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一个不夜城。4 {' }# l' I% p+ q4 A
华灯起,车声声,歌舞升平。' @6 m8 M% ^8 E3 e3 [/ z; i
只见她,笑脸迎,谁知她内心苦闷。
u) K4 Z! D' A* t! s3 q( I夜生活,都为了,衣食住行。, R" o# G9 ]- A. b2 E2 c* d$ h
酒不醉人人自醉,胡天胡地蹉跎了青春。
v6 i; x" B" P2 A- e0 N8 j3 ~( X晓色朦胧,倦眼惺松,5 J# u% Y7 ^& ~( O. v6 ]; I& S
大家归去,心灵儿随着车轮儿转动。9 B8 M6 m. }# _; n
换一换,新天地,别有一个新环境。 @7 a% \7 u6 i/ o
回味着,夜生活,如梦初醒。
0 L+ Z: \. Q4 l0 p' Y6 A ——范烟桥《夜上海》(陈歌辛曲)
( ]' B/ @7 S& x; K/ `7 Z 1946年,随着音乐故事片《长相思》上映,作为其插曲的《夜上海》迅速走红,简直成了上海的一张音乐名片。尽管词作家透过夜上海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发现的是夜总会里踏歌起舞者内心的伤悲和无奈,在这座都市的沉沦中,《夜上海》抒发的是一份关于醉与醒的忧思,“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一个不夜城”的歌声仍然勾画出了一幅浓艳诱人的都市风情画,传达出了一种不可替代的所谓海派情调。
" y1 M2 D& w y( r
) ?+ ^/ h7 O8 N6 h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I* y5 o# h& [0 B
水中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 M7 w! p) N9 `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3 t1 Y N$ \& O E. F% I9 r
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地歌唱。. X# s* U5 ]" X( l0 K4 o. Z: F/ L" E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 m4 j5 d/ s0 B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 V+ g9 b5 c) O+ J5 n* h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6 _% s9 V) R- M4 e% d( `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 E1 y2 ]8 t9 r3 g3 Z/ L! C% ~ ——乔羽《让我们荡起双桨》(刘炽曲)
: Y7 U0 [" U) j6 T5 V1 [, @$ V$ T 这是故事片《祖国的花朵》插曲,作于1955年。歌词描写的是水上划船这一项让孩子们开心的活动,其“思想性”隐藏在艺术性和趣味性背后,水中露出的是鱼儿的眼睛,歌中却不大露出说教的口吻,加上优美而富于动感的旋律节奏的推动,这就使歌儿的魅力可能长盛不衰了。: F' \$ e, P3 g9 p/ k* i" I. o
) n4 i8 ?7 Q5 Y: N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2 ]8 I Y' j6 N) g( |
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C8 H: v, ], ?# \, ?: T J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清流的小溪,
) j1 v ^ Z5 o o0 \& l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流浪。& J0 Z" \$ \: ^4 {# G- V
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 " [# p- o2 t% ]
——三毛《橄榄树》(李泰祥曲)
7 D2 k7 B S L/ e 《橄榄树》作于1971年,八年后被选用为电影《欢颜》的主题歌。因其唱出了人人心中皆有的那份朦胧躁动和向往,在台湾久唱不衰,八十年代初开始更风靡祖国大陆。橄榄树是什么?那是一个梦幻般的意象,隐约浮现于遥远的地平线上,永远令人神往,又永远不可企及,那是一个海市蜃楼般的人生理想,那是一个飘渺无觅却又不可或缺的人生憧憬。尽管我们可能没有三毛那样的跨出乡关浪迹天涯的勇气,我们的同样好动的心,却会随着这饱蕴诗情和哲理的歌声跳荡。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因为“生活在别处”,因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因为“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好姑娘都在那遥远的地方。
% {; p9 @1 @0 W. r, G3 y# E: k一样的月光 一样的照着新店溪7 K) ?* _" @7 ]5 e1 o1 T
一样的冬天 一样的下着冰冷的雨) H( X' e, I$ N5 x4 j- U
一样的尘埃 一样的在风中堆积! G/ p8 y2 k& r- S, S- `
一样的笑容 一样的泪水; t7 r: T( y6 M. ^: @6 R
一样的日子 一样的我和你
, _' L0 G8 y) ~4 N x' D1 x谁能告诉我 谁能告诉我
! u \* i/ Q7 z. k5 ~是我们改变了世界
- i2 ]* X P$ S' l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
' u1 k: e4 ?9 O( s* A H7 i3 ~ ——吴念真《一样的月光》(罗大佑曲)" ?* k. r( O# N; _
1983年问世的《一样的月光》,感叹的是现代文明对于传统的人际亲密关系的破坏,对于田园诗般的乡村生活的侵略,从而怀疑现代文明的意义。或者说,作者相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步是不可能兼得的,物质文明的进步只能意味着精神文明的倒退,“高楼大厦到处耸立”只能使“蛙鸣蝉声都成了记忆”,只能导致“七彩霓虹把夜空染得如此地俗气”,使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迷茫与失落之余,歌中充斥的是一种怀旧情绪。但这是一种消极的怀旧情绪,其消极的浪漫主义夙求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试想,扭转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重返“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生活,这可能吗?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行色匆匆,“人潮的拥挤拉开了我们的距离”,固然缺乏诗意,可是,要是返回原始田园,返回没有“七彩霓虹”,没有电灯电话电视超市互联网,只有“蛙鸣蝉声”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日子,你真的能够忍受吗?
