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老南音,期待唱响世界( s; v$ Z# {. O* S8 M7 w9 [+ c
6 T% ? O! u; r1 T$ o3 ^! H7 _$ L" V9 K
“春犹峭,柳如眉。时而风,时而雨。阴里晴里寻寻觅觅,亦悲亦喜留印迹……”厦门中山公园西门内,一座具有闽南古典园林风格的历史风貌建筑———南音阁里正在上演南音清唱剧《金石吟》,而在戏台上表演的是两位“90后”演员。
3 J# P8 ?2 R' a5 R2 {
- ~" o0 P! X) F8 x) |$ l2 V 福建南音,又称“南曲”“南管”“南乐”“弦管”“郎君乐”等,为中国四大古乐之一,是我国历史悠久、音乐体系保存较完整的一个大乐种,2009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厦门市南乐团成立于1954年,是我国仅有的两个南音专业表演团体之一,另一个在南音的发祥地泉州。3 Y! }( L$ R, P$ C
7 R Y, a3 t3 j8 I, f
表演者和受众日趋年轻化1 J2 Z* ?- C/ s: v! u( V, `
+ U1 G$ Z* ^9 W$ s, r& }# z 《金石吟》是根据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金石学家赵明诚所著的《金石录》命名,以古人、宋词、新曲、古调通过现代说唱表演形式给予完美呈现。《金石吟》在音乐配器上,以南音传统乐器为主,兼顾民族乐器及西洋管弦,这也是南音近年来古为今用、中西合璧的一次大胆尝试。% T. R/ y$ M5 n+ [/ y) y8 t- ]
1 F4 {: R* t5 a6 ?7 V. q 与很多传统戏剧、乐曲给人的“刻板印象”不一样的是,南音的表演者和粉丝群越来越年轻化。饰演李清照的许达妮和饰演赵明诚的潘文龙虽然是“90后”,但两人在此前就荣获过福建省“第六届福建艺术节-第三届舞蹈杂技曲艺优秀剧(节)目展演”表演奖一等奖。: ?: ~; J- R# C$ ^' u6 R% m1 M
2 z6 p& C ^1 S# c/ {
“这和南乐团对南音的传播是分不开的。”南乐团团长杨雪莉说,近年来,南乐团定期与厦门市区南音社、中小学联合开办培训班、夏令营,选派优秀南音演(奏)员走进学校、社区授课;每年举办一届厦门南音唱腔比赛,挖掘培养了一批新人;积极开展“公益性低票价文化惠民演出”和“假日文艺舞台”品牌演出,演出场次逐年增加,逐步培养了一批南音受众。目前学习南音的人数不断增加,特别是在民间,有非常多的南音社团,而且每周都有交流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