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到来绿满窗,大姑娘窗下绣鸳鸯。忽然一阵无情棒,打得鸳鸯各一旁……”周璇婉转的《四季歌》渐渐消失,接上杭盖乐队主唱胡日查粗犷的蒙语唱腔:“上海生产的半导体,是奖励给我最好的礼物,因为我劳动出色又勇敢……”杭盖乐队的《上海半导体》经重新创作,变成一个蒙古族男人和上世纪30年代一个上海女人的对话,变成杭盖乐队和上海交响乐团的对话,变成中与西、新与旧的对话。昨晚,在上海夏季音乐节舞台上,由谭盾指挥,交响和摇滚两种不同的音乐语言在台上形成冲突和平衡。 + ]. A! @, g- Q+ q4 z + h/ c" o0 g l2 j1 K 为创作“交响摇滚”版改了6稿1 A' ]/ o0 v* ^7 {& h
+ C8 G( E7 O7 \
成立于2004年的杭盖乐队,将蒙古族许多经典民歌的悠扬曲调进行了全新的改编,增添了硬朗的摇滚元素。他们的音乐足迹已遍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谭盾说:“杭盖是中国摇滚乐的先锋,他们让民族音乐和摇滚乐产生了化学反应。如今,我们要让交响乐和摇滚产生新的化学反应。”3 j, n1 @+ P% q" z5 C+ {
/ a4 C4 B7 }( j* h. @ 交响乐和摇滚乐有着不同的美学和传统,虽然近年来纽约爱乐、柏林爱乐等国际著名的乐团都曾尝试过与摇滚乐队合作,但如何达成平衡,面临着技术上和艺术上的双重难题。谭盾和杭盖乐队的合作两三年前就开始了。两个不同的声场如何在舞台上达成平衡?如何在融合的同时又能保持相互独立?摇滚乐手如何适应交响乐指挥?在漫长的摸索中,这些问题一点点得到解决。谭盾说:“交响摇滚是一种新的发明,不是伴奏、随行,而是对话、对比。”7 G& ^2 @% g& W% H# c' V
5 W2 `! D' d3 V" |4 o 这次是谭盾最新编曲的《上海半导体》首次亮相。《上海半导体》诞生于上世纪60、70年代的草原,原本叫《上海产的半导体》。杭盖乐队队长伊立奇说,半导体收音机是草原与现代科技最初的亲密接触,“那时候上海牌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牌子。通过上海产的半导体,草原上的人们听到了外面的声音,一个崭新的、充满希望的时代就此开启。”/ r E- h2 y+ l$ a$ b8 T% G# `; h
贝多芬身上就有一种摇滚精神1 n) c8 N& I. a) [1 I
3 M, H) c `2 V: M
为什么一定要做交响摇滚?谭盾说,交响乐给人的印象常常是维护传统和经典,而摇滚则永远在和社会、和时代对话。“贝多芬就有一种摇滚精神,发出当代的声音、推动音乐的变革和社会的进步。” 4 [# f- @5 N& c; d, ^1 A; a& a: Q- p9 ] T0 a% X
在这场音乐会上,除了“交响摇滚”,还有另外两部谭盾作品上演。低音提琴协奏曲《狼图腾》和手机交响曲《风与鸟的密语》。《狼图腾》灵感来自同名畅销小说,2015年初在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首演。《风与鸟的密语》是对科技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谭盾用中国传统乐器模仿风与鸟的声音,并且让观众们将事先录制的鸟鸣声下载到手机里,在其中一个段落一起播放,在音乐厅里营造了一个充满鸟鸣的“数码森林”。他说,今天我们已经活在互联网时代,醒来后听到的第一个声音就是手机的消息提示音。手机已变成十分有意思的乐器,也是我们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