B5 n$ t0 b% ~
: B+ {' y: f# i/ `
5 L+ c3 X7 ?" E+ x1 n: j在大小调风格的多声部音乐中,终止的构成虽然往往是旋律、节奏、和声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和声却是终止的主要标志。这是和声结构功能的体现,是为那个时代的音乐风格所决定的。
- X" k0 F( m6 P$ X2 b6 ?! x8 r$ W
7 F( ~" v( ~# x) U$ V5 b1 N) P# w5 S' t9 O
人们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已经积累并整理出一套相当完善的和声语汇,终止式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们就像人类语言的句法和标点符号那样,起到组织音乐语言的作用,并适应各种语义表达。
# q6 e( o$ n$ `# T& S& ?; j
% p- |/ F9 T: v9 O* ~
5 U4 t6 Q d- j. x" I" E; |
* Z) |8 @; d% n7 O形形色色的和声终止式,被安放在各种具有停顿或结束意义的结构部位上,使音乐中那些层次不同的局部,既互相区分又有机地衔接起来。
# I+ C1 X& j" a/ N7 R" a& {2 _( h! e: E! l" Q' u/ s* a
u8 b9 w: n+ \% @1 C: ]& i, P# `- t: j, Q' p: z; |& {
终止的类别和应用! M/ f" {$ U( I2 G
- C% W" g" r& k- ^ ~( s2 b& {
5 z9 `7 i6 g" H2 r* X
" [# G' E, b2 \" R
终止的类别,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划分。
6 ~% l/ d c$ B. q- {( q% A. v& @) p3 l1 C0 [ R0 O R
6 G+ k4 E+ l5 g- {6 F2 N4 i- A* x/ Y% E8 P' U
1 结构分类乐段,是音乐中具有相对完整曲式的最小单位,是构成一切较大型、复杂曲式的基础。乐段的终止,在音乐语言中具有典型的意义。$ {! s( d7 L+ r" ?/ A: x+ O
% v- ~9 j+ ~$ [7 U4 w9 k0 K8 B/ n$ i/ u
' C$ k, B9 [: T; F6 d; E从和声终止在乐段中结构地位来看,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形态。 9 G/ a3 h8 Y9 r$ d8 r& J: }0 W/ }- ?
+ M# i* W5 M& M1 W( D z0 [5 ^& V
5 U% {% \4 y4 I1 u' `2 L9 r
, E* R8 z7 V, i(1) 结束终止(简称终止)这是以收拢性的和声进行在乐段结束部位构成的停顿。其结束的完满程度,要根据终止式和声进行的各种条件而定。
4 u( J% ~( D4 Q) y2 I' _7 E. D7 y" M
$ }. E# O) A7 t0 f8 u
. R& r# g5 w* \1 z3 U
(2) 中间终止(半终止)这是以开放性和声进行在乐段内部所构成的停顿,一般应与结束终止形成响应。
# [# L' V- h! e7 U& ~( U/ _: {- m' ?( X
' v* i* N4 Q A( l. B, X( n8 ?$ j" W0 o. Z3 E( _ W
(3) 补充终止,有时在结束终止之后,再增加一组收拢性的和声进行,叫做补充终止。它可以使乐段得到延长,主和弦更加巩固。 ! f5 A& v" M# w& |( P
$ [' k# w# [0 |4 |
* |, v& ^ [1 [2 R' P9 ~; C' S% _- T2 j
2.和声分类 根据和声进行的性质,终止式又可划分正格终止、变格终止两大类别。 6 c5 k. @2 {) E( X
- ?3 H5 R6 P* T& q9 G- u: Y
0 X- Z& ] O; t( }9 _' _! {
) e4 M5 `; O& M) U+ t( m(1)正格终止由V——I的和声进行构成的结束终止,叫做正格终止。$ ~$ p# ?, n. F; }" T
5 t1 s( W; m# |% y& f- e
4 ]! P& @( A+ Q @
1 \( G* n3 _# _. M1 |) J更常见的是用V级的七和弦代替三和弦,以求得属和弦对于主和弦的更积极的倾向和支持。IV——V——I的和声进行所构成的结束终止,叫做复式正格终止。" y) V2 d( {" z& b
, J$ q2 f1 v8 s3 c- i" x0 I
2 f. E0 Z2 W2 w6 p1 u- `2 \4 h# t$ \" \- w2 P
