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词创作常识
@, J, |: T, S% T* b一、歌词的特点一首好的歌词就是一首好诗的说法不完全对。一首歌词仅仅是一首好诗是不够的。歌词和诗是不尽相同的,其最重要的不同点在于:诗是即可读又可听的,且以读为主,而歌词则重在听,所以歌词必须直白、意浅、口语化,不可艰涩、费解、寓意深奥。
; n( u- t* D7 Q1、主题明确,内容集中。如《太委屈》,主题很明确,就是太委屈。内容很集中。每句话都在说有关“委屈”的事。许多歌词都这样:从头到尾只说一件事,以避免太散、跑题。) C- h( p) ~) h1 F- Z6 [
2、通俗易懂,易学易记。如《心太软》,就像朋友聊天一样很随意、自然:“你总是心太软,把所有的问题都自己扛……算了吧,就这样忘了吧,该放就放,再想也没有用……”5 o9 d# T" F( }5 N
3、节律有序,和谐有韵。歌词不要写的太自由、太散、太没节奏。如下面这样的“歌词”:7 y( N, N* `$ F" T
8 e0 l0 C4 B8 X5 T% e# P W
天气真棒 & z0 v. ?0 S3 ?2 E6 r3 e
我准备开着我那漂亮的小别克车
' y3 R: R4 h: V' ~4 r, u带上朋友去玩 % s" y; C% `3 W% H& e1 V
朋友说很好
. {7 ^4 ~$ X6 r7 k n5 w7 S我们就这样高高兴兴的启程
9 ~) J2 |; N2 _9 E: c; k
. f' t& x# O/ s3 p3 R" A# u7 z仅为五句先不说,且字数都不相同,句尾也不压韵。
& T7 [& O7 o: x2 Y! S' h8 X! G4、语言凝练,形象生动。一首好歌,总是有一两句让人过耳不忘.一次性记住的歌词,如:月亮代表我的心、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爱江山更爱美人……类似这样生动、难忘的句子,是歌词创作中应该追寻的。
+ Y+ m+ V6 G" d- |) N8 H2 [/ T( @7 \& D3 O8 U5 _* L! G+ o
二、歌词的句式. @0 W$ u3 V0 r5 t" I3 j
歌词的句式结构是多样的,但最常用的是七字句和五字句的句式,这是歌词中的基本句式。
. s/ D* k- h% e( P% V" m七字句分三个部分:句头、句中、句尾。其结构形式共有三种:, e: I5 D& ]/ R- @* ? j
(1)二、二、三式:红军——不怕——远征难* c/ o9 V9 x: A! P% f
(2)二、三、二式:向着——大目标——前进( r, n) V- _, d' k9 q
(3)三、二、二式:同学们——大家——起来
/ Z& E+ k3 n2 ]" M五字句分为二个部分:句头、句尾。其结构形式有两种:
D* Z: G- a2 }" h9 ^3 n0 Y0 A(1)二、三式:窗前——明月光2 E$ W3 K+ ]: D' g! K
(2)三、二式:我爱你——故乡
) X# W( P _0 c9 G# J在同一段歌词中,句式结构应该是一致的:- e$ }0 C! C7 h' ?3 X( V5 p- u
红军——不怕——远征难
0 u- ]$ h* W% X! \# k万水——千山——只等闲5 _: L2 H/ g4 i) a8 m6 q
如改变了第一句的句式就成为:8 {1 r7 y. B* u- Q4 X
远征难——红军——不怕
; j/ ? p- e+ B. M4 g" D: h万水——千山——只等闲
5 j8 {1 H; S8 ?读起来就不顺了,谱曲也很难。
( a( u2 f& |* \除了常用的五字句、七字句外,还有四、六、八、十句式。但谱曲时一般都是按五或七字句的节奏来处理的,就是说经过语速的压缩或伸展,把它们就近“安置”在五或八字句的节奏范围内。很多歌曲在同一个乐句下面的第一、二两段歌词的字数不相等,但都被“安置”在一个乐句中,这就是“语速的压缩或伸展”。" X9 M/ @3 f& H5 ]& [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做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不是办法的办法,这时歌词的“先天不足”造成的,如果歌词的句式、段落结构严谨、对称,就不会在谱曲时出现被“安置”的情况了。 : k: R# V2 g5 y/ D- o
) j. |7 s, y% N) V
三、歌词的段式
# N5 Z6 I* i% k' o歌词的段式是有句数确定的,其结构形式主要有三种:二句段、四句段和八句段。
) g C" M# M9 ]0 n4 \% `3 U$ N二句段如《蓝花花》:
