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宗盛: 音乐教父和金牌制作人是怎样炼成的3 R) l, \; A8 [8 Z, M ]
$ F) U7 c0 l# W( ~4 a# ~! I! X, |“要知道伤心总是难免的,在每一个梦醒时分。有些事情你现在不必问,有些人你永远不必等。”歌手陈淑桦《梦醒时分》堪称全球华人的至爱情歌,30年传唱不衰。由《梦醒时分》领军的《跟你说,听你说》专辑于1989年11月上市,热销一年有余,台湾本地销量突破百万,以正版与盗版1:2计算,实际销售约300万张。0 [8 _% {8 ~/ ^: R! u/ [6 V
全台500万户,几乎每个家庭的记忆里都有陈淑桦的歌声。《跟你说,听你说》还改变了台湾唱片业。此前,唱片的卖点纯粹是歌星与好歌,自《梦醒时分》起,唱片以制作为尊。创造奇迹的制作人李宗盛,成为乐坛新偶像。
0 y% c% T$ c' d* ]% X: K7 U. i一般制作人隐身幕后,嗓音不出色的李宗盛却坚持唱歌。连唱带说的“李式唱腔”不讨喜,1986年的首张个人专辑《你是我生命中的精灵》叫好不叫座。李宗盛为女歌星制作专辑时加入的男女对唱,却使市场惊艳,且渐渐熟悉了李宗盛的歌声。1982年,他与郑怡对唱《结束》,1984年与张艾嘉对唱《爱情有什么道理》,1986年与潘越云对唱《旧爱新欢》,曲曲经典。1989年,李宗盛推出第二张个人专辑时,已是当红歌手。
) \7 d/ f& E- k2 O李宗盛开创 了商业化流行音乐新时代,却对流行音乐在商业化中的堕落心生厌恶。“请看那时间如风,告诉我们人生太匆匆,不在乎是否活在掌声中,愿从此心里轻松。”1993年,李宗盛与卢冠廷对唱《如风往事》,抒发音乐不再真诚的苦闷,“你我如此相同,用歌声倾诉悲欢感动,就算有苦衷,点滴尽在不言中”。次年,李宗盛暂别歌坛,此后创作渐少。2002年,李宗盛喊出“台湾的流行音乐已死”,迁居上海,潜心制做吉他。" {) A8 c9 |2 U# w$ { r3 J- d
“别沾沾自喜,把粗糙当卖点”,“各位同行们,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垃圾”,“现在的音乐市场,一个生物你一直喂它吃烂东西,它会变成猪的”……李宗盛的批评越来越猛烈,台湾的流行音乐则一如他的预言,坠入无底深渊。+ m6 Y1 p! b1 x* T* {
“越过山丘,虽然已白了头,喋喋不休,时不我予的哀愁。”繁华落尽后,年届六旬的李宗盛回首前尘,坦然面对自己。“无知地索求,羞耻于求救,不知疲倦地翻越,每一个山丘”,却无法突破时代的局限,奋力越过了山丘,“还未如愿见着不朽,就把自己先搞丢”。6 m! ^! a( T5 x0 a; J
送煤气的经历让他触摸到中产的忙和盲- g$ b3 ~6 y# P* X8 V, i1 K5 V
“我是一个瓦斯行老板之子,在还没证明我有独立赚钱的本事以前,我的父亲要我在家里帮忙送瓦斯。”李宗盛14岁迷上吉他,音乐无师自通,读书却一塌糊涂,考高中两度落榜。报考艺术专校想走音乐科班路,却不知艺专同样专重考试,念音乐得到才艺班培训,未来的音乐教父考了两科零分。勉强考入专科(中专),留级两年无法毕业,只能回家送煤气。
$ p/ a* U$ M, G0 @+ v% G$ h- |1989年,李宗盛的自传式创作《阿宗的三件事》慨诉年少辛酸:“我必须利用生意清淡的午后,在新社区的电线杆上绑上电话的牌子。我必须扛着瓦斯,穿过臭水四溢的夜市。”2 F; A6 K; F1 f
