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严要求 乐队细打磨
! v: r: j9 L$ x; d. U x/ p
! f1 A- t! r( U5 _ 新学期伊始,首都师范大学民族管弦乐团、弓弦乐团、室内乐团的学生们开始了忙碌的排练,为即将到来的多场演出认真准备。据了解,弓弦乐团将于下月赴台湾演出87版电视剧《红楼梦》配乐;室内乐团将演奏该校作曲系学生的原创作品。
% D5 U, f" ?+ y& b0 [+ L" e
* Z2 U% U6 V, L% H# |6 T9 p2 O7 l 二胡教学 严谨细致触类旁通
+ Z, Q- T0 }) X4 C* r
l6 ~) n5 s& q2 x" z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民乐团常任指挥、二胡教师于川最近正忙着指导学生排练,他慨叹,以前教中小学生时发现,在二胡的基础教育方面普遍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不够严谨和细腻,许多孩子在学琴的过程中只注意积累作品而不重视功底,因此,近年来虽然学二胡的学生不少,但生源质量并不很高,不少上了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还存在基本功不扎实的问题。( U3 ~: Q5 c% i; ~+ J/ Z9 i
0 ^- l( k9 P/ m0 ~1 `
“于川老师上课时首先会给我们一首乐曲的整体印象,在情感的把控方面也很细腻,有时为了开头第一个音会让我练一节课。另外,他不会直接告诉学生该怎样做,而是启发学生自己思考为什么去做?”首师大本科四年级学生丁宁曾在不少重大比赛中获奖,她说,于老师总是给她很细心的赛前指导,包括曲目细节的把控及合伴奏等。1 y& G" W3 F* Q0 ~
' p4 k6 M5 G7 j! t
首师大本科四年级学生杨晓宁初中时即跟随于川学习二胡。他总结:“于老师极其严格——我拉琴始终很难得到他的褒奖,他让我认识到,技术是永无止境的。另一方面,于老师对我的很多想法,比如改编曲目、组建室内乐团、学习作曲等等,都十分支持,尽可能地帮我进行曲目的改编、为室内乐团排练、介绍作曲老师等等。”( r8 ?, M& O- A5 y/ I6 {) c' }7 ?+ l
, |3 \3 T) j, Z* Q4 \
“于川老师鼓励我们多听不同的音乐类型,对比各个版本之间处理的不同,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处理。”中央音乐学院二胡专业研三学生李天舒总结,于老师非常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包括拉琴的呼吸、气息、身体的调动、情感的积蓄等等,非常追求音色的质感。“记得我在练习移植的小提琴曲《引子与回旋曲》时,于老师细致地讲解小提琴的运弓和二胡运弓的不同,让我借鉴小提琴运弓利用自然重力的感觉,体验松弛、自如;在揉弦方面也花了很多功夫,先听小提琴的版本是什么样的音色,自己去摸索手型等技术方面需要如何调整才能达到这样的音色,练习时我就拉空弦一遍又一遍体会,终于找到最自然的表达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