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音乐,发现人性
7 R" G( c) N3 w/ w" P% Y$ i e* O1 h3 Z. R1 v
《论巴赫》是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伯特-施韦泽为音乐大师巴赫书写的一部传记,是西方音乐研究者的必读经典,在音乐学理论与音乐表演实践两端皆具学术价值。作者在书中既讲述了巴赫的生平,更剖析了巴赫的作品、论证其来源,指出了巴赫乐思中的图像化倾向,引导人们重新调整对音乐美学的总体观念,对今天的人们如何正确演奏和欣赏巴赫作品,乃至如何欣赏音乐皆有启发。+ X" N1 S( y6 O4 @0 H* x2 U
+ U _7 c: o7 u; d( N2 [( N' e& e6 J. E X 《论巴赫》迄今已被译成10余种文字,独缺中文版。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两位年轻爱乐人士的译稿,填补了这一空白,也使在音乐研究领域颇有分量的“六点音乐译丛”又添新成员。下文为丛书主编、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杨燕迪由该书说开去的关于巴赫、关于音乐、关于人生的一些话。* O e* s, c% N
- C% |6 `0 r& I, u
六点; r% W- Q9 ?( N3 M3 M+ h8 f5 U
6 |7 \9 A3 s7 F$ Y, o4 v0 s 所谓“六点”,既有不偏不倚的象征含义(时钟),也有追求无限的内在意蕴(省略号)8 z/ K3 R( o* G Z7 O5 E$ A$ N
3 d6 y1 e2 l4 U8 \3 e
由施韦泽这样伟大的知识分子来写巴赫这样伟大的音乐家,《论巴赫》的价值应该不用我多说了, J/ U- @( G% D) b: f! y
, b; p: @- o P& W" n0 g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商务印书馆)、“现代西方学术文库”(北京三联书店)等西学汉译系列,曾对中国现当代学术建构和思想进步产生了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实际上,早在晚清时代,梁启超就曾写下这样的名句:“今日之中国欲自强,第一策,当以译书为第一事。”时至百年后的当前,此话未必全然过时。2 h, _% U* h/ M, p8 d1 [3 A
% e6 a# z' t& X' m Z, b2 b
中国的音乐实践和音乐学术,自20世纪以降,同样身处一场“西学东渐”的大潮之中。国人的音乐思考、音乐概念、音乐行为、音乐活动,乃至具体的音乐文字术语和音乐言语表述,通过与外来西学这个“他者”产生碰撞或发生融合,深刻影响着现代意义上的中国音乐文化的“自身”架构。
0 R$ F+ W) f5 M1 b( M
0 X2 x9 T1 y) o: z 翻译与引介,贯通中国近现代音乐实践与理论探索的整个历史。上世纪前半叶对基础性西方音乐知识的引进,五六十年代对苏联及东欧诸国音乐思想与技术理论的大面积吸收,改革开放以来对西方现当代音乐讯息的集中输入和对音乐学各学科理论著述的相关翻译,均从正面推进了我国音乐理论的学科建设。
, C* B7 F7 [" L
5 z9 I# {! }/ W 然而,与其他学科相比,中国的音乐学在西学引入的广度和深度上还不够,缺乏系统性、经典性、严肃性和思想性。具体表征为:选题零散、欠缺规划、偏于实用,诸多有重大意义的音乐学术经典至今未见中译本。《论巴赫》便是这样一本被疏漏的珍宝。
9 n1 h; R6 N% Q9 _- A# p- \% L8 i" ]' |3 [
“六点音乐译丛”致力于译介具备学术品格和理论深度,同时又兼具文化内涵与阅读价值的音乐西学论著。所谓“六点”,既有不偏不倚的象征含义(时钟的图像标示),也有追求无限的内在意蕴(汉语的省略符号)。所选书目一方面着眼于有学术定评的经典名著,另一方面也有意吸纳符合中国知识、乐迷趣味的爱乐性文字。著述类型或论域涵盖音乐史论、音乐美学与哲学、音乐批评与分析、学术性音乐人物传记等各方面,并不强求一致,但力图在其中展现对音乐自身的深度解析以及音乐与其他人文、社会现象全方位的相互勾连和内在联系。9 p; f5 U/ D! W# Z% x. O- R9 O
+ } l! X2 i, w; c* p6 e0 q! g 将《论巴赫》纳入“六点”,并非全无迟疑。当然,迟疑绝不是因为该书的分量不够,恰恰相反,该书绝对是音乐研究史上的里程碑之作,但是,该书毕竟写于近百年前,而百年间巴赫研究有很大的发展,而且,该书本身的观点现在看来也是有偏颇的,但我认为,施韦泽当年的观点对今天的我们,依然有着启迪价值。比如他认为巴赫音乐绝对不是抽象的形式主义的运作,更多是带有深刻的人道主义的思想背景,他还将巴赫音乐与歌词词意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6 t" C, f, c$ f* f$ E
: D% B: c H) i& v7 I% @ 全世界第一个被编辑作品全集的作曲家就是巴赫,1850年他逝世一百周年的时候,德国开始启动这一工程;米兰-昆德拉把整个音乐史分为巴赫前和巴赫后,这些都可见巴赫在音乐史上的地位。而施韦泽也是一位集大成者,由施韦泽这样伟大的知识分子来写巴赫这样伟大的音乐家,《论巴赫》的价值应该不用我多说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