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日的足迹
~6 {, G0 |# g3 W0 u& C1 o9 K# n9 J, F9 o# b* X
BEYOND乐队成立于1983年,最初的三个成员是黄家驹、叶世荣和邬林。成立之初,BEYOND走的是前卫路线,曲风走向大多为ARTROCK,注重音乐技巧。直到现在,很多阳春白雪的音乐青年依然怀念早期的BEYOND,怀念在《阿拉伯跳舞女郎》里他们在纯音乐技巧上的表现力。值得一提的是,在黄家驹死后,BEYOND再一次出现了回归早期音乐风格的趋势,他们的吉他和贝司也更加的炉火纯青,可他们却再也没能迎来黄家驹时代的辉煌。BEYOND是一支打着黄家驹个人烙印的乐队,没有了黄家驹激越苍凉的嗓音,没有了他带给我们的那份唏嘘,BEYOND便失掉了灵魂。从最早期的《旧日的足迹》,到1993年的《海阔天空》,我们这份记忆始于家驹,也止于家驹。6 u2 W/ ^7 b% }$ c1 o6 q
4 \2 ]4 S' N5 E" Y' k 家驹一手造就了我们所理解的BEYOND,他也用自己短暂的一生给这支不失才华的乐队设定了一个难以超越的高度。当黄贯中无奈地在《PARADISE》中唱到“可惜,我们的故乡,放不下我们的理想”时,便已经预示了宁为玉碎的BEYOND日后的曲终人散。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时代可以充斥那样多的音乐垃圾,却容不下只剩了三个人的BEYOND乐队的原因。
r& I: z$ r. v, F# v5 [' [
- b* F, W0 h6 D+ R 哀莫大于心死。2003年6月30日,是黄家驹的十周年忌日,同时今年也是BEYOND成立二十周年纪念。这一份音乐的信念在黄家驹死后被继承了下来,在BEYOND乐队解散之后,它依然流传在这个世界上。" l% C2 c+ \, R- V, v3 T |
. x: {0 c/ ~) {/ f
你知道我的迷惘
$ A0 }" J: g- _, ^) V$ m
@& w% e# F8 ~& b4 U2 k 在探索音乐道路的过程中,BEYOND开始尝试用粤语进行音乐创作,用粤语填词的《永远等待》开始引起香港音乐圈的注意。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为在当时用粤语进行摇滚乐的演绎极为罕见。黄家驹卓越的才华浮出水面,无论是唱功还是填词作曲,他都在当时以翻唱日文歌曲为风气的香港乐坛里鹤立鸡群。1986年,BEYOND乐队自费推出第一张专辑《再见理想》——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封面直到现在还是很多人的电脑桌面。那个目光忧郁的小男孩,站在黑白的背景里注视着相片外的世界,年轻的眼睛里忧郁的眼神让人难以忘怀。
# ~% A5 d5 Z" s4 O6 f. b! r, g( r9 C1 } c3 J! A( E, Q
BEYOND从此浮出水面,摆脱了地下乐队的身份。黄家驹大滑音处理的拖腔尾音从此和那一首首经典的歌曲一起改变了我们对香港音乐的看法。
, _" i. d: f) q
+ z4 j. b1 O. {- d! d ]9 q/ i- p 1990年,BEYOND发行第一张国语大碟《大地》。这是一张对大陆的歌迷来说极其重要的专辑,很多人便是由这里面的歌开始确立了对这支乐队的近乎信仰的感情。那首《大地》,将我从来只从属于个人的情感扩展到了整个天地之间。
5 F' t, T4 v3 M& O2 M- F P" H! n4 q+ z/ |
“眼前有一群朴素的少年,轻轻松松地走远,不知道哪一天,再相见……”& w; k$ j: \' Z4 u* C
9 m& _$ z, N8 r S 那其实是一个三十岁的男人和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之间的对话,我听不进家长和老师的说教,却没有忽略黄家驹的声音。而BEYOND仅凭《大地》这一首歌,便重建了我们对于音乐的全部认识。还有那张专辑中的《你知道我的迷惘》:我们曾经一样地流浪,一样幻想美好时光,一样的感到流水年长。我们虽然不在同一个地方,没有相同的主张,可是你知道我的迷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