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政治信念、相同的奋斗目标、相似的生活和革命经历、共同的兴趣爱好,使两人很愉快地走到一起,而长期同吃同住的战斗生活,使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他们同饮一个杓桶打的开水,同吃一副扁担挑的饭菜,风晨月夕,同在畔上听谢翰文同志讲井冈山,讲遵义,讲雪山草地。有时又同听谢翰文科长宣读华北、江南各个战场八路军、新四军传来的捷报。这些便成为他们在工作中的精神食粮:有的同志拿去写通讯,有的同志作宣传画的题材,公木则写在时事报告的提纲里,郑律成谱入歌曲中。 ( k* k. H6 k; w; B+ l. `# f( Y4 j0 B) P v1 @ y
在延安,公木和郑律成合作创作《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当时称《八路军进行曲》),受到人们赞誉。面对荣誉和奖励,两人都展示了谦虚的品格。公木在多种场合说:“此事是郑律成提出来的”,“我只是写了八段歌词,创意布局,多得力于郑律成同志”,“郑律成同志为我的歌词插上了翅膀”。郑律成也多次说:“没有公木同志作词,我那些曲就谱不出来,是他的歌词让我产生了激情、产生了冲动。” 2 R: M9 S# ~. N6 A+ `4 u. O 2 @& T _8 m( I5 z/ A; H 几十年过去了,公木和郑律成始终保持着兄弟情谊。1976年春天,郑律成到长春电影制片厂办事,其间几次去公木家里看望公木,两人相约有机会再度合作,写一首歌唱周总理的歌曲,但这一约定随1976年12月7日郑律成猝然离世而成终生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