9 D4 R% l% P- l1 K# k" L( H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个英英采,
% E1 Q: O8 Z4 r. |+ }+ c. B# v生下一个蓝花花实实的爱死人。( c2 D: ^& @4 f2 d
四句段如《送别》:
" b' q. R/ i% V3 j4 m& O2 B)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N& ?2 e1 K& g' V2 N5 Y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 o) P+ W" s4 B5 W. C& p. e天之崖,海之角,知交半零落3 b* \8 ^1 @& S. U# P d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q" l% F6 X3 ~9 j2 P& n$ L
八句段如《白桦林》:
0 e- N7 }( ]" Q有一天战火烧到了家乡,1 R7 d" R! G+ Z" T& H/ M
小伙子拿起枪奔赴边疆。" a& `$ `; e5 ] b: ^
心上人你不要为我担心,
- d j6 l4 _ S; F5 g$ {" v等着我回来在那片白桦林。% G% G0 d2 _9 G1 M$ Q* ]6 H) W+ r
天空依然阴霾,依然有鸽子在飞翔,
8 |1 J1 A- k! u$ t/ l# }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
5 @3 Z* i( j% X5 p. E% K) q雪依然在下那村庄依然安详,
9 E( ^: H3 Y! x7 f( l2 f年轻的人们消失在白桦林里。 % y$ L8 g4 @4 S! j @
还有五、六、七、九和十句段等,但在谱曲时,并不是每句歌词都是相应的谱上一句不同的乐句,而是按照二、四、八的段式把它们“就近”“安置”进去。具体的安置办法:五句段常常是做为四句段来处理的,即把第四个乐句重复一遍来“安置”第五句歌词。而六句段也是作为四句段来处理的,一般是把第三、四两个乐句重复一次来“安置”第五、六句歌词,但也有像《流星雨》的A段:把第一、二两个乐句重复一次,然后用第三、四跃居来“安置”第五、六句歌词。七句段是做为八句段来处理的,既把第七句歌词重复一遍“安置”在第八个乐句中。九句段也是作为八句段来处理的,既把第八个乐句重复一遍来“安置”第九句歌词。十句段也是作为八句段来处理的,既把第七、八两个乐句重复一遍来“安置”第九、十句歌词。其他的多句段如: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句段的处理方法也是如此类推。
" B# ^8 R, G6 x+ I4 G* R7 d与句式中的“安置”问题一样,段式中的“安置”办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如果段式的结构合理,也就不会出现后期的“安置”问题了。( D# n6 @; ~: G% b
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八句段也可以认为是两个四句段的组合,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必要像《白桦林》那样用八个不同乐句为其谱曲了,而用四个乐句再加上重复一次的办法为其谱曲,像《真心英雄》的A段或B段那样。有一点要注意:既在重复这四个乐句时,第四句的尾部往往会有一点变化。
' I: p% u. i: C h ! @) ~$ v: V6 V. }" }, [; m
四、歌词的对称
/ ]( |" E( H+ V& S歌词的对称包括句式的对称和段式的对称:
o; ?2 n- [" O; B" q2 L1 v; C# o(1)句式的对称:9 S+ b' O# E& b k U, _
句式的对称主要是指四句段而言的,因为二句段很少见,也很简单,只要两句对称就可以了,而八句段往往是作为两个四句段来处理的。
1 c1 D' |5 g) ~2 \6 B* ?5 w) i句与句的对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字数相等,二是句式结构相同(既七字句的三种结构形式2+2+3,2+3+2,3+2+2和五字句的两种结构形式3+2或2+3)' D# i! G# h: t) N% V
在四句段中,第一、二句相同(包括字数,结构都相同,下略),算作对称,第三,四句相同也算作对称。第一,三句相同也算作对称,第二,四句相同也算作对称。但二,三或一四句相同就不算作对称了,因为在音乐的逻辑上,第二,三句或一,四句难以形成互应,或者说难以形成上下句(或称问,答句)关系,如: T" E$ X9 d* q0 R- m% I r0 b
