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初的上海,曾为中国舞台艺术从广场走进剧场、从戏台走上舞台、从乡村进入城市,做出过历史性贡献。21世纪的上海,能否继续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出历史性贡献?这是值得每一位上海艺术家乃至全国、全球华人艺术家共同思考和关注的文化命题。& @ b- o; ~, E
9 R( s! c8 e \9 f; }$ U
传承与革新( X4 \0 M& x, \, ~" `" W* k
# N* W3 c y/ ]: h. v1 P 10月12日晚,上海民族乐团《海上生民乐》音乐会为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启序幕,这是艺术节首次使用民乐演出作为开幕大戏。' S. G. P" q: P7 }3 s3 H, \; `
4 Y+ w3 {6 d* }- ?6 g
许多年来,民族传统音乐一直在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希望重新融入时代主流,为此做了各种尝试,包括交响化、新民乐、跨界混搭、时尚化。现在回头去看,一切尝试都没有白费。上海民族乐团的《海上生民乐》,可以说在不经意间做了一次总结,把民乐人许多年来的有益探索,把民乐创作与演出中各个局部的尝试与革新,在上海做了一次整合,以一场风格感鲜明、分寸感得当,相对完整和谐的原创性演出,实现了民族音乐当代演出的审美转化。这种完整性转化本身,体现出上海文化创造的一份自觉担当。' E! q# K% b' j& `3 ^) c$ }4 H5 S: d
. L0 m' y+ [ x, Q) l; |; _
可以用“熟悉的曲目有新鲜感”和“新创的曲目有熟悉感”来形容这场演出。在《海上生民乐》中,我们听到许多耳熟能详的传统曲目或做了新的编配,或尝试新的演奏方法,在熟悉的旋律中体现出新的意境与新的技法,从而产生新鲜感,更适应当下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欣赏趣味。而他们新创作的曲目,又十分注重本体与本色的守正,甚至有意识向更质朴久远的传统源头回归,注重原声、原音、原味,将乐器本色的声响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现代感,使人在一派清新的感受中唤醒储存的记忆。
/ V, ~: l5 D! t$ P( r' S4 m
' \: K; j6 c( i4 W1 B 艺术创新,不仅是局部性技能性的创新,更是在局部性与技能性的基础上逐渐积累进而实现的整体性审美品格转化。而支撑整体性审美品格转化的,既离不开深厚的传统,更要有艺术创新的自觉和自信。《海上生民乐》作为一台民乐形式的演出,以个体的现代演绎方式,构成了整体欣赏趣味的转化,同时融进了民族舞蹈、民族戏曲的表演,也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其它艺术门类的介入,都没有反客为主、喧宾夺主,反而起到了营造情势、渲染情境、放大情感的作用,构成一种新的和谐。文化自觉就是敢于并善于打破定势、开拓创新,文化自信就是以我为主、拿来我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