台湾1970年代的校园民歌热潮,使李宗盛得到入门机会。他与同学组成“木吉他合唱团”,餐厅现场驻唱。李宗盛视吉他为知音,痴狂钻研,“日积月累地提高熟练度,就像武林神功需要潜心修炼一般,一旦熟练度达到一定量级,你的任督二脉就会豁然贯通,之后的灵感便会源源不断涌出”。, T3 \7 J) z* ]+ H" z/ G @
为了兴趣自学,总是最热烈的。李宗盛不但自弹自唱作词谱曲,更有旺盛的求知欲,全方位深入音乐产业。1982年,年仅24岁的李宗盛受邀制作郑宜的第一张个人专辑《小雨来的正是时候》。“这是我第一次当制作人的作品,当时对于制作、执行、技术等概念均很模糊,只凭过去的兴趣逐步探索学习。”李宗盛回忆道,这是一张“将过去所听过的音乐汇集起来的大杂烩实验”。
8 |" d; a6 e: l% B“小雨来得正是时候,代表我流不出的眼泪,小雨来得正是时候,冲淡我对你的思念。”青涩制作人的大杂烩实验,出手不同凡响。李宗盛采用年仅21岁的陈焕昌(小虫)填词作曲的处女作为主打歌,完美发挥郑宜的歌喉,于“综艺一百”国语歌曲排行榜连续称冠十三周。李宗盛的制作功力崭露头角,与郑宜对唱的《结束》,更使听众认识独特的“李氏唱腔”。& c/ E9 b7 M `8 a8 w+ [$ Z% ~* N
“许多的电话在响,许多的事要备忘,许多的门与抽屉,开了又关,关了又开如此的慌张。我来来往往,我匆匆忙忙,从一个方向,到另一个方向。”两年后,李宗盛为张艾嘉制作《忙与盲》,成为业界传奇。他以“概念专辑”新观念制作,一张专辑不再只是十首单独好歌,更要合成一个形象饱满的流畅故事,感动特定的听众群。# {& M, `- r( S+ w) F. z1 y! O
台湾经济于1980年代达到奇迹巅峰,工厂通宵赶工,办公室8点下班,工资年年激增,中产阶级迅速壮大。但忙碌的工作迫使劳工牺牲个人生活,家庭关系冷淡,离婚率逐年上升,不愿经营婚姻的“单身贵族”激增。工作之外,人生只余空虚寂寞。“忙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还是为了不让别人失望?”
& Q7 L5 G5 b) a; d( Z0 q送煤气出身的李宗盛,多年混迹底层,社会经验丰富,他精选的十首歌精准触动1980年代中产阶级“忙得分不清欢喜和忧伤,忙得没有时间痛哭一场”的空虚心情。' R, P: _2 v" R
《艾嘉爱家》是孤独上班族在家中莫名的恐慌,“孤独就是这样一个句点,围成剩下自己的圆圈”。拖着《箱子》出差,“每一次开箱,将岁月留在不同的地方。每一次关箱,体验了许多不同的成长”。谈起爱情,是一连串的《不知道》,找到伴侣,却总是渐行渐远,《不变的是》我的伤心。《亲爱的你好吗》回想儿时憧憬,“你真的知道世界上,没有什么骑着白马的人,对你诉说永不更改的誓言。”《向恋爱告别》,“眼泪的凋零是心情的开始”。坐上《飞向异乡的747》,“任我孤独任我流浪”。4 O, O6 T8 [' b% _% ]+ {
李宗盛不但以概念选歌,更别出心裁延伸编曲的界限,以各种都市生活的日常音符将每首歌串起来。家中高跟鞋脚步声、街上喧闹车声、商店寻人广播结账杂声、写信时心中的自言自语,“平淡的生活,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好像和我们往日想象中的,长大、恋爱、成家都不是那么的容易”。* K2 l2 k1 |* ?* y( H) L
专辑画面浑然一体,一个都会女性忙碌孤独的日常生活,触动了听众内心深处感伤,大获成功。李宗盛成为炙手可热的金牌制作人,他与张艾嘉对唱的《爱情有什么道理》,也成为热门金曲。% v# R7 s2 X. T3 b! V; p, l' U
事业大步迈向成功高峰,李宗盛内心深处的《爱情少尉》,却呐喊着非主流的异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