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C- [/ ~8 f) Z 12月16日,“上海城市音乐文化的发展——原创音乐剧《汤显祖》评论征文与交流研讨”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来自上海市各高校的85位研究生参与了活动,共征集到49篇论文。论坛邀请了包括音乐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在内的7位专家及音乐剧《汤显祖》的主创团队与参评学生进行了深度交流。1 R: ?3 \9 I: `
9 J5 r2 d& a$ ?+ m9 w% q M
写乐评 介入社会引导社会 0 v/ ?7 a# G' `$ V2 F7 R 5 i8 V0 ?+ c+ V$ M9 } “音乐剧《汤显祖》的排演和本次学术论坛作为纪念活动承载了重要的文化意义和学术价值。”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林在勇作为词作者对音乐剧《汤显祖》的歌词创作进行了阐释,他表示,此次围绕音乐剧《汤显祖》的交流研讨活动系“2016年度上海市艺术学研究生学术论坛”的一项重要内容,希望通过这样大型音乐戏剧的创作,推动各个学科的发展,促进创作、理论和教学间的相辅相长,同时也为在校生提供更多艺术实践的机会,让更多学生可以在实践中脱颖而出。 1 `9 w8 l7 X* n v- ] 1 v, f1 f. ~3 S. v/ u0 Y 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张巍介绍,乐评文章的征集与研讨活动已经开展了三年,每次活动主题都紧密围绕学校的重大艺术实践活动,比如,去年讨论的是上音推出的原创音乐剧《海上音》,今年的征文内容围绕本校另一部新创音乐剧《汤显祖》。“同学们都知道戏剧大师莎士比亚,但是对于中国的戏剧大师汤显祖以及中国的戏剧文化传统可能并不了解,通过这次活动,可能会引起一些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戏剧的兴趣。”张巍表示,希望每个研究生能够参与进来,打开视野,在自己的专业之外应当涉及到更多的领域。 ( a5 O6 _ f4 X l3 D" c j7 N: E. f; S; I
张巍总结,今天各国的文化发展都与世界相关,乐评文章恰恰具有介入社会、引导社会的功能,撰写乐评文章可以促进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被评论的对象,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对社会的反馈。乐评文章可以采用不同的文体,通过写乐评文章,同学们将自己的感觉、对社会的观察与自身的学问以及对社会的态度结合起来,训练自己掌握写作不同文体的方法。2 K2 I) q* ~$ Z, _7 {! k0 r* g/ x+ x- r
* j4 n3 B. t7 c' m% ~3 H R$ b* ^ 上海戏剧院博士生罗磊、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生汪雨腾、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王莲华等4位获奖同学代表进行了论文宣讲。“艺术学论坛给每位研究生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学会角色转换,把学术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专业博士生罗众表示,论坛邀请不同的学者对文章进行点评,同学们得到专家的深入指点,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同时也可以学习、吸收其他同学的写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