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愿人人都能堂堂正正做事,愿人人都能清清白白做人,愿我们的世界永远明丽清新”
+ i+ B2 d- T1 ^! m" Q$ l
3 H! z2 _* @. m$ }6 H+ d, j 问:您有一首歌《算盘歌》:“下面当一,上面当五,一盘小小的算珠,把世界算得清清楚楚。哪家贪赃枉法,哪家洁白清苦,俺教你心中有个数,三下五去二,二一添作五,天有几多风云?人有几多祸福?君知否——这世界缺不了加减乘除。”诙谐之中带着讽刺,明写算盘,实际上是在警示贪赃枉法者。您如何看待当前的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9 g5 t* m3 K5 ~; ]( d% T! I) N# ^& t; H2 M
乔羽:谁不恨腐败啊。反腐败是得人心的,不反腐败就不得人心了。我对今天的反腐败,是充满信心的。
& d$ d! T, x- B" N, \: x- A- a4 N x9 ]6 Y: b! q+ D
一个人不论在哪个方面积极进取,都不是坏事。问题在于,你进取的目的是什么?有的官当得就很好,但那些贪官污吏就是败类。那些脱离群众的官,别说我,就是普通的老百姓也是看不起他们。有的官看起来很大,他不为老百姓办事了,这样的“官”就小得可怜了!焦裕禄、孔繁森,他们可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大得不得了。我们党的干部,如果都是这样,我们的国家就不愁强大不起来。我在一首歌里写过这样几句歌词:人啊,你们要警惕,要当心,一念之差往往使人悔恨终身。愿人人都能堂堂正正做事,愿人人都能清清白白做人,愿我们的世界永远明丽清新!; G& R+ [3 ~" ]' S3 i* s( w
2 S0 n$ g. I8 C2 q3 [* A “我希望积极的,乐观的,向上的精神和内容应该成为整个中国社会的主流”
/ |8 w1 N' R: i0 t8 N- h' B' m1 q6 c( d' t% K
问:1946年,18岁的您带着一位地下共产党员的介绍信,悄悄离开故乡济宁,毅然奔向太行山,进入晋冀鲁豫边区的北方大学,您还将本名乔庆宝改为乔羽,从此踏上革命的道路。请您回顾一下您这一段经历,也和我们说说经过这么多年您又有何感触。- {1 V" H% I! z# V1 O* p
: f9 M- E9 o. Q/ k 乔羽:我现在已经快90岁了,对于20世纪中国的后一半历史,应该说是亲历者,其情其景,历历在目。
' _+ L) }9 p+ y! R
. V, f* b) }: y% K6 \( F 我出生在1927年。我的童年是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度过的,民族的危亡感像低气压一样沉重地压在一代中国人的心头上。危难使人早熟。正是在这种心态中,作为一个少年充满感情地阅读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些历史典籍,那么多不平等条约,那么多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在一个少年的心中,一面是怒不可遏,一面是憋气、郁闷,实在是抬不起头来。心想,我们这古老的国家什么时候才能扬眉吐气啊?
" g/ d# n, C: v
6 Y& y9 r. a B" G/ l2 y! |3 _ 1946年我18岁,中学毕业两年。我当时处在人生选择中,我记得很清楚,有一天一位姓王的共产党地下工作者,找到我和另外4位同学,问我们愿意不愿意到共产党开办的北方大学去读书。按照规定必须是秘密出行,我也没有和家里打招呼,就拿了地下党开具的介绍信,由组织秘密安排,跟着当时从济宁往太行山运送后勤物资的马车,去了太行山,进入了晋冀鲁豫边区的北方大学。2 n- u7 O0 w8 [7 l: a( V
. T3 G* g0 D2 h r 1948年年底,北京即将和平解放,我们奉命进驻北京长辛店。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那天,我站在金水桥上,仰望国旗,热泪盈眶。那一年,我21岁。: j1 L4 w0 \9 W/ R5 C
* o2 r( O$ V# e& c6 g" U8 t
到今天,新中国已经成立67年了。这67年是伟大的67年,是中国人大繁盛的67年。这67年中国人创造了很多东西,为将来打下很好的基础,我认为再有几十年,中国会有意想不到的发展,现在全世界已经感觉到这个。我希望积极的,乐观的,向上的精神和内容应该成为整个中国社会的主流。
3 y; G% J2 p" @& @4 l5 l. t# @( ]
“没有一个管理很好的党,怎么会有一个很好的国家呢”9 Y* ^( `1 Q5 _3 c+ X, M' r1 ?- N
A0 F2 q/ W. {7 e6 ~ 问: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周年的光辉历程,作为一名老党员,您对党的建设有什么期待?2 @6 X+ D* ?3 u4 J; r' v5 R
3 r! h. A6 Y- \* C
乔羽:我是1949年7月10日入党的,这一天我记得很清楚。我也算是一个比较老的党员了。我很赞同中央抓全面从严治党这件大事。没有一个管理很好的党,怎么会有一个很好的国家呢?这几年对管党治党,我觉得中央是很注意了,而且下了很大功夫,很好!很好!我相信会越来越好,我们的党是久经考验的党,是有丰富的战斗经验的党。所以党会越来越好。
$ s# g+ q* M* J4 i6 I ~; C* U1 `