A:
7 r$ `; ]0 T" H% M6 Q我家有只小白狗% {0 p# `. j! s* S, l6 M
特别喜欢溜& Q" Q V3 z$ \/ e
没事我就带它走3 B% E8 K0 M* I3 D7 c1 J
它溜我也溜
& N$ i4 G! a# Q" u! T& ?8 z. n+ n
6 _% a( Y4 }9 y7 V: g, k 在A中,第一三句是对称的,二四句也是对称的。
) ?$ o# f0 M& E6 J5 ] B:
) ~5 E& d. L7 [' } 我家有只小白狗 ; ?7 A: H: D$ u6 g ~
特别喜欢出去溜
+ @4 n* e/ W* k0 I 没事我就带它走
2 `9 [ [) M! s# d 它溜我也溜 ! A" k+ K( I$ T; Z" A' @/ C
' a& I( I1 G: Z( m
在B中,一二是对称的,一三也是对称的 0 q; \ N+ |; v2 {; I- m# f7 D
C:
L* G( f' b# E) L* Q/ E% E我家有只小白狗 3 ]2 b/ k9 U* V. I; b
特别喜欢溜
: J+ \; t+ y) t4 ]3 }没事我就带它走
% V) `# m. b3 f它溜我溜一起溜
& _# M, ]! f9 N7 h! R/ P5 m1 [: y( u, X
在C中,一三也是对称,三四也是对称。 s, ^2 k- v* u1 ~
D: + B e/ d- Q# f+ M% J. Y" U. j
我家有只小白狗
2 E/ h0 a E2 W& z% |6 ? 特别喜欢溜 . T# Y1 z( p! p0 _
它溜我也溜
5 z0 Q# t3 C$ U8 |1 k+ s9 B 没事我就带它走- `) ^2 A2 X+ p8 Z) p( x2 W
2 d2 n& \$ w, g3 ^9 `1 N
在D中,一四是对称的,二三也是对称的。在以上四例中,只有D是不利于谱曲的。以上是句式对称的一些基本规律,字数可以变化,而且变化的形式很多,但对于刚开始写词的人来说,首先要掌握的是基本原则和规律,而不是忙于去打破这些规律。只有熟练的掌握了这些规律和要领才有可能去变化,创新。 ( \* I! I/ \0 V. ?, y# E
如果要打破句式对称的规律,除了需要掌握基本规律外,还有一点是必须具备的,就是要有一定的识谱能力和节奏感,这样,在写那些打破句式规律的词的时候就可以模拟着哼唱这些词,主要是唱节奏,而不是唱旋律,看着这些词在节奏上通不通,顺不顺,能否行的通。这样就可以避免写出那些节奏上“理不顺的”歌词了。 . k) K: B5 A, Z5 u" e8 m5 `$ q
(2) 段式的对称 ' k+ d. a5 o8 Z. N% a6 e
段式的对称指的是段式之间的一种互相关系。 $ [6 |9 V4 f/ S- O# @) ]
如果是一段歌曲,如果有两段(或两段以上)歌词的话,那么就要求各段歌词的句子都哎哟按顺序一一对称,既各段的第一句要互相对称,第二句也要对称,以此类推。下面是一段体的两段歌词:
3 E8 T1 Z% S: j) D1 O (一)
: ~- \3 b" `5 |. s+ W 我的小花猫
6 _+ d* ]5 k& {2 c$ y1 f 总是爱睡觉
, r: D4 ?+ O. y+ n 不活动,不快跑
$ N% S3 }: u6 U 发胖可是不得了 5 T0 y# L3 D' I- M2 a% p5 x* q
(二) 4 k' A# O' p# B. S' Y& a# o
叫声小花猫 $ U! q8 z9 S% j$ V8 p7 ~6 A
不要睡懒觉 0 W, k2 C% Y- S6 M" G. L B
要活动,要快跑
, z* R/ D5 y2 g' d 身体才能呱呱叫 3 h* ]5 U# d' H0 q& k8 j0 a
# R: C, \) c* A 两段歌词是彼此对称的。
4 K* S: M# @/ f# f0 u& \9 A 如果是两段体的歌曲,那么A段与B段的歌词则不需要对称,因为A段与B段的旋律是不相同的。 & n" A! _8 l$ V
如果是三段体的话,则要求第一段(A)与第三段(A)的歌词要对称 因为这两个部分的旋律是一样的。第二段(B)则不要求与第一,三段对称,因为旋律不相同,请看《东方之珠》: : b6 F0 i8 h, Y) ?0 q* F4 J/ P
(一)
$ h, k0 Q2 i5 h2 i% r+ z 小河弯弯向南流
# p2 B, Y z& Y* p) W% q( s 流到湘江去看一看
5 I% R4 U0 ~4 w( ~ 东方之珠我的爱人 4 x l2 s1 ~# j6 W- z3 m
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 2 o- Z+ o" l; G6 n
月儿弯弯的海港 / K6 G' Z! Q( f* H1 y" `2 ?
