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不应有雅俗之分7 v1 Z5 s# C- D3 M
8 M* g9 x4 G+ Z+ S2 m: F
作为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笔者自认对音乐的基本概念还算熟稔,但前几天有学生问我“何为高雅音乐”,我却被问倒了。请教了相关学者,翻遍各种音乐教科书,我也没找到任何关于“高雅音乐”的定义。 ( f/ e2 u. y9 \/ `: } : |0 i6 v1 u: W _0 u3 e8 u9 u 可有意思的是,“高雅音乐”的概念已在现实中被广泛使用。比如,媒体就经常使用“高雅音乐如何亲民”之类的标题,一些学者甚至还以“高雅音乐”为研究对象,撰写了不少论文,像“影响高雅音乐走向大众的几个因素”“浅谈高雅音乐如何进入中等城市音乐市场”。1 G7 b/ s0 N- W, }2 X' d( M
( O' D i* E- p' i 如果音乐有高雅的,与之对应,必然得有庸俗的(或低俗的)。那我们又该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评判一种音乐是高雅还是低俗呢?) z: u# s p$ d# P8 G+ p6 q
% F. r( J$ ]4 O+ M- T5 u
音乐的雅俗之辩大概可以追溯至《诗经》。根据受众群体和使用范围的不同,《诗经》中的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来自民间的音乐,大部分是民歌;雅是周王室的宫廷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到了隋唐,有了明确的“雅乐”“俗乐”概念,分别指代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此二者虽然在内容、曲调等方面有所差异,但最主要的区别还是使用人群不同,所以雅乐并非指高雅的音乐,俗乐也非庸俗、低俗的音乐。古代将音乐分为雅与俗,更多是为了将使用雅乐的统治者和使用俗乐的被统治者区分开来,以方便统治阶级的统治。 - n) Y4 g8 w' f m) P& Y; Q) R ! Q3 b, A7 I% Z4 p1 z) b 今天,人们谈论的“高雅音乐”跟古时候的雅乐不是一回事,主要指格调高、有品位的音乐。从现实中看,有人将西洋古典音乐视为“高雅音乐”,有人将现代交响乐视为“高雅音乐”,还有人将在高大上的音乐厅里演奏的音乐视为“高雅音乐”。这些音乐或主题宏大,或内容深刻,或配器复杂,或演奏难度大,但这一切跟格调高低、是否雅致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