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如何填词3 d' |# B8 ~2 b. X6 }- c$ o8 o
6 r! ^7 J6 P( }最近看了一些朋友很热衷于并喜欢填词,看过后,感觉有的朋友可以说文字功底相当不错,意境也很好。可是有的填出的词来却仅仅是凑字而已。我想:如果这些朋友能通晓有关词的基础知识,一定会写出相当不错的词来的。下面就我所知道及理解关于如何填词方面的知识,简要介绍给尚不太通晓这方面知识的朋友们。希望共勉。
* B- q. z# G1 g5 w
/ R. y7 l7 h2 b' @9 x9 g% \一:词的慨念及起源
# b4 ~1 a& @! ~% T2 ~% i
' U! |; `7 i, c4 X' N8 Y+ z词是形成于唐而盛于宋的一种新型格律诗。早先的词大都合乐歌唱,所以唐五代多称为“曲,杂曲,曲子词”等,自宋以后称词也叫“乐章,乐府,诗余,长短句…”等。* L# Y6 m, A$ z; f0 r6 ]
8 S3 t, }+ r& |! [" z' C6 q
由于单纯一个“词”字可能指歌词中的词,也可能是指诗词中的词,由于诗词中的词大部分是律化了的长短来有如下几点:6 p( X) ^4 C2 U% o5 m8 Q) G
$ a9 t; J& Q! |+ d$ T8 C$ ]1;定段,定句,定言;) J$ }) X, J! x
) o5 {. W) h, w4 e定段是指每首词由句,因此我们把诗词中的词也叫“律词”。律词可以说是格律诗体对长短句的延伸,从而也丰富了格律诗的体裁。* x% V& s! ?3 G8 }/ p, c
/ V0 M4 U+ [3 T9 E' v: R' D二:词的格律
' ?6 Y' y& L& f' U: X5 V' V5 `
词的格律慨括起一段,两段或三段等构成的。5 Y& e2 T' b8 }. H
- j& v% Z! F8 u& N定句是指每首词是由几句组成的。& @2 K3 w) C8 S0 e
5 Q/ a# [0 b0 s# p* o定言是指每句由几言或几个字组成。
3 Q6 f$ u3 e2 N0 d
& p: b+ w: P! x; D5 P2;平仄,在整首词中,每个字的平仄都有具体规定且落到每字。, \% v! y8 u6 s0 I1 E. S. _
0 c8 A* w1 @. t, q! c. h6 U3 @$ Z
3;对仗,绝大部分词不要求对仗,不要求对仗的地方可对可不对,但少量的词一些地方是要求对仗的。要求对仗的地方必须对仗。如《踏莎行》《鹊桥仙》每阙的首二句《满江红》中间的七言句《沁园春》中间的四言句等是要求对仗的。. J8 w* G. i2 |
7 w: ]# ?& M4 J2 z+ V4;押韵,词的韵比诗韵要宽。诗韵中《佩文韵府》中共106部,其中平韵,上平,下平各15部,计三十部。而词韵中《词林正韵》共十九部。诗韵只可押平韵。词韵可押平韵也可押仄韵,也可换韵。) n* X8 g/ \% k) m; B J
: }2 e A$ p% _7 P5 Y5 |
5;章法,以句号为单位,句号内承接,句号间递转。一个句号相广当于格律诗一联。
! {+ ]" _) h1 z
/ ?7 Z4 u, Z: u2 k j0 b- e, `8 r6;叠字,叠句,叠韵,有一部分词要求在一定位置有叠字,叠韵,叠句的要求。如《如梦令》等。+ |. H7 T7 M/ E2 \
