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Y' u; Y: r9 F+ z& h# a+ W8 s 高等音乐教育的问题首先是产品量大。音乐院系连年扩招,每年有二十万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然而社会远没有这么大的有效需求:专业音乐院团基本饱和甚至还在分流,城市中小学也都配备了音乐教师,艰苦地区则“支付不起”大学生所需物质与文化条件,所以大多数音乐院系毕业生散落在各级城市低端的音乐培训机构及其他服务行业,不仅就业率低而且就业水平也不高。/ C6 ^& L' K. |" O
9 R% e9 D. [! c$ W! j. P 量大还不是高等音乐教育的本质问题,质低才是。我国社会正处在音乐文化需求的上升期,有意愿也有能力在优质音乐服务方面支付资金。但是在西方古典音乐甚至中国传统音乐高端表演人才培养方面,内地音乐院系的影响力与日、韩相比却是此消彼长的态势。在音乐教师培养方面,社会上需要的是具有素质教育能力的音乐教师,绝大多数家长都没有打算让孩子今后走“音乐专业”这条路,而是希望孩子能通过音乐拓展感受幸福的途径以及提高情商、智商、体质、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能力。让他们不满的是,音乐培训机构能提供的基本是考级、艺考这样的应试教育,并且音乐教师自身的素质大多并不高;这些教师在大学求学期间接受的是所谓“专业音乐教育”,也没有掌握“通过音乐开展素质教育”的本领。3 T( z" S8 X* C
8 [, `, f/ G! X# f; K
第三个问题是高等音乐教育的产品类型单一。我国大学的发展历史较短,音乐院系的历史更短,受前苏联音乐学院的影响很深,以传授西方专业音乐知识为主。这种模式在教学内容上既不注重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或者只是顾及符合西方专业音乐观念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也不重视社会需求较大的流行音乐;在教学方法上只重视音乐技术训练,不讲究教学方式,更不管少儿音乐素质教育的观念与方式方法。这种专业主义的西方古典音乐观还会继续细分,把大学生分为声乐、器乐等专业以及美声、“民声”(以美声为基础,并不是指戏曲或各族各地的传统唱法)、钢琴、小提琴等方向,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大机器上的螺丝钉,符合的是机械工业时代人才观。这样的“人才”在常变常新的电脑时代找不到位置,找到位置也会因缺乏调适能力和灵活性而迅速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
相应的,高等音乐教育必须关注社会需求的新变化,推动供给侧改革,从粗放扩张转到集约发展。第一,要把好“原材料”的质量关。高等音乐教育不能为了解决生源少的问题而在艺考时大放水,造成五音不全、完全不适合学习音乐的学生仅仅因为艺考的文化分数线低就被引流进音乐院系。同时艺考还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文化素质,否则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学生学得困难,教师教得痛苦,几年下来学生不仅会成为高等音乐教育的残次品遭到市场冷落、而且会因选错专业耽误终生。5 y: m. M9 p9 X1 f
. z& o4 ?. q; ~) R9 ]! Z. e" e# } 第二,是加大选修课比例,把“伪选修”变成真选修。虽然有些学校甚至提出了“课程超市”的概念,但是总体来说音乐院系为学生多样发展提供的课程支持还很不够,必修课不仅份额重而且全国的开课科目都大同小异;选修课则提供的数量少,学生在有限的选修课程中为完成学分只能“全选”,选修课实则是“必修课”,结果就是学生不管有什么样的兴趣和特长所学的课程都大同小异,毕业出来所能提供的服务也大同小异。在笔者看来,学生所学课程中必修课的比重应低于40%,选修课的比重要超过60%;选修课在数量上必须有较大选择余地,假如一个学生应在音乐院系完成60个选修学分,那么音乐院系应该提供超过120个学分的课程数量。% {' t) C' Z' ~1 A" r
& Y2 e" v% C- r
第三是以小班制为主。研究表明,一个能够开展互动、互助和探索性教学活动的课堂的学生数量在16人左右。遗憾的是音乐院系的课堂或为1-2人的小课或为动辄50人以上的大课,小课形式不利于学生间的互助与协作意识培养,大课形式不利于师生互动和探索性教学,二者都很难形成高效课堂。当然,小班并不见得必然高效,这还需要教师具有组织高效课堂的能力。1 n1 j% k7 ]4 ^
" @( w8 N5 v- |: ]: Z+ B1 T9 i2 y
最后,教师要不断进步,注重知识更新。教师是音乐院系的主体,他们负有培养合格人才的责任。教师必须认识到,进入信息社会以来,各个门类的知识与能力的更新都在加速,很多原有的知识和能力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时代又在对音乐院系所培养人才提出新知识、新能力和弹性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比如音乐录制、音乐编辑、音乐的科技应用、艺术管理与市场推广以及多样复合能力等。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作为教师尤其要以身作则、发挥示范作用,不断学习进步,扩充知识,拓展视野,更新观念与技能,从而提高服务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成为具有服务社会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