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312|回复: 0

[原创散文] 读先贤散文邂逅淡泊人生

[复制链接]

1698

积分

7

听众

534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1698
周永财 发表于 2017-8-23 04:41:24 来自中国原创歌词网基地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先贤散文邂逅淡泊人生
每次去拜访朋友,总是要在人家书橱前站一会儿,一来是想淘一淘有什么好书,二来也想借此了解一下主人的阅读喜好,好多一些谈资。我喜欢古代散文典籍,我会很小心地翻阅然后同样很小心地把书放回原处,在我心里,每一本书都宛如一位先贤,翻阅它们就是与这些前辈的一次邂逅。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里多次说到这八个字:“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句话出自《尚书》里的《五子之歌》,而《尚书》正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也是最早的一部散文集。这句话以及这本书因此而举世皆知,我们的许多经史典籍以及中华民族的智慧也随着总书记的无数次引用而庄严地走到了世界面前。

中国的典籍里散文是最值得读的。首先,我们的历史本身就如同一部散文,它从神话开始切入,或紧或慢,潇洒浩荡,一路走来,中间夹叙夹议,无数英雄人物闪烁其间,而儒家思想虽历经百世或有罢黜,却依然端坐在我们民族的心头,正可谓“形散而神不散”。同时,我们的史书也选择了散文作为与之最匹配的文体,这些散文书写了几千年的史实、文化、思想、哲学和信仰,它们记载了过去,也规定了我们的未来。《尚书》记录了两千多年,《春秋》两百多年,《史记》三千多年,《资治通鉴》一千三百多年,其中《史记》被认为代表了中国古代散文的最高成就。这些散文里蕴藏和传承的“仁义礼智信”,比西方的“普世价值观”要具体和实在多了。许多人生样板鲜活得如在眼前。

我读《史记·孔子世家》和《孔子家语》时,就想着那一日黄昏与孔子在郑国的城门口相遇。孔子与弟子们走散了,一身尘土满脸风霜站在那里,当听人说自己“累累如丧家之犬”时,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笑得一点都不勉强。我喜欢这位老人!他带着一票弟子到处传播他的学说,那么淡泊,那么无私,那么信念执著而又不改初心。作为读书人我愿意追随在他身后。

翻开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我遐想着走进魏晋时的那片竹林与嵇康对饮,我想问问他为什么不愿从政而专心在城外打铁,是担心身为曹家孙婿必遭排挤,还是有意言辞激烈与山涛划清界限从而使朋友免受牵连。有一点我知道,中国文人的节操风骨就是从那时开始萌生,我们骨子里从来都驻留着他们的基因,淡泊名利、刚直不阿、矢志不渝成了中国文人的金字标签。

每次这样的阅读都会让我掩卷沉思,这真的就是一场珍贵的邂逅,在这一刻我们可以重温一章历史,聆听一段人生,发现一条心路。“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我们时常呼唤文人情怀的回归,那么,我们在与圣贤邂逅的时候,有没有打量一下自己,是否疾世愤俗而又爱憎分明,面对逝者如斯常发对于生命的思考,心系家国命运也能记得住乡愁,是否人淡如菊还流露并坚守着儒雅和正直呢。

在前行的路上有时候也需要回头看看,看看我们是从哪里走来,有着怎样的初心。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我们执着于追问地球的历史,而作为一个有文化的公民,我愿意每天在阅读里和我们的前人邂逅,去濡染他们的文人情怀,去寻找他们的人生足迹,同时去追问我们自己的前世今生和明天。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2-24 23:46 , Processed in 0.111103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