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x) S8 U! i! U) G8 w& G ——访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代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刘锡津( }5 b1 @' L7 t
5 J* t+ R* X$ b1 d1 q; U
30年前,一群热爱民族管弦乐事业的人,为了民族音乐的发展大计聚集在一起,他们成立了一个令音乐界瞩目的艺术家团体——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学会从最初隶属于中国音协的二级机构到具有法人资格的国家一级社团,30年来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在几代民乐人的辛勤耕耘和默默奉献下,在民族音乐的创作、演奏、理论评论和艺术教育等各个领域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正如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代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刘锡津对记者所说,学会这么多年来有特别好的传统,那就是“找事做”“做好事”和“团结起来为民乐”。正是这种实干精神吸引并团结了我国众多优秀的民族音乐家都成为学会的重要一员,他们团结一致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认可与良好口碑,成为了文艺界公认的好学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30年的历程,也见证了中国民族音乐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学会始终坚定地和全国的民乐人一起,满怀为了民族音乐繁荣发展的初心,意气风发地努力工作,为民乐的未来殚精竭虑、苦思进取。”刘锡津语重心长地说。. x/ y$ T( M; W
+ o. B7 N( E, q3 c5 F$ J) E# F
记者:“华乐论坛”到今年已举办了五届,现已成为音乐界著名的品牌项目,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可被看作是新时代民乐发展繁荣的重要标志。今年6月举行的第五届“华乐论坛”以杰出管弦乐指挥评选为主题,不仅集中讨论民族管弦乐的指挥艺术,还针对当前民族管弦乐发展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很有想法也很有现实意义。* a* P' D$ _$ B0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