0 t# u x( h, o- @$ K7;词句要合平仄,词的字数基本上用的是律句。除了五字句,七字句外,三字,四字,六字也多为律句。关于这点,王力先生有过精当分析;三字句可以认为是七言律句的末三字,四字句可认为七言律句的前四字,六字句可以认为是七言律句的前六字。如《生查子》完全由五言律句构成,与格律诗所不同的是押仄韵。再如《浣溪沙》,则完全由七言律句构成的,而且也押平韵。所不同的是只比律诗少两句。再有些词是由五言律句与七言律句合成的,如《卜算子》上下阙各三句五言句,一句七言句。
. G r- |; X1 R3 R& Q* [& ] O7 C0 B, S
三:词的体式与调式' b' W% ^( e5 N* R6 Z
! V" W; w8 J8 ~2 G
1;体式 字数最少的《卜算子慢》也有89个字。而《卜算子》仅44个字。慢调与前面提到的长调共同处是字数较多,区别长调是依词的长短而分,而慢调是依曲的急缓而别的。“慢,令,引,近”是词的四种调式。“慢”既慢曲,每片8拍。令为令曲,小令每片4拍。“引”和“近”每片6拍。$ ?* ~+ C x/ Q5 [
1 E2 t7 y+ [- ?* u+ N
词的调式变化还可体现在“转调”上,方式有“偷声”“减字”“摊破”等。
1 {( ~9 E, C3 i5 z5 j4 c" P3 F/ y5 p9 J7 e% }
转调以后的词在字数,句法,用韵等均有变化。如《踏莎行》本为58字,《转调踏莎行》则变成65字了。《转调满庭芳》由押平韵部分转押仄韵。《减字木兰花》在上下片第一,三句中各减三字,且平仄互换,每片两平韵两仄韵。4 |) z/ u, _( i7 K& C1 L& I
, `2 |2 g: x/ e- b" B3;关于自度曲,自度曲亦称自度腔,有的人由于精通乐理,往往不依已有的词牌填词而是自己创作曲调去填词,这种由自己创作的词调叫自度曲。如柳永,周邦颜,等都写过不少自度曲。但我们有些朋友既选择了词牌去填词而又不守规则,那么你所写的既不是词又不能称自度曲,只能说四不象了。
) P" |+ _) z1 `8 s) _. v* o4 y7 {/ }1 G0 [+ W
4;词牌,词牌是指填词时所用的曲调名。有的词牌除正名之外还有异名,也有同名异调,一名数体,数格的。但不论何名,每个词牌均应遵;“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的规则。填词时应备有工具书-词谱和韵书去填。词谱可参照康熙的《钦定词谱》或舒梦兰的《白香词谱》。韵书可参照《词林正韵》。当代龙榆生先生编的《唐宋词格律》,王力先生著的《诗词格律慨要》上海古藉出版社出版的《中华韵典》等也都是很好的参考书。可以供写诗词者参照使用1 U- v, \% J7 v: S8 C# h
6 s8 z1 ^& H3 W: f& U* C; v四:词的段式与句式
' l+ C$ d6 S$ ]( o7 k. h: S# G, E. a6 B) a- d
1;词的段式,词的段式也就是词的分段方式。分为两段的词,上段叫上片或上阙,下段叫下片或下阙。这种双调的词每段叫“片”或“阙”,而分为三,四段的词称“叠”,三段的叫“三叠”,四段的叫“四叠”。例如:《宝鼎观》就是三叠。
5 K) b: P L+ D( Y# W: q, w0 X% Z+ k
单词也称单片,全首不分段,多为小令。如《十六字令》《渔歌子》等。3 h E0 Y) z0 M
( }$ D& j# S' w( v& ]
双调本是宫调的名称。但在词牌中非指宫调。双调中上下片字数,句式和平仄,用韵有一样的也有不一样的。如《菩萨蛮》上下片句式与字数与韵均不同。而《一剪梅》则上下片字数,句式,平仄及韵都相同。
0 x0 l9 t1 c2 T3 |8 g% G5 q9 d