这样的终止如同复式正格进行一样,由于其特殊的紧张度和丰满性,在实践中被广泛运用。IV级三和弦也常为II6或II所代替。
0 \6 L! q' S" f* Q! l+ j \" O) ~3 j1 E7 V: r: Y
0 n: W9 m2 {' ?# ^& l9 h
( ^& V8 ]1 {" G. }2 H0 y" v! w凡是由开放性的正格进行、复式正格进行所构成的中间终止,都叫做正格半终止。
D* ~" \! K6 q0 T
! r3 g; h5 X* c: U |# Y# C4 x1 @' \! L8 v; F4 r6 u
7 L5 E$ h: y. i8 k3 L(2)变格终止IV——I的和声进行所构成的结束终止,叫做变格终止. V——IV——I的和声进行所构成的结束终止,叫做复式变格终止。
+ [6 u/ M$ A* u1 P
( u6 C- R4 x% ] M, R! y
) N5 W3 ]' K5 o2 E' s& O( b/ g k. I5 V; _
凡是由开放性的变格进行、复式变格进行所构成的中间终止,都叫做变格半终止。 ( I* Y8 _! @" z9 B9 z# s' y/ |
. u- s- g' P4 ?6 ~: `
+ K2 J* j+ V" A5 e: }! H
& [$ D4 i' q% ~8 a5 ]在古典主义和早期浪漫主义的音乐中,变格终止有时以补充终止的形式出现。它的独立意义,远逊于正格终止。直至19世纪中叶,欧洲各民族乐派兴盛之后,各种形态的变格终止才逐渐流行起来。
; Q+ w8 C$ b$ V0 B! u2 G5 u$ U3 ]# B
3 y1 `7 _; g! Z7 S; o1 b. e3 P
5 A$ B5 s) {# S* A" y3.语义分类
A! z9 Z. b" G0 W( _8 l
7 O% Z( v: t& x+ k$ A3 _8 T+ h# L0 r
C9 g/ g. F1 {( p( V- k
各种形态和类别的终止,在实际应用都存在着完满程度的差异。这要取决于终止式和声进行的力度,结束和弦的节拍地位、排列、重复音等多种因素的情况。 ( Y5 y5 H0 P( G7 m
/ L9 b2 U+ O$ r+ n* M! j
, c' O( N* q: \+ m3 ]( e* F
t! Q$ ^* A: X) C按四部和声写作的一般规范,完满的终止,必须由四、五度关系的和声进行构成,低音作四、五度跳进;作为结束弦的I,必须处于强拍、原位、根音旋律位置并有稳定呈示的足够时值。 ' H0 |5 ^5 P" u6 [& \. ]$ t8 C
) u& F6 `( ^9 a$ e/ _+ h& M$ @5 s+ G4 A/ ?$ o. e4 |" [
/ p) [3 O% V5 F# f/ u' t& C6 \凡不具备上述条件之一者,均属于不完满终止。
3 h1 |( i9 l- a& p7 g1 F* @& M
5 R) P, i' g9 C/ O0 U% D Y b& J& @& C% `
4 m. G* r- o" r& s- k t$ d
从某种意义上讲,音乐也是人类传递思想感情信息的一种语言。它在语义很多微妙的感觉,往往就通过像终止式语义分类中这种更细微变化而表现出来的。
# L7 @$ @" f2 |& z( C- W1 ? L
* c3 T& k/ C9 H1 k0 b5 n* k4 u
[( H$ z" F, B1 O, ]+ V n) K+ w# Z6 P2 ~! g) W
写在最后
2 x4 D2 Q/ T2 d8 v7 z
) t. B" g' t* }% Q2 u6 ?! S" ^) K* p
, s) ?5 C& Y, H9 ]
配和弦是钢琴即兴伴奏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如果你配出和弦不会弹,我想谁也没有学习配和弦的动力,建议大家先学会看着和弦功能谱能够弹奏,再去学习配和弦,你会动力十足。3 n# d& K3 d( X0 i
7 G7 ?0 ~8 }( S$ [/ D1 w6 n
% {: D) J/ e) p) g" d% K, m+ |5 R! f8 x, ^4 Q
文文今年年初推出过一套快速学弹钢琴即兴伴奏和声功能谱的教程,通过五个课时,教你如何看着和声功能谱一步一步的弹出五首流行歌,非常的简单易学,欢迎大家报名了解,现在报名还有一些课程赠品,详情点击钢琴即兴伴奏快速弹唱课?" o" K! a9 {; [ ^; B( \3 i
- g- |. k; l; T9 i5 F# E
6 ^! j& U" i- y- u9 P; R- G: f
% }) ^1 p. z3 ^" C! R8 s2 p$ P# `: {+ C: S) t$ n- w3 x
# X8 M; F( `. G5 ^8 A4 [0 m( Z7 e) @/ p8 T( N
) s7 T: \% q6 x: Q3 i0 c1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