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带着学生走
$ y5 N+ i2 A4 W0 c5 v/ X& `& \3 [0 ^
陈琳告诉记者,本次选用三部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实战训练,希望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同时他们更希望青年指挥将处理这些作品的理念掌握,以便用于以后的学习、工作中。: T; p& @3 V" {9 M+ O; X! d
- w5 c# k! H, q$ C8 `8 n- { O( P 作为指挥系副主任,陈琳连同指挥系的老师们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参加国际赛事、指挥职业乐团……青年指挥的成长、成熟以及知名度的锻造,离不开老师在背后的推动。”陈琳坦言,虽然目前国内交响乐团越来越多,但是他们并不鼓励学生过早出去单打独斗。中央院指挥系都是采用老师带着、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有些地方乐团还处于成长上升期,他们更需要成熟指挥。同理,年轻指挥也需要成熟的职业乐团给他们帮助。”陈琳说,贸然把青年指挥放到地方刚起步的乐团,年轻人经验尚浅,处理不好与领导、乐手的关系,对于起步阶段的他们来说,这种打击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我们不断强调老师要多带着学生出去拓宽眼界。学生可以看老师如何训练乐团、可以帮老师打底。例如现任杭州爱乐乐团助理指挥的青年指挥洪音,就是指挥家杨洋的学生,杨洋作为杭爱的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经常带着洪音去杭爱学习,在实践过程中,洪音学习、成长,最终留任。”
' G( Z5 N: ?: C# B) t2 {+ i# I+ |& K9 K" e4 y# P
实践不应被夸大
3 {* E2 @/ \, L, ]
2 Y( b n, z1 E; P1 t5 F0 x 来自解放军军乐团的青年指挥袁威,通过此次学习对作品有了新的理解,工作方法、工作效率都有所提高。袁威告诉记者:“军乐团自身的平台就很高,虽然军乐团没有弦乐声部,但是我还有其它机会进行实践。”但让袁威困惑的是,因为年轻,他在跟乐团的沟通上不太顺利,甚至有些吃力。“有些乐队演奏员看你年轻,不配合,人为原因导致排练效率低。”袁威承认自身的音乐修养也有待提高,但是不是多听多看就一定能提高的,对音乐的理解还需要老师引路。
* A! ]/ m6 m8 @- V# `9 p2 s
1 k1 _, m- V% M 来自西藏歌舞团的石建平,2015年第一次参加中国青年指挥人才培养项目时,在中央歌剧院吃住3个月,一点点地学。这次再回来,俞峰介绍:“时隔一年多,学员们都有了很大进步。尤其是石建平,进步特别大,我激动得都想拥抱一下他。”石建平告诉记者:“各方面收获都很大。上次来是侧重指挥技术,这次是侧重乐队排练,更直观、更高效。”. O) d. F& z) u; l2 y
/ x6 k: [0 y& S- I& H( Z7 p 此次中国青年指挥人才培养项目,俞峰选择的三部作品都非常有难度。“例如瓦格纳的《齐格弗里德牧歌》,不是让你只会这一首作品,是让你理解瓦格纳音乐的内涵。解决用技术表达音乐、知道该如何排练……”俞峰说,这次培训格外关注细节。
. |% v. ]# P( g6 D: v4 y; m) a( I5 H1 R; C4 e) r1 x: J* C& p3 X
俞峰说:“实践不应该被夸大。要先打好基础,用实践来验证。每天指挥乐团就一定好吗?指挥是个学习、思考、实践的过程,如果只靠乐队经验,那每个乐手都能当指挥。”在俞峰看来,内因决定一切。“指挥需要有理想、需要更努力、需要付出更多,要在机会到来之前,成为完备的指挥。当你面对职业乐团时,表现出的就应该是成熟。”但是青年指挥确实需要乐队练手,于是,刚刚组建的“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也随着本次项目的开班而正式开始了工作,作为配合本次教学的重要资源,全体团员首次亮相。这是一支由国际优秀职业乐手组成的职业交响乐团。乐团的建立不仅要承担学院各项演出任务,成为国家音乐艺术创作和表演的载体,同时还兼顾中央音乐学院的教学。
" c, J9 E5 f, P8 @& x: L! g/ n- w. ?7 _5 e& V% L3 p
俞峰告诉记者,中国青年指挥人才培养项目会持续下去,培养指挥的周期长,因此必须保证项目的延续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