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化之魅,构筑一方魔力空间
3 e: L( M3 E- Y/ H' C; W5 q/ N5 A! o3 l) j( B1 W+ [ l2 j% |* O
有人说,当发展到一定阶段,衡量一座城市的实力高下,就不再只看传统的“硬功夫”。今天的上海就已到了这个阶段,进一步提升,需要增添更多魅力元素。
5 ^* q, ]8 G4 D8 k6 X+ h) a4 B/ `, E: h* N
上海提出要做“国际文化大都市”,要打造“卓越全球城市”,提升文化软实力被放在城市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
$ t( q" d% g6 E
2 D1 W, n- C% A* w7 Y 黄浦区,是上海文化资源最集中、文化底蕴最丰富、海派文化氛围最浓厚的城区之一。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传统经典与现代时尚在这里相遇,深厚历史与未来潮流在这里碰撞。近年,黄浦区着力打造公共文化空间与品牌,构建出城市草坪音乐会、外滩源与老码头等三大舞台,大世界、豫园古戏台、三山会馆等传统戏台,黄浦滨江、艺蕴黄浦、文化进楼宇等新舞台与新品牌,弘扬海派文化特色,用文化之魅,构筑出一方魔力空间。9 Z5 q, C2 d1 G
5 n( j2 J: j/ G8 X. |) \ 三大舞台 没有围墙的音乐厅
. b1 N% B% G: H+ p% p3 g0 G- m3 |2 x
青草为席、苍穹为顶,在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聆听专业化团队演奏的经典音乐;白色帐篷、华丽灯光,在外滩源偶遇一场夏季音乐狂欢派对;黄浦江畔、凭栏望江,在老码头欣赏知名爵士乐手弹奏的悠扬旋律。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外滩源、老码头,黄浦区多年悉心打造的三大公共文化舞台,既是开放的公共艺术殿堂,更是富有感染力的人文景观。) g: c4 c* r. b4 M
$ P' E" q6 L# O( c 草地上享曼妙华章" W: M3 Q1 x$ O: w' F: h
3 `' Z! \; N0 Q( o 10月19日,在上海音乐厅西侧的那片被命名为“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的芳草地上,“‘艺术天空’——城市草坪天天演”首场音乐会开幕。% C1 c8 e1 [, A" O3 w% j8 D
7 f. ?$ R7 _! C+ v' Q; G) y& @# g 当二胡演奏者弹奏的《我的祖国》优美旋律停下,现场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整场音乐会的气氛被推向了高潮。首场演出也拉开了今年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秋之韵”主题音乐会的序幕。6 b; E2 _9 o' e' _& p
+ o# |7 d! E% y/ O
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是由黄浦区打造、面向老百姓开放的高质量经典音乐盛宴,举办四年,共推出114场演出,吸引17万人次观众参与。
6 o4 N6 ~7 n; j- W. V1 r
# C' D9 Q* U; G$ l3 j 为了让都市人拥有与自然和音乐亲近的机会、丰富“环人民广场演艺活力区”的演出内容、进一步提升城市景观,打造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的计划,黄浦可谓“蓄谋已久”。“在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诞生之前,黄浦区一直在探索利用多样的文化样式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上海这座开放、包容的大都市,也在呼唤着这样的公共文化表现形式。”区文化局负责人说。, A6 ]; k$ y8 [( G3 |
3 m% X- o2 r* [3 i
2014年,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推出,定位为高雅艺术惠民利民的公益性演出,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受益”公共文化服务运作机制,坚持专业化定位和国际化水准,坚持高品质的古典音乐演出为主线,以高质量的现场表演为市民带来全新的音乐文化体验。
. ]/ \3 }. N9 b- t* }- M! ^
6 ?3 h- Q) a8 b0 N 根据观众反馈,黄浦区不断丰富音乐会内涵:如坚持以交响乐为主,同时引入舞蹈、合唱、器乐、声乐、摇滚、爵士、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有余隆、曹鹏、陈燮阳、黄英、廖昌永、韩蓬、黄蒙拉等音乐大师倾情加盟,又有上海交响乐团、上海城市交响乐团、上海白玉兰管弦乐团、上海学生合唱团、上海春天合唱团等国内优秀演出团队登台献演;2016年首次引入“12小时艺术狂欢”活动形式;除了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还邀请更多国内外专业优秀演出团队加盟,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艺术天空’-天天演”项目合作,与上海夏季音乐节品牌合作举办上海夏季音乐节黄浦系列专场等。
& b4 I, D" ~' Z9 E5 Q- N3 D3 @5 [5 j" j! F T& Z$ \
“更长远的考虑是,一方面吸引集聚国内外优秀演出资源,让高雅音乐走出殿堂,融入普通市民的城市生活,打造高雅艺术文化高地;另一方面挖掘音乐新生力量,培养年轻的本土原创音乐人才,为其提供更高展示平台,激发本土音乐文化的持续性发展。”区文化局负责人说,这就是举办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的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