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976|回复: 2

[歌词创作] 有几百年,中国的诗人都在写歌词

[复制链接]

85

积分

2

听众

46

金贝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发布

积分
85
3602156078 发表于 2018-8-24 10: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几百年,中国的诗人都在写歌词
% |# U( V2 l. f5 l7 g' J5 u3 B, x& I9 j

; F. E% [. @2 K' q. w5 Q) L4 V伊州歌& z$ f* B" c- C9 v- _  G

, w& n5 C% A- r金昌绪$ O6 m) @$ ~  u0 M$ Y: {
" P6 t8 o' A2 K
打起黄莺儿,
$ B! P9 D" m, R3 l7 Y- P. T3 P* T1 K
莫教枝上啼。2 w* G! v, S2 F* S9 w: Y' H

! J0 a# F! G6 Y啼时惊妾梦,8 L2 u5 |( E+ y# s, p

6 ?( ~, V4 ~4 x1 h1 s- H3 @不得到辽西。" G% u* R) \3 ]$ j
0 m4 L! L& {9 }% \

; O* J% w7 a  `% h9 x c4da3784d81ee8c_size130_w638_h403.jpg
# Q0 d' D% C9 B. S1 V, k© 牧溪(蹊) 柳燕图) Y5 @' c7 A5 Y3 t1 ]$ h, a4 z; h$ `
, y3 Y2 m8 x$ t; x8 U
读读古代的歌词
; n' I1 K; L1 t1 v& K% Q% @! J* V" R  F" h  L6 ~( e
旋覆# k, L/ z6 j! C  b$ D  K
7 F) K* k7 L* F. J! h& _( C* Q# T3 a9 W
1, c, o' c  _" U  h! b3 i* V5 a2 p6 k

, |# w! Z7 ]2 `对诗人的诗有点疲厌的时候,就自然地想到了古人的歌词。/ l, N: O% Q7 m" u

4 P! b3 E5 ?' j! L0 e我的欣赏古诗,是业余的,抛掉了很多专业层面的东西。有时粗心和不耐烦起来,难免觉得太多作品是重复的,是文化的,是排演的,是历史的,不是生的活的。这么说,我们业余读者其实格外刁钻,不是文化干部,不讲文化身份,说翻脸就翻脸的。加上时代社会变了,三观和语言变了,和它们没那么相应——我们读古诗有很大一部分需求是“琴瑟友之”,例如,“出门行一步,形影便相失”,这一句在我们心里激起的反响一定是种很当代的有错位的共鸣,喜欢归喜欢,但原意我们是宁愿忽视的。
2 G* }% e: y  E: K3 X0 A- a# p# u' U0 B4 ~* |( G- A2 y% z" J
这样便翻开了乐府诗。当然了,除了古乐府,后面的也大多是诗人创作的,只是有些未必有曲,未必能进入传唱现场。但毕竟因为是歌词传统,总是有些朴素鲜活在里头。于歌词而言,个性是为沟通而有的,容不得夹带、含糊,词句服务于意思,没有几分质直,怎么敢称之为歌。关键是那个意思,人人能开口唱,得产自平等的公心,产自单纯的心——纯的反义词应该不是杂,而是邪,或者险。
% B6 z- g9 d  y$ a! s0 \& A% F7 i5 A# X! O: E0 E
有朋友曾问,中国和西方比,怎么没有史诗。是啊,《道德经》和《圣经》的厚度就差了好多。不过或许也能得个相似的问法,西方怎么没有宋词——有几百年,中国所有的诗人都在写作歌词的诗。这还是很有意思的。& \& }. c( K; H; k- K) K