2 ?4 Z2 P# O. d5 K& g 应该说,不止是在工业革命后持续的城市化进程时,人们会有这种怀旧情绪;当初农业革命发生,当人类从以采集、狩猎为基本生产方式的原始社会进入到农业、牧业社会时,想必也有过类似的怀旧情绪。进一步溯源而上,也许当森林古猿中的一些成员走出森林开始直立行走的时候,另一部分不愿意离开森林者就曾深深地担忧过世风与人心的问题,被迫开始直立行走的不少猿人,也一定怀念过在从前在森林里攀缘自如的日子,和一秋佳果任我品尝的惬意……可是,怀旧归怀旧,你能返“朴”归“真”,再去做森林古猿吗?
5 T1 F- R# [( A 在这个基调上感叹“是我们改变了世界 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又有多少积极意义呢?0 A V& `7 X3 Q9 K+ g) Q
p* I& V, ~- }/ B" o
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
* s( u5 _2 }$ H+ H/ E, \0 T可你总是笑我,一无所有。
. H9 f! H/ H( d) U% v, H我要给你我的追求,还有我的自由,
4 w2 m1 U4 c& ?0 k% Z可你总是笑我,一无所有。
" D: s+ I( c. g1 X% K$ |: _喔,你何时跟我走?
) L4 G1 ?! i$ S1 U O脚下这地在走,身边那水在流,0 R Y3 e0 i* {4 L
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
$ K% N5 H$ {+ C0 I# O- W$ H为何你总笑个没够,为何我总要追求,
) t( V+ c( I0 V7 n0 d难道在你面前,我永远是一无所有。
3 s% l$ ^% i& K8 }' ^; E' U* o% K喔,你何时跟我走?
& q; h7 t' I. @5 g- S5 N' f脚下这地在走,身边那水在流,
% p9 @$ S& @4 h$ Y& S7 n告诉你我等了很久,告诉你我最后的要求。4 q" P# o- E7 f# ?0 U+ p
我要抓起你的双手,你这就跟我走,
4 ^! T# a- _! A& n. k这时你的手在颤抖,这时你的泪在流。
# L5 A6 ^! f/ x9 ~& K莫非你是在告诉我,你爱我一无所有。7 u. q R# c6 ?; N
噢,你这就跟我走。: D, O0 s" Q0 X) a; s4 C& t( [
——崔健《一无所有》(崔健曲)
1 L/ U& K, T. ~+ N7 x6 b 1986年,崔健的这首歌横空出世,那声嘶力竭的呐喊,给了整个中国以听觉的和心灵的强烈震撼。原来,我们竟然是“一无所有”,无论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歌中表现出的怀疑精神和叛逆性格得到了广泛的共鸣,崔健甚至被尊为中国摇滚乐之父。而《一无所有》的言情结构,再次提醒我们,一切爱情诗都是可以当作政治抒情诗、社会抒情诗来理解的。( |& g& ?) d0 x: N R: B5 d" S" O
想起来是那样遥远,仿佛都已是从前,9 ^- h0 @6 G! \- F+ a6 ` Q% M G
那不曾破灭的梦幻,依然蕴藏在心间。* ?) _- g- H+ Z( U2 u
是谁在默默地呼唤,激起了心中的波澜,3 n v5 n8 p. j8 [! j G5 K- L
也许还从未感觉,我们已经走过昨天。
: R( X# N y k; d6 v5 ?啊,一年又一年啊,我们走向明天) x5 D9 `8 X" \6 Q* e+ I
当我走过你的身边,我愿带走你的笑脸,
_5 n/ f2 m: {) O2 _, Q- `心中没有一点阴云,阳光变得更加鲜艳。3 k0 e( G: j( `" B8 x* M) ?) f
希望会有那么一天,再也没有眼泪仇怨,+ D, i9 x4 N. {6 z
再也没有流血离散,共有一个美丽的家园。
" k& b! |0 @3 g# a+ Q& }; t' p啊,一年又一年啊,我们迎接明天。3 [. N0 \- V# v; \$ ^
太阳在不停地旋转,自古就没有改变,5 H/ [ s( t [
宇宙那无边的情怀,拥抱着我们的心愿。 |) j6 w6 o: `" m# g6 i! k
但愿会有那么一天,大海把沙漠染蓝,3 h" ~7 I; x5 t7 x* {8 T) t2 f
和平的福音传遍,以微笑面对祖先。' Y- W1 |9 A9 J& Q d- h( b
啊,一年又一年啊,我们拥有明天。
! G/ v! ~# K3 J$ }; o0 H ——陈哲、小林、王健、郭峰、孙铭《让世界充满爱》(郭峰曲。三首其一$ ~0 @* _+ d7 w
1986年献给“国际和平年”的这组歌,在中国现代歌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长期以来,战争和动乱连绵不绝,我们的歌中也多呛人的火药味,以致于这样一组祈祷世界和平、讴歌人类泛爱的作品的问世,还受到置疑和责难。但在人间的种种夙仇逐渐淡化之后,人们的这一情感空间毕竟需要填充。当一百名歌手在北京同台高唱《让世界充满爱》(此前曾有六十名港台明星同台演唱《明天会更好》),在圣歌般的旋律里,中国和世界都为之感动了。