+ ~0 J: G! R" h三叠,四叠是词体格式的一种,就是分为三段或四段的词。如分三段的《兰陵王》等。7 k8 k% @% ]3 H$ N" ^% C% P
! b' t) ]: G3 Z1 T7 v m
2;词的句式,词在韵脚处要押韵。写诗要依“平水韵”,但词的用韵较诗宽。诗韵用的《佩文诗韵》共106部,而词韵用的《词林正韵》才19部。其中“平,上,去”声14部,入声5部。在词韵中,上声去声可以通押,我认为;今人填词不仅上声去声可通押,除“入派平”外,其余入声字均可并到仄声中用,因为在格律诗中,入声都是可当仄声用的。另外还有一点尚需注意的是;有的词牌标明宜用“入声”字的如:《满江红》《念奴娇》《贺新郎》等都要尽量用“入声”字去填。, r. _) h9 @2 g4 G( R9 x
& H3 k6 j1 j) }. F
五:关于用韵与换韵8 f* ]) x; C8 O2 ]
6 E* n3 M3 \' ]' ]) Q填词时用韵共三种,一种是用平韵,一种是用仄韵(含入声)再一种就是换韵。词的押韵要求与格律诗的押韵要求有许多不同地方。词押韵形式较多,词押韵可平可仄,可句句押也可几句一押,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中途换韵。总体来讲有以下几点;
6 f# L$ ?- S3 h7 e3 w% `9 e9 r* Z1 _
A;可平可仄。押平声的如《忆江南》《一剪梅》《江城子》等。押仄声的《如梦令》《渔家傲》《卜算子》等。
) C& W0 L% I: R; g4 i: t
! F' ?3 S9 A% K% s. cB;可疏可密。密的可句句押韵,如《忆王孙》《长相思》《一剪梅》等。小令一般押韵较密,风格鲜明。疏的可几句一押,如《念奴娇》《青玉案》《声声慢》等。用韵疏的一般为中长调,风格沉郁。0 L9 n. R2 s5 Q4 t
; A$ u9 k5 E; n7 R* AC;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中途换韵。一韵到底的如《一剪梅》《蝶恋花下》《青玉案》等。在词中,一韵到底的占大多数,在词中换韵形式主要有:
* H$ G! p) K2 k3 r; G- z
& o6 s# U" g7 _% T$ y/ o7 ~0 ka:阙内换韵:如《钗头凤》在阙内一种仄韵换成另一仄韵,两阙换法一致,整首诗共用两个韵。
- z$ u0 f& U ?+ p5 I u6 @9 q3 W. F; u- _; P% p! t
b:阙间换韵:如《清平声》仄换平,一阙一韵,整首诗两个韵,上阙为仄,下阙为平。
5 ^! ]& h1 b) {$ {: t/ e! f# L t) a2 x F/ f& ~6 |! k/ \* A* y0 F8 S
c:阙内阙间都换韵:既阙内换韵,两阙各换各的,全首诗共四个韵。如《菩萨蛮》上阙仄换平,下阙另外的仄韵换成另外的平韵。《虞美人》也是这种形式。
5 n+ W# X: u, W+ |7 z- j5 U1 T7 F3 x' c2 ^2 s" w, v
d:平仄交错:在阙内平,仄韵交错使用,如《相见欢》《调笑令》《定风波》等。" X6 O! U) b( f
' k; Y6 E8 H2 Be:平仄通押:如《西江月》《渡江云》等。8 D( N; P( P$ u+ W* A2 ?$ a
: Y2 A) _* t. uD:词有叠韵;在词中有的地方有使用叠韵,叠句,或部分叠句的要求;如《调笑令》《如梦令》《钗头凤》《章台柳》等。还有的如《采桑子》《一剪梅》中的四言句可叠,可不叠。 z# V- w0 E1 ?