+ R' }9 A6 z9 h  o/ u( q+ |8 M' I' t8 y" w3 ^3 t/ c. S& i
: |' v$ B* }2 m/ x7 T
© 牧溪(蹊) 六柿图
6 o( s# x& S; B
* P* G0 k0 z: a6 Z/ v4 b4 x3 V* l) L$ O2 _2
, g! z' G: E0 g) S& {: E; _" [9 E6 w) D: }. a. q) A
这首《伊州歌》出自唐代金昌绪,一直被题为“春怨”,是五代时有人编《唐诗类选》,给它安了个名字。“伊州歌”一直到宋代还有曲,可见至少在唐宋,它还是被唱的。那个著名的旗亭听唱的典故,王昌龄和高适都败给了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神气得像段电影。《伊州歌》和《凉州词》不一样,没那么神气,没有万里纵横手一击而成,但在“诗篇”上,它向来却是个典范之作。
3 Q: x5 |" E( d$ j* \8 E
; V: Y& h6 }: V: E“篇法圆净”、“就一意而圆净成章”、“一气蝉联而下者,以此为法”都是在夸赞它的篇章。能够如此,我想还是归功于它的语言的自然生长,其生长方式其实又很“土”很普通,有点说书人的悬念法。语言生长得自然,应该来自情感的度数正合适,悲喜交集,从一派热闹的春光里盘剥出来,看客的情意处在动而没动之间。这样的风度,在诗人的诗里委实少见。6 ]% u2 t' }/ t
3 J5 y1 p% P5 u# C9 i$ B' @
南宋时,有个(不长眼的)诗客拜访秦桧,秦桧命人向他出示这首诗,说若解得这首诗,就召见他。诗客改编了一首无尽藏比丘尼的悟道诗答复他,原诗是: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秦桧大喜,提拔了他。后来别人问这个诗客,诗客答,“彼于三句后转归新意,吾所书诗意亦然”。我感觉,诗客敷衍了问者,第四句出新意虽不假,不过点还是在禅修的意旨上,不肯说破罢了。当时有位正堂明辨禅师,用这首《伊州歌》颂洞山禅师“白马入芦花”公案,秦桧如此学来也很有可能。这位秦桧,也读过诗书也学过佛法,只是名利熏心,做出构陷岳飞的事来,被钉在耻辱柱上一千年,真是何苦。* F' K- B. R3 p0 |

* E$ j* F* L! h5 P9 J3
& G+ t4 q: _& r0 N: T7 A
, Z+ ~+ L( _6 Q5 S0 ], @4 ]' e《渭城曲》也是典范,和《凉州词》一样,是两个意思成篇。还有一首三个意思成篇的,我印象也极深,是芬兰女诗人索德格朗的《星星》,我觉得若能用乐府的曲子演唱,必然也十分美好:
, o; }3 E3 m9 Q9 @
  }% z/ b% L0 \当夜色降临
( w& d5 S6 q- A( ~# D% G+ |
& g( c; p$ @0 B& x5 _4 b# A' V3 ]我站在台阶上倾听;
  H4 z/ A8 F$ F. e6 c" b  P6 }* p6 l0 H" {; }0 q$ Q" t" A
星星蜂拥在花园里9 v' P" i( R! a3 k; I3 s
. ]- |  i4 r6 c; ?
而我站在黑暗中。
1 G  ~6 @" k8 @" h" x
3 g) Z+ V6 @, i+ m听,一颗星星落地作响!
5 N' c" ]1 V1 d7 |4 @
0 p  {$ m# _1 g; v# f$ y( c你别赤脚在这草地上散步,0 O! M- f( a) h( @5 f; j" K
8 w" [; c3 ]) p0 e6 a7 g" g1 i
我的花园到处是星星的碎片。% d( I+ Y3 @4 V4 y# O) T# u6 y5 f

" m  J$ n' F7 `0 w: ~0 o' l8 h$ X0 O' w; s) g! V1 w
! O+ d' _8 ^4 \8 w
这三首,都是专门放开来抒情的,脱不开一团情绪、一个悲字,和《伊州歌》的阳刚相反。乐府里最吸引人的也往往是放开来抒情的,如“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有所思》)、“巴东三峡猿鸣悲,夜鸣三声泪沾衣”(《女儿子》)、“何意一去,心如流星”(“短歌行”)、“他日再相逢、清风动天地”(《古别离》)、“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视刀环歌》)……至于《孔雀东南飞》、《烈女行记黄婉梨事》等叙事之作,说读得惊心动魄也不夸张。若有演唱,更不知是多么感人,或许更能领略乐府歌词的风采。
. G9 R) l" y$ {) x1 I9 g
  a9 k) v5 Q# S. P" w+ c关于演唱,还有一首《大道曲》,是另一番光景,词曰“青阳二三月,柳青桃复红。车马不相识,音落黄埃中”。当时是晋代,谢尚做镇西将军,他穿着紫衣华袍,坐在商贾云集的一个门楼上弹琵琶,唱这首歌。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人美才高,位列三公,可能还是抵不住心里一个巨大的疑问,不惜“携瑟上高堂”:大家熙熙攘攘到底在干嘛呢?
8b63ee7beb14f46_size21_w500_h649.jpg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积分

1

听众

28

金贝

音乐工作室(未认证)

积分
83
五行尘 发表于 2018-8-29 16: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写得很好啊 支持支持
  i% O9 d6 H  ~& C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浮生墨语
3 x, ^- O6 ^* ?) h! x) l每天写一些句子散文什么的
- D' F: B% V( ], p8 z也欢迎大家来稿) p) g( w2 V' \# ^; K. Y- H9 p+ p9 q
我们会定期抽取观众派发奖品5 C1 k  `5 y! a2 F* s6 s) b9 z5 a6 u4 ^
望大家去指点一二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9-27 19:57 , Processed in 0.114537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