# i h6 O: U8 m+ \- ^ 乔羽寄语广大党员干部- y1 t" O& i0 a$ r0 g
4 i G# A% U5 {" a
问:请您给广大党员干部题写一段寄语。* R( I; {. }# ?, H7 Y3 a
* S7 i( p) U; u( |+ R+ d$ Q) ]+ J* Z$ p2 o
乔羽:爱我中华。
# `0 z1 \6 d6 {0 D- }9 s# @; {6 g
我的歌总的主题不就是爱我中华吗。我这一辈子写的主旋律,以《爱我中华》为代表,就是爱祖国,爱党,爱人民。所有的歌合到一块儿一个主题的话,就是爱我中华。9 | ]- }; g* _. k
& m9 l ]$ x% \) \# y5 C& i1 i
乔羽简介* x- `5 p" ^0 O; `
, i! r9 x t! X
乔羽,1927年出生于山东济宁,著名词作家、剧作家。曾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被誉为“词坛泰斗”。代表作品有《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难忘今宵》、《爱我中华》、《思念》等。
% O) s: U/ z1 A1 {% c( `- \3 Y% `- s. U
采访札记* v1 s2 q/ P" j* O
9 q5 m5 w- N; S; I; H4 ] 以不老之笔,唱赤子之歌
6 d1 V" t+ ?5 P8 _2 r; P. K
* ?% E: O2 R0 ] N( M2 X 他写荡起双桨、写一条大河、写难忘今宵、写夕阳红、写一只蝴蝶飞进窗口……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唯有不变的真情贯穿始终。
# t* A9 v$ j" A0 Q, S. Q: r+ h# _" r: _4 W) x, S8 }+ x
他用文字赞颂,用歌词倾诉,用真情感染。“爱我中华”,是他所有歌曲的总旋律,是充斥在他笔下他词里最真挚也最深厚的情感。
) v9 G! e( x* `" s4 j
; q5 J2 z8 k4 t 他以不老之笔,唱赤子之歌。他说:“不论在什么时候,我都要去表达这个时代人民大众心底最美好的感情。”+ H. D. |9 u% R* b5 {
, d, b3 g$ U* C# i* V8 i 他,就是乔羽。
' a+ t2 U8 b) q" ~, o) w( l" f5 C; {* O# N2 y% `4 g
1946年,18岁的乔羽离开济宁老家去了太行山,进入晋冀鲁豫边区的北方大学,从此,开始了他人生的新旅程。那个时代,那个年月,在乔羽身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在他的笔下,有时代的心声,有时代的投影,更有时代的中国人内心真真切切的感情。* ^! ^! b2 h, Z" d
& h" \! Y4 X% n2 |( p. Z
作为一位词作家,乔羽笔耕不辍。迄今为止,乔羽业已创作了一千多首歌曲。时光流转,而歌声未消。这些经典歌曲仍然在每一代中国人心底传唱,仍然在每一寸中华大地上回响。他用朴素而直白的语言,将祖国揉进了每一首歌里,把情怀种在每一个人心上。
# N4 B5 q |" u$ V- Q, G6 Y+ ^7 {% [- i* }# P% y
他说,“艺术家应该是有两个翅膀的大鹏鸟,一个翅膀是坚定不移的爱国心,一个翅膀是光辉灿烂的作品。”正是因为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才有了他对这片土地滋生的文化艺术的热爱和创造,才有了这么多真情实感、传唱不衰的动听乐章。. ` D# w$ W1 J/ |1 [8 d
4 z& {4 k" w/ b/ B 采访中,乔羽兴之所至,开喉歌唱。从《让我们荡起双桨》到《我的祖国》,从《难忘今宵》到《爱我中华》,眉发苍白,又满目深情。
# u4 [8 T# P% G2 _' O6 p1 d) K0 k+ l, @' b) u
他说,“我们应该去寻找一种可能,使我们文学艺术有可能做到这两点:一既是继承的,又是发展的;二既是民族的,又是时代的。”乔羽自幼就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文化的根深深地扎在他幼小的心里。但他未曾排斥新事物,也愿意与时俱进。《说聊斋》、《思念》、《大风车》、《夕阳红》、《算盘歌》……在他的歌词中,既有着古典情韵,也有着现代浪漫,既有着盎然童趣,也有着幽默诙谐。他始终怀着一颗童心,追求天真与率直,用作品为世界增添年轻与浪漫;他始终怀着一份虔诚之情,饱含诗意与哲思,将人生写成智慧的篇章。! n e1 B w/ h6 w
5 @8 C3 w& ?' g
屋外有雨,零零落落地下着。有一滴雨穿过葡萄架掉落在乔羽的脸上。他仰头摸了摸眼角,看向上空,像是要穿越半个世纪再去看一看当年,又像是看向不可知的未来,看向他向往着的一种局面:老年人能心领神会地读懂小他五十岁的人写的诗,年轻人也能心领神会地读懂大他五十岁的人写的诗。歌词的圣火代代传递,光照人间;歌词的花朵常开常艳,永不凋谢。
4 F! O- a+ N o
# _6 Z7 C# x, N 他曾在自己的文集最后写下这样一句话: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
8 ~, B$ g$ A2 W9 i5 F) x4 o
) [ J- w& ?1 N 大道至简,诚哉斯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