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大雪”那天,习惯于懒散地缩于家中取暖的古城西安人却外出,为的是争相观看一场音乐会,这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这台看似平常的独奏、独唱音乐会是陕西省音乐高校教师联袂的教学实践,但却因突出创意而在很多人眼中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广联盟,宽视野,跨地域,多奇思,它暗示出别样办学新思路的信号,让人们遥想即将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开门办学”状态,其中的关键词“联盟”颇为引人注意。& N. G+ l2 @8 @
2 A" t7 P; _0 |3 [: r% H& P- @4 [
“开门办学”不是音乐教育中的新物,受教育者也确实急需这种福利,但某些拥有丰厚技术优势的专业音乐高校无法真正与地方院校资源共享,因此才有了上述音乐会关注的现象。可以说,由教育主管部门监管的、各高校自主实施的“联盟”教育观念的提出,使“抱团取暖”的教育实践迈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关键一步。但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疑虑。; h7 A, F3 F# z S
( V5 }7 \4 P3 [9 w. y( a6 t 个性极强的音乐教育可以联盟吗?从表层看,联盟可以有形式上互助办学的利好,各校资源不同,优势各异,在崇尚“母语”文化教育的时代,地方音乐院校在联盟办学的体系中有助于取长补短;从中层看,有内涵上相互融合的利好,从艺术实践技艺到教育观念思想,在人们崇尚个性张扬的时代,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如何优势互补,内涵融合是关键;从深层看,教育的发展需要联合起来才能集思广益,广开视野,有利于整合宏富而多杂的现代教育资源,对于错杂纷繁的发展方向,联盟则有利于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看来,“联盟”是当下亟待深入思考的关键领域。 P4 c: Q7 z i3 d3 l" Q0 E, l: R' @5 b A
现代音乐教育在媒体高度发展的当下还需要联盟吗?当前的音乐教育法繁多芜杂,搜罗并实施这些教育法也较为容易。在当下媒体氛围中,寻找这些方法变得快捷、简便,从而容易使人不加思考地趋于某种潮流,一窝蜂地、浅层地模仿国外的所谓“名法”,这便颇为令人担忧。这不仅使高等音乐教育忽略了本应重视的自身规律研究,还使某些潜在的民族音乐教育方法的挖掘失去机会。据笔者调查,现在有很大一部分高校还在片面地理解、照搬国外教学法,“盲目崇外”的“外法”临摹却被很多自认为是时尚。最为关键的是,这些“外法”并非针对高校设计的音乐教育之策,更未必适应中国各地。它们多是从毕业生就业的幼儿园、中小学视角,以广泛参与的娱乐性教学之需而推论设计的,是否适用于中国的高等音乐教育则根本未加论证,媒体发达造就并助长了快餐式“跟风现象”。这急需“联盟”而使高校教师坐下来,长期深入地进行系统研究,目前较为短缺的高等音乐教育本体更是其中特别要注意的视角。联盟有利于针对性研究的宏观布局与微观协调,是当下音乐教育急需不可或缺的实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