9 H! R6 Z+ A2 D# j* X/ S; o
E;有入声韵:有的词常单押入声韵,如《忆秦娥》《满江红》《念奴娇》《雨霖铃》
0 x$ V) O7 f% ?% g
, ^. T, P8 N1 l& w换韵是填词时经常用的技法。但有的初学者在换韵时随心所欲,喜欢用什么韵就用什么韵,其实在填词中换韵是有严格要求的。换韵共有三种情况;4 @' a- {2 V& Y- D* M6 K$ O( o
+ e9 ~% a5 @6 o1;换韵不换部,也就是“平仄通叶格”。这种换韵是在同一韵部内平仄互换。如《西江月》《蝶恋花》《万年欢》《恨春迟》等。" Y; C8 t. j1 Q+ _( R9 f& X
6 t- I& l6 y5 }- X- T9 C, D3 M
2;换韵又换部,也叫“平仄转换格”。在填这类词牌时,一般先用仄韵,再用平韵。而且平声韵必须与仄声韵不同部才行。有的初学者在填这类词牌时往往忽略这点。如这类词牌有《清平乐》《调笑令》《菩萨蛮》《虞美人》等。
) K' `' O! l+ p( | Q# g$ P6 B9 @% i; I! \% W7 Q
3;换韵后又回到原来韵部上,也叫“平仄错叶格”。这种换韵方式为;先用平声韵,然后换到所用平声部以外的仄韵部上,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平声韵上。这类词写起来难度稍大,但写的好了,能收到独特的效果。这类词牌有《诉衷情》《定风波》《相见欢》等。* Z- u! I3 u6 H
' ]5 m+ C5 H5 Z# w7 x r+ H/ O, _六:关于词的写作技巧
- @) v F: G- G! y: l" R" m" x0 Z' ?- U5 N
填词与写诗一样,也和其它文学作品创作一个道理。都要意在笔先,情在笔先。那种“无病呻吟,故弄玄虚,生拼硬凑”出来的作品,给人看了,仿佛在灌腊。那么有了意境与灵感时填词首先要选择哪类词谱,因为不同的词谱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及表现力。选择好附合自己表达内容的词谱,会使填出的词得以完美表达,否则将很生硬,让人看了不舒服。那么填词时在选择词谱上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具体法有两种;
7 Z5 D: X5 K7 r* T G! U+ |4 l/ u' [1 ~5 a9 I) y
一;根据词体艺术风格及表现力选择;5 w z9 ^0 f7 w8 C7 I3 P) z
: b- c2 {' V; p+ N2 v) u
过去选择词谱也叫“择腔”,也就是用什么曲调表达什么样的情调及情感。《二泉映月》表达是种忧愁,悲切。《喜洋洋》表达的是欢快,喜悦。词的曲调失传后,音乐没了,但对词体的影响仍存在。如《满江红》适合于描写壮志,悲壮。《长相思》《忆江南》适于怀旧,《踏莎行》适于描写雅情。反之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1 c7 I' Z. X+ c I
5 e% i7 R2 ?: v* m# S2 w另外有些词牌的艺术特色也可从词的名称上有所了解,有许多词牌本身就反应了一些词的特色。如《蝶恋花》《点绛唇》《鹊桥仙》适于描写感情,《南乡子》《破阵子》《渔家傲》适于描写事业,假如用《破阵子》描写婚姻,《长相思》描写战争显然是不合适的。
& e* n1 ] u0 ^1 c6 h4 L
' y Q% _' F9 p9 c4 c* C二;根据灵感节奏,结构选择
0 F! c* [/ L9 |; G$ `
6 R- }0 r9 x3 o- M; M这是种切实而实用的方法,而且易于操作。假如你的灵感是“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种结句结构,那么其节奏既为“3,5,3”式。在词谱查可填《满江红》,正好它的结句结构为“353”式。假如灵感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种结句结构为“74”式,查词谱正好为《浪淘沙》,那么可依此谱填。如下是整理的一些《常见词谱句言字数分布表》供大家填词时参考:% U9 K: z6 `% Q$ O" w( |2 E
2 }1 ^2 F2 `5 s w常见词谱句言字数分布表:' V9 q$ A V' D% C( O3 K
" ~6 {+ E8 ~3 N' o0 w, w
词牌名称 字 数句言分布(上阙*下阙) 韵+ n% |$ m: T7 p! U
