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173|回复: 1

[名家特写] 中国之声响彻世界音乐高地

[复制链接]

4307

积分

2

听众

2013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4307
210148228 发表于 2017-10-9 09: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之声响彻世界音乐高地
, D" @& q) g3 v7 X% {! d
) A0 i9 f  c& R# I, V( i# m2 [9 o  北京时间8月21日凌晨,上海交响乐团在音乐总监余隆的率领下亮相瑞士琉森音乐节,成为该音乐节80年历史上首次获邀演出的中国乐团。在肖斯塔科维奇《d小调第五交响曲》的乐声中,上交以震撼世界的强音开启了乐团2017欧洲巡演。随后,乐团赶往奥地利蒂罗尔节日剧院夏日艺术节和格拉芬内格音乐节,并于8月28日凌晨登上备受瞩目的德国汉堡易北爱乐音乐厅,所到之处均为中国乐团的首次亮相。# c" z/ \- Y' i- u' ?

9 ?9 P  O; `: ~. S+ t/ }  从琉森到汉堡,上交奏响中国之声
2 {: W4 [0 P. T0 ~3 ~/ z. z4 O0 Y0 t% ]5 z
  一曲如泣如诉的《梁祝》令汉堡易北爱乐音乐厅内的两千多观众沉浸其中,沉静了一会儿,掌声才如潮水般涌出。28日凌晨,余隆执棒上海交响乐团与著名小提琴家马克西姆-文格洛夫联袂登上了举世瞩目的易北音乐厅,为欧洲乐迷奉上了原汁原味的中国之声。返场时,一曲由上交老团长黄贻钧改编的《良宵》,更是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为上海交响乐团2017欧洲巡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7 w2 D2 _( Z* t6 i* \! }% p+ @+ v8 Z! m$ H# n/ \/ _" T, ~' K
  经历了十余天的欧巡之旅,团长周平感慨道:“中国乐团走出去其实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从最早的有机会出去就好,到今天世界顶尖的音乐节的舞台,每一步都有着不同的追求。上海交响乐团身为国内同行的‘探路者’,积累了大量经验。中国文化走出去,必须先要走进观众的内心,感受彼此文化上的共振,才能激起世界的回响。”6 D+ |3 u9 K" F" r+ }

6 ~; G0 f: E" |# q9 z  在琉森音乐节上,乐团选择了阿龙-阿甫夏洛莫夫的交响诗《北平胡同》开场。乐曲用中西交融的乐器组合,描摹出一幅幅发生在胡同里的生活情景,瞬间将观众拉回了20世纪初遥远的北京城。巧的是音乐会现场有一位在北京师范大学就读的美国留学生Philip Pikus,他说:“特别喜欢这首《北平胡同》,听着听着就让我联想到了北京胡同里的那些场景,很生动。”5 Y  m& c4 i6 T5 O' P/ _
8 W9 b! M: x8 _) t# y$ g( j
  作为本次巡演的“主菜”,乐团在四地均上演了肖斯塔科维奇《d小调第五交响曲》,传递出中国音乐家对这首世界经典的理解与诠释。85岁的波兰传奇指挥大师、作曲家潘德列茨基专程从波兰飞来瑞士,以演绎肖斯塔科维奇作品见长的他,在听了上交的现场演绎后,兴奋地跑到后台对余隆说:“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肖斯塔科维奇《d小调第五交响曲》。”& c! O, n6 G; K, Q0 w( F

; Y$ ^' U+ C8 R( R7 @. q9 v  与文格洛夫交替演奏《梁祝》的,还有一位后起之秀、首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的获奖选手斯特凡-塔哈哈。在蒂罗尔,他与乐团合作呈现了这部中国经典。塔哈哈表示:“能和余隆大师及上海交响乐团一起巡演,我感到非常自豪。和偶像文格洛夫一起巡演,我也会有些压力和紧张,但作为一个新人,上交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国际平台去展示自己,我要全心全意去演奏。”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07

积分

2

听众

2013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4307
 楼主| 210148228 发表于 2017-10-9 09: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过去到未来,上交乐迷遍布全球
4 `. d! T) q: m5 n- p* r- c5 D2 D8 R. T
  上海交响乐团此行最大的惊喜、最感人的时刻,出现在格拉芬内格音乐节上。当天,一位72岁的奥地利老太太紧紧抱着一本厚厚的、泛黄的纪念册来到现场。老太太名叫Christina Alder,不久前,看到报纸上上海交响乐团要来演出的消息,惊喜万分。因为她的父亲Ferdinand Adler曾在1939年至1947年间,担任上海交响乐团的首席。1945年Christina在上海出生,两年后跟着父亲回到奥地利。1 q* h2 Z1 l! d# W. K1 w7 L( k
9 W  `6 r2 T/ S3 W4 d
  “我坐在观众席上看上海交响乐团演奏的时候,就想起了我的父亲,想起了父亲讲的很多关于上海、关于上海交响乐团的故事,想起小时候看父亲拉琴的模样。”Christina说道。可惜,在她7岁时父亲就去世了。这本珍藏着父亲所有上海记忆的纪念册,是Christina的母亲一张张收集剪贴的,厚达374页,包含了当时演出的节目单、新闻报道及音乐评论,浓缩着上海交响乐团的一段历史,也记录了上海这座城市对于犹太难民的庇护和人文关怀。" C( R! }7 V! j' [9 o# v
- ^$ Y% e4 M0 h) M
  看着这厚厚的一本纪念册和眼前这位花甲老人,余隆感慨道:“这是一本活的历史。不仅是友谊的见证,也是城市的一段记忆。”他当即代表上海交响乐团邀请Christina在2019年上海交响乐团成立140周年之际回到上海,去看看他父亲昔日工作的地方。
. g/ x; R* J- G  }- v0 _  S0 Y% S& J, B* k- l
  无独有偶,类似的场景在汉堡再次上演。德国老爷爷Paul特意从350公里外的杜塞尔多夫赶来,向乐团捐赠了一批颇具价值的历史资料。原来,Paul的母亲Leyda Pezzini当年跟随上海工部局乐队(上交前身)指挥梅百器学习钢琴,并多次和乐队合作。一张张斑驳的节目单,不仅寄托着Paul对于母亲的思念,也承载着他对于上海的回忆。他表示,有机会一定要再回这座自己出生的城市去看看。' [1 p8 ?& J5 C; P! `1 e6 r: d
6 ]3 d8 ]; N4 X0 G) L" A. e
  不仅有外国粉丝,上海交响乐团此行也为欧洲音乐节带来了中国乐迷。在蒂罗尔的音乐会现场,坐着20多位乐团的中国粉丝,他们不远万里从上海一路追到了奥地利。在异国他乡听到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他们备感亲切;一起见证了中国乐团在国际舞台上亮出中国声音,他们又备感自豪。
& G' W  ]; Q( f( ^* ]+ ~' F) U) ?0 ?  g3 i
  自称“从小听着上交的音乐会长大的”朱毅已经60多岁了,他早年学习声乐,去美国后改了行。尽管现在生活在芝加哥,也不再从事和音乐相关的工作,但音乐却是自己一生中最好的朋友。只要一有机会回到上海,他就会去听听上交的演出。“虽然芝加哥交响乐团也很棒,但我还是更喜欢上海交响乐团,有种特殊的感情在里面。”这次,朱毅是从芝加哥飞到欧洲,加入交响梦之旅,在异国他乡为上海交响乐团助威。“在海外,能听到中国声音,自豪!”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10-7 03:09 , Processed in 0.104151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