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近体诗写作要用《平水韵》,填词的时候要用《词林正韵》(其实也是平水韵),而不能用“新韵”。
9 q) e7 ?* E7 M1 p" L 使用“新韵”写诗填词的朋友,最常见的一个理由就是,现在时代变了,口音的变化要适应现在的语音而不需要拘泥于古音。这看似很有改革精神,其实,这是不懂近体诗为何物的表现,也是不了解汉语语音发展史的原因。
+ o+ Y- o1 h' V- V* x5 H 《平水韵》来源于隋朝时的《切韵》,这个《切韵》其实从来就不是哪个朝代哪个地方的口音。它实际上只是一个虚拟的语音系统,它是参考隋朝以及更古的时候的各地的语音折衷汇编的,是“文字音”。" c, @) T! ]6 b8 o' Y' l
学过汉语语音史的人都知道,《平水韵》(切韵)属于中古音系,或为当时的一些官话很接近,或以当时某一官话为基础。但,《平水韵》从来都不是具体的哪一地方的口音。它是独立存在的,它是为古典诗词而存在的。3 Y i; [1 f; `: @6 M, }8 d4 B
所以,从《切韵》到现在,一千多年的时间,它并未因多少朝代的变更而被改变,并未因不适应哪个朝代的需要而被改革。试想一下,一千多年来,变换了多少朝代?即使同一个朝代,因为地域的不同又有多少不同的口音的存在?《平水韵》,其实已经做为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而被保存了下来。
$ k$ s4 q1 }7 }; [0 i+ y 我们要记住的是,它的性质是独立的虚拟语音系统,不是时代和地域的附属品,所以,《平水韵》可以丰富,可以简约,那是为了使用的需要,但是,《平水韵》是不可以被修改的。( o) n0 j- R7 a9 N! u9 I
声韵,这是跨入古典诗词殿堂的第一步。如果不懂平水韵,千万别说你懂诗词,呵。
; A: {- U; P4 D# i6 U6 X3 u 做近体诗基础教程讲座主要想谈谈关于诗的“炼字”问题。; {6 x7 B' J+ b: j
关于炼字,我在以前的各种讲座中谈过很多,也多次列举过不同位置上的字的不同炼法。今天,我们继续谈这个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谋篇和炼字是永远的课题”。写诗,格律等基础性的知识都是“硬性”的,其实,只要用功,是不难掌握的。/ ~, D- {# h% O8 r f$ c/ W
但是,有的人格律也熟了,对仗也会了,押韵也能比较准确地押了,可是写出来的诗,就是没有诗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甚至,大白话入诗,也可以合上平仄,也可以在格律上符合啊。这是因为,他不会炼字。
& Y3 `0 L& s% V) X2 d6 y! ~. h) k 那么,什么是“炼字”呢?炼字是个诗词学的的术语。其实,通俗点说,就是写诗填词时,对所选用的字的挑选和修改。如何去挑最好的“词儿”来写自己的作品,这就是炼字。
2 ^3 g, C, v( a 我们一般把所有的汉字分为两类,一类叫做“实字”,一类叫做“虚字”。实字,是指着字本身具有一定意义的字,比如名词,代词,代名词。比如“山、水、日、月、花、春、秋、鸟、张三、你,我,他们……”等等。这类字,经常构成了我们写作时的主体。
9 K( I, O( k, R2 j, h3 {; G9 U8 A 写山,写水,写你,写我,写神仙。怎么运用这实字,其实是属于我们上周讲的“谋篇”的问题。实字的选用问题不叫炼字,真正诗学上所说的炼字,其实是指着炼虚字。我们下面所要关注的,就是虚字!那么先知道什么是虚字。很简单哦,除了上面说的实字,其余的都是虚字了。6 O4 s' q7 K1 R! G! U
比如,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助词等等。一首诗里,实字是骨架,虚字是脉络和筋,虚字才是使诗意灵动起来的关键。
$ B9 W6 `: Z- U3 R q: w! \1 ~; w 比如说一个“山”有什么意思?但说它是“大山、小山、高山、秃山、青山……”这一加上虚字,就把山给说的清晰逼真了起来。再比如说一个“笛”字,这有什么意思呢?一个乐器而已,但是如果说成“横笛、吹笛、弄笛、奏笛……”,那是不是就生动了起来?
! n. A& g1 U$ |8 Q 怎么来形容这个“笛”?怎么让它动起来,让它具有精彩的灵动?这,就是炼字!字炼的好,你的作品就生动,不会炼字,就写不出好诗来。所以,炼字,真的真的很重要的。
/ o5 }, L1 c7 P 以前我在讲近体诗之炼字的时候,常介绍一些具体的炼第几个字的方法。比如七言里,第一个字怎么炼,第二个,第三、四、五、六、七个字怎么炼。这有点程序化了,我讲的时候自己感觉都枯燥。今天咱先不那么讲。
$ s: _, T* F. B& h' K近体诗分为五言和七言的两种。传统上的说法是,五言要炼第二、三字,而七言,要炼二、四、五、七字。其实,想开了,就不必拘泥什么位置了,可以肯定的说,炼字是不分什么位置的。我的建议是,见虚字就要去“炼”,而不管它在第几个字的位置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