, p* b9 q- p' |- l5 {/ s' V十六字令 16 1 7 3 5 平 忆江南 27 3 5 7 7 5 平
' t0 ~# \' {5 D$ L2 C; {/ e, J- [+ k6 ~! |$ P& [
渔歌子 27 7 7 3 3 7 平 调笑令 32 22666226 仄, m; @" H" F! P
7 [$ Y* D5 U G9 x( }
如梦令 33 6656226 仄 长相思 36 3375*3375 平
& r+ S7 J4 R: @" ^, |: T- e% J9 z9 J6 e- k# `; E
生查子 40 5555*55555 仄 何满子 37 667666 平
7 l: n% p; H% s W/ X: Q: x3 Z
点绛唇 41 4745*45345 仄 浣溪沙 42 777*777 平" F' A) |5 _4 p( e: h
& [# }6 j. F1 {$ s& u& N/ v3 u) m' R菩萨蛮 44 7755*5555 仄/仄 减字木兰花 44 4747*4747 仄/平
, K& S- O1 t+ R! j- L. F& R+ I( L9 V7 R# W; o: o5 f
采桑子 44 7447*7447 平 卜算子 44 5575*5575 仄
6 S$ z s6 H( T7 v A3 B! S* A) i: N9 k2 t2 x- e- a
清平乐 46 4576*6666 仄/平 忆秦娥 46 37344*77344 仄
4 c1 w* x( H @+ Z6 v; Q: t8 _6 B, n% z5 S, `; m( o
阮郎归 47 7575*33575 平 西江月 50 6676*6676 平/仄. o+ i" W6 j, a# z- Q
b. j6 Q9 |/ L+ V0 y9 v1 M, x
浪淘沙 54 54774*54774 平 鹧鸪天 55 7777*33777 平
% Z- ~; G$ C3 o, A: \
% C8 y( |+ m' X" u鹊桥仙 56 446734*446734 仄 虞美人 56 7579*7579 仄/平
4 L+ p$ P/ O2 a9 f# m Q8 Y1 M. d% o1 I( l; W" H# z Z4 V# W
南乡子 56 57727*57727 平 踏莎行 58 44777*44777 仄8 |" Y# {# h) u" r8 N% ]
6 x, W& k$ d; k/ [8 N
临江仙 60 76755*76755 平 蝶恋花 60 74577*74577 仄" s j5 D" L% y$ i$ M( ]6 [
$ A0 j; b$ d' l% }5 H: n
一剪梅 60 744744*744744 平 唐多令 60 5534733*5534733 平6 |, }% S& O7 C8 ^2 t I
. K. L' y/ a: ]6 G钗头凤 60 3373344111*3373344111 仄/仄 渔家傲 62 77737*77737 仄+ ]! J6 X, R5 m
x6 d( e) m$ ], n破阵子 62 66775*66775 平 江城子 70 73345733*73345733 平
& I6 A& p' H1 C( n
' v3 P0 Q3 A, Z3 }9 _: I风入松 76 7573466*7573466 平 满江红 93 43434477353*33335477353 仄4 {- J7 G' ~) W6 A- V
# O8 o! l- p( N0 @) A9 x% r6 \4 k9 }
满庭芳 95 44645634345*54454634345 平 水调歌头 95 556566555*3334766555 平
; Z5 z% _7 G. }! @- |& e; E& m# C, u1 e& B& B+ q
念奴娇 100 4367644546*64543644546 仄 ! F( u& ^6 d/ @
5 E' u0 c9 o7 ?, `) ]* K" K' v水龙吟 102 764444445433*634444444544 仄8 P- ~! P, A" q* ], O
! G2 ?- R4 B# w6 q5 k
沁园春 114 4445444447354*6355444447354 平& i4 \/ N f& K Z8 ~- Q% R
2 {) \( g; v. z1 r 贺新郎 116 5344763473533*7344763473533 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