% a+ w$ F, R! X" U1 e这组歌命意高远,充分表现了中国人的博爱胸怀。第一首由近及远,追溯昨天的时光,放眼于整个宇宙,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作为参照系,来关注我们这颗蓝色的星球,关注人类的存在,为人类的和平、友谊和幸福祷祝,就更具感染力。第二首关注人群中的失意者、不幸者,“轻轻地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诗中有画,真情的表达别样动人。1998年水灾期间,中央电视台将其制作成MTV慰问灾民,也很切题。第三首直接唱出“要让世界充满情和爱”的主题,不再借助意象表达,渐抵“大象无形”的境界。
# U9 Z0 R5 p# {. y7 T. W5 n: K1 ]0 k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H- _9 c" B5 h
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
% u& d+ H- T9 j1 a9 w8 G涛走云飞,花开花谢,
% Q2 T( Z$ A. Y6 Z& L% K; U' A+ y你能把握这摇曳多姿的季节?
" P; V4 ?5 X' n/ y烦恼最是无情夜,
0 L. E1 h- q) x j: P笑语欢颜难道说那就是亲热?
/ Z: @ |8 A* t3 d5 s3 K( [; L$ h温存未必就是体贴,
. E$ \# S: s! M- ~; t0 q你知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 P$ ]1 }3 E1 K. [- m; @! ]
哪一句是情丝凝结?3 j& v* _" P* B. k+ r$ I, x& u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9 F1 ^2 _' [6 i! e1 G% n; [ Y
让我把这纷扰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6 J' W) Q1 g2 q- U: r) Z. ?% I ——阎肃《雾里看花》(孙川曲)5 v1 z9 o9 l4 `: L. c+ X) C7 s, C3 Q
1993年为中央电视台“3.15消费者权益日”晚会创作的这首歌,其初衷在于打假(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却因其特指性的淡化,而具有了对于社会和人生的广泛的概括力。这世界真的是有些病态了,从假冒商品,到伪劣情感,竟让我们防不胜防。诚然,虚情假意古已有之,“笑里藏刀”、“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等成语的存在即是证明,“阴谋与爱情”成为名著的西方谅也好不到哪里去,但中国人的诚信危机也许从来还没有严重到今天的程度,长期险恶的生存环境使人们习惯于说假话,对信义等传统道德的背弃使人们寡廉鲜耻,市场经济初期的无序和失范诱使人性中恶的发作。将《孙子兵法》用于商战好像是日本人的发明吧,可是当“兵不厌诈”成为普遍的行为方式,当假酒假药假文凭充斥于市,“借我一双慧眼吧”的祈求,显得多么苍白无奈。
! A# v7 K5 W3 E4 Y* F2 Q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
, i/ X" d( \6 _% v4 |6 ]7 \唉嗨唉嗨参北斗哇,生死之交一碗酒哇。
. ?/ P$ J1 x4 o6 k说走咱就走哇,你有我有全都有哇,
0 n( r5 k" k- h/ W$ i8 I4 M% {唉嗨唉嗨全都有哇,水里火里不回头哇。8 n$ U3 p* _! U* l
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
2 G; H0 k! K2 w唉嗨唉嗨参北斗哇,不分贵贱一碗酒哇。
5 i$ o2 \1 I+ j/ i5 v说走咱就走哇,你有我有全都有哇,9 b3 j7 U8 a9 l1 V
唉嗨唉嗨全都有哇,一路看天不低头哇。& G# E C2 t) P) D% g
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
1 |* H# w2 L6 _- `% T" B风风火火闯九州哇。……
/ p5 w: V; v: ] ——易茗《好汉歌》(赵季平曲)/ {6 X/ k- L* }+ H; N
1997年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一经播出,这首主题歌立即风行天下。“生死之交一碗酒”表现的梁山好汉的义气,“你有我有全都有”表现的是社会公正的理想,“该出手时就出手”则十分传神地表现出仗义行侠的英雄风采,既是赞美,也是激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