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末,本已声称告别舞台的帕瓦罗蒂又复出进行世界巡演,帕瓦罗蒂告别演唱会在京举行。我再一次作为伴奏乐队的演奏员与他同台。这一次,排练的时间压缩到了最低限度,大家都知道大师身体状况大不如前,但到了台上还是让我们吃惊不小。演出时,压低了场灯后他坐在轮椅上被人推出,面前横摆一张桌子,显然已经行动不便了,胸前还围着一大块白餐巾,这般光景令人心中发酸:廉颇老矣。当然,他的声音已经明显带有颓势,有的曲子不是降半音了,而是降大二度了,但是,他的歌声仍是那样醉人,这就是一代大师的艺术魅力。最后一个曲子是《我的太阳》,全体观众起立击掌相和,这既是向大师致敬,也是向大师告别,因为此时大家知道这就他的最后一次中国之行。 ! [0 l' y8 d$ m) p! c5 {" n( d; G: o7 k3 H0 W4 E, G
帕瓦罗蒂三次来京,京城三次“无人入睡”。世界所有男高音里为什么帕瓦罗蒂始终独占鳌头?我想是因为他的艺术风格可归为“潇洒”,潇洒这两个字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凡能达到这一境界者,便得艺术真谛。多明戈的声音贵族气,卡雷拉斯的演唱多愁善感,但都不如帕瓦罗蒂潇洒。帕瓦罗蒂演唱时从不用刚愎自用,从不用煽情,只需唱出自己的这一本色,台下便已倾倒,所到之处全城“无人入睡”。其实,西洋歌剧的本质就是潇洒。意大利歌剧在美声时期成为欧洲歌剧的楷模,莫扎特等人均描其“红模”,但之后便“三分天下”了,以瓦格纳为代表的德国歌剧倾向于张力,以古诺为代表的法国歌剧注重抒情,而意大利歌剧则出落得潇潇洒洒,而意大利歌剧也正因为如此而最深入人心。意大利歌剧潇洒,帕瓦罗蒂潇洒,合在一起便为王者。4 J0 X2 F b R$ L# g1 i-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