夜色深深灯火闪亮 4 ~9 j& T9 L! `+ e
东方之珠彻夜未眠
: J3 i h5 V2 \9 s5 ^2 H 守卫沧海桑田不变的诺言 - Z8 y ]: s1 ~$ X
(二) : v! n* B/ A: A! L9 k. N0 m6 f2 r
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
$ a5 ?( ?+ h# C H& _& d% x9 ] 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明你的尊严
5 b9 e% S9 B, s$ S7 P$ T2 O 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
8 X7 n* n) C' E& I- J! T+ b0 ~ Y 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 ~3 S3 ~% O1 R- E (三)
, a" D* |. s& S8 h- |0 D 船儿弯弯入海港
2 n1 C8 U. k5 S* X; G' h 回头望望沧海茫茫
* e: z0 V/ `+ D! p7 t 东方之珠拥抱着我 ' n5 L8 H( R6 K, P9 @! S, W
让我温暖你那苍凉的胸膛$ Z- u& }/ {! i' B
6 ^% }7 h6 }- a$ j+ q; p, d
这是一首三段体的歌曲,第一段的两遍歌词,两遍的旋律是基本相同的,只有第四句的尾部有点不同,可以用“A”和“A 1”来做标记。整个歌曲的曲式标记为“A+A1+B+A1”。在此例中,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歌词是对称的。# p8 \9 J5 m7 x
同一个乐段中的两遍歌词可以不对称?有点变化也可以,但其难度很大。因为旋律是根据第一遍歌词的字数写的,有较强的针对性,特定性,如随意改变句式的字数,多数情况下回显得词个曲子貌合神离,很难像原配那样谐调,自然。俗话说:砍的没有旋的圆。
! B% H3 P% k) X! [* ] 歌曲是一种精致的艺术品,应该尽力去追求完美,而不是“将就”。谁也不希望自己的作品中有遗憾。在对称的问题上不是不能变话,只是说慎重,要精致,没有十足的把握,就不必耗费精力去变化,如实在需要变化,就要做的巧妙,没有痕迹。
4 O4 N: S, X* _7 ^: b- E五、歌词的立意 ; [# {2 T9 V+ A. z" v3 s
歌词的立意跟文章的立意是一样的,就是歌词的中心思想。有了立意才能保证我们在写作时内容统一,目标集中,层层深入,首尾互应。歌词不能散,什么都想写,什么也没写透,其原因就是少了立意,或者说立意不理想。怎样才能选好立意,或者说选择什么样的立意。立意的题材及其广泛,写什么的都可以,写什么都有成功的或不成功的。选择的立意越小越单一,越集中,越具体,就越容易扣题,越容易发展。一首歌最好只写一件事,而不是两件事,既可避免写跑题,又可以写的深入,透彻,全面,细致,而这一件事就是我们要选择的立意。
$ H8 J1 S( o* F- K" E 有了立意,接下来就是要把它落实成一句话或半句话或一个词,用行话就是打造歌词的中心句。这个中心句应该是整个歌词的高度概括和凝练,又是它的主题和灵魂,可以说是画龙点睛之笔。 . _1 ^/ Z$ ]) }, d+ |7 K# @# s7 [! P
画龙点睛有两种形式,一是把立意提炼,落实成一句“狠话”有了这句话,歌曲就会很快鹤立鸡群。为了吸引注意力,让人过目不忘,狠话往往是作为标题来展示的,如《你知道我在等你吗》《让我一次爱个够》《我可以抱你吗》《爱你一万年》……这些标题虽然狠的程度不同,但或多或少都有点狠劲。
- z, r' x; X$ B4 V 第二种形式就是有些构思巧妙的立意不适宜落成狠话,那么就把它提炼,落实成一句“妙语”也行。有了这句妙语,歌曲会很容易成为“羊群里的骆驼”脱颖而出,同样为了吸引注意力,让人过目不忘,妙语往往也是作为标题来展示的。如《跟着感觉走》《我想有个家》……这些独具匠心的立意都与歌曲的成功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好的立意是一个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一定要在立意上下功夫,要有一点“语不惊人誓惊人”的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