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乐到底听什么0 i7 e0 F1 B. @) u! S B) y8 I
6 T( A, D" ]3 Q* x% s& g1 T
杨燕迪:刚才雪枫提到的,实际上是欣赏音乐的习惯模式问题。我个人的看法是,聆听音乐,在西方形成了某种准宗教的气氛,在音乐进行时鸦雀无声,使音乐会带有了某种神圣专注的感觉。确实,如果有过在国外聆听音乐会经验的人回到国内会有些不习惯,因为国外的正规音乐会确实很安静。这当然也不是在一两天内形成的。实际上,音乐会的现场气氛在莫扎特、贝多芬的时代还很闹,也就是说直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音乐会的整个建制还没有完全成熟,包括一套音乐会的长度、内容都非常混乱。如果去看看贝多芬时代的音乐会节目单会很吓人,长达四五个小时,中间有吃饭,吃完饭以后继续。当前大家都认可的这样一种对音乐采取高度尊重的准宗教态度是从19世纪的浪漫主义时代开始形成的,在整个19世纪构筑成型,并传至现在。* }0 @! [! X2 V$ X* k! @
2 ]+ v5 U+ r$ r `7 B 国内的音乐会环境为什么比较吵闹,为什么总会有不恰当的鼓掌等等现象,显然是因为没有养成这样的音乐习惯,还缺乏一个持续建构的文化传统。大家应注意,音乐会这件事情、以及在音乐会中听音乐这一现象,是从20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随着“西学东渐”的展开才逐渐在中国文化中扎根的。我们出席音乐会,不为别的,就是为听音乐,就是为了聆听,这样一种行为方式从西方传到中国时间很短,这个传统比较薄弱,中间又不断被打断,实际上从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渐稳定地形成了我们现在这样的音乐氛围。所以可能还要有相当一段时间来持续保持和建构。 & Q. q+ ~7 }: C1 { z1 ]3 Y+ P9 d" g1 {' B& U5 y1 F
可以再做一些补充,就是听音乐到底听什么?一些朋友也曾经这样询问,音乐有些难懂,音乐中究竟听什么东西,特别是所谓的古典音乐的音乐会,时间这么长,还有好几个乐章,比如马勒交响曲的一个乐章甚至就有半个小时,这么长时间的过程中到底听什么?当然很难用一句话说清楚,但理想的音乐会聆听方式是要求听者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作为一个听者绝对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非常主动地参与音乐的进行并卷入其中。听者的耳朵尽管是一个听觉器官,但是它跟大脑的思考,和身体的互动,甚至和整个的生命体验完全绑在一起,所以就要求听众全神贯注于音乐本身。我们的问题是,听者全神贯注于什么?在这里,当然就需要教育和培训了。听音乐要听主题或动机,要听主题或动机的发展,听音色的变化,听和声的配置与色彩,并领悟其中的情感思想意义,总的来说要跟随音乐的进展,以典型的交响曲和奏鸣曲而言,要抓住一个主题,聆听和了解这个主题在时间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看作曲家在整个音乐的过程中,对一个主题是怎么处理的。或者他采取了几个不同的主题,那么这几个不同主题的关系是什么?是互补,还是对比?而主题的进展和变化又带给听者什么样的情绪体验和性格暗示?古典音乐中最典型的奏鸣曲式,它的核心用意就是要揭示音乐主题的内在性格,它的内在潜力。 ' O- t6 i$ u7 G r J% n. Y/ O0 I- w3 u
比如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它的核心主题就是一个简单的节奏型,只有两个音,但作曲家在整个第一乐章约八分钟的时间进程中,充分地开掘和发挥了这个简单主题的潜能,整个过程简直像原子核变一样,让人惊讶这么简单的一个东西中居然有那么多的能量爆发出来,我们听音乐就是要聆听这个过程,并体验这个过程给我们带来的人生启示。所以,我们看到,听音乐对听者是有要求的,要求听者非常集中地注意整个音乐的过程。而且交响曲往往有四个乐章,在乐章和乐章之间,有可能乐思是连贯的,像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我们会听到第三乐章的主题是对刚才说过的第一乐章核心主题的变形,然后第四乐章中又引录了第三乐章的主题。显然,这四个乐章是一个整体过程,所以就要求听者在乐章之间不要鼓掌以免打断音乐的连贯气息,整个作品是一个统一的脉络。所以,我觉得在中国,这样一种音乐会文化(如果可以称之为这是一种音乐会文化的话)还在建构的过程中。不论是作为普通听者还是作为一个业内人士,都需要做出努力。听音乐尽管没有所谓“正确的”方式,但还是有更加理想的方式,其中有层次的差别。我们应该尽量努力朝向更高的层次,使音乐真正的东西和魅力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