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27日晚,国家艺术基金中国青年指挥人才培养汇报音乐会相继在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举行。刚刚成立的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担当伴奏,来自全国各地8位青年指挥带来了瓦格纳的《齐格弗里德牧歌》、斯特拉文斯基的《敦巴顿橡树园》和莫扎特《第36交响曲“林茨”》。 / [) W# S9 F+ R 7 T+ P( q9 |% d1 R& ] Q 青年指挥助推器0 H E) ~& ~4 |7 h- S9 g0 B
. l. |: A V9 \* K( k
3月16日,“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中国青年指挥人才培养大师班”在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正式开班。该项目是指挥家俞峰继2015年在中央歌剧院举办的“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中国青年指挥人才培养”项目以来第二次举办。为了保持学习以及项目的延续性,第一期的十五位学员再次回归,接受更深一步的学习指导。4 Q/ l5 q" i" p. R% f
8 c# L2 r) Q% D6 E; X3 L9 v7 h$ Z
本期项目课时共30天,分四期课程,每期约一周时间,将于半年内完成。第一期课程还邀请了柏林汉斯埃斯勒音乐学院钢琴艺术指导亚历山大-维特林(Alexander Vitlin)参与授课。% g! r3 P9 K' n
9 Y) d z, ^, e w# F# S s
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承接本次项目,指挥系副主任陈琳告诉记者:“由于指挥专业的特殊性,学生平时多在教室里学习,双钢琴模拟乐队场景进行训练。这个项目最大的特点在于,乐队就在你眼前,学生们能在实战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7 {8 q! p' p5 q9 M, w
M8 ^5 H, \/ h7 b" ^9 t! z
青年指挥俞极是中央院本科五年级的学生,参加过很多大师班的他说:“中国青年指挥人才培养项目不同于传统大师班,内容有规划、更具体,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思路清晰、强化对拍子的敏感度,学的内容都是用得上的,收获很大。”俞极形容该项目是青年指挥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