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虽不可能告诉我们视唱练耳是什么,但可以启发我们把教学中形而下的个别经验提高到普遍理论的高度,反过来再指导我们的教学。也会帮助我们宏观而深刻地认识学科的作用,帮助其认清视唱练耳的本质属性,辩证地处理教学上的各种矛盾,激励从业者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哲学作为一种思辨的思想方式,最起码可以帮助视唱练耳学习与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获得启示:1.本体论方面。即研究视唱练耳的本体内容是什么,具体到乐谱的本体内容是什么,只有清楚了它们的内容和关系,才能明确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内容。2.认识论方面。即怎样去认识视练课的本质属性。涉及到视唱练耳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乐感、直觉的生理、心理机制等问题。3.方法论方面:即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认识、训练主体的建构、记忆、乐感和体验等。这次我只谈本体论方面的识谱问题。# N! i p- q6 u8 S; Q, v
z, o' }6 L5 A4 J i+ ] ~ 任何知识都必须具有借以构筑其体系的基本前提,需要有进行理性思维的逻辑起点。乐谱是视唱练耳的主要对象,因此,研究乐谱的本体是视唱练耳学科理论建设的出发点。' f) c' C) `: I1 L( ^
# }4 T% n0 N; ?& p: {/ t' b
音乐的材料是声调,是个抽象的物质,它的材料只能靠听觉感受,是抽象的存在,如何学习交流就是一大困难。人类发明了乐谱的记法,显然是受了语言文字的启发,使抽象存在的音高、节奏变得具象物质化了。因此,对于乐谱本体的研究,可以借鉴语言学的理论。# e+ r m7 X* ?( c1 S2 M" V, x6 ~
; u6 @& j" I0 B1 ]# ?, P 音高的客观标准是以十二平均律为代表的音高体系,唱名“do”是“能指”,键盘对应“能指”的物理音高是“所指”。两者的联想关系就形成了“一级符号”。“一级符号”只是再现了物理的音高,保证了记录的客观性,还不是真正的音乐作品。它只是知性的自在客体,仅实现了音高的所指。作为能指的“do”若无所指的联想,是空洞无物而无意义的。一些初学乐器的人,只认识了“能指”,联想不到“所指”的音高,“能指”只起到了“信号”的作用,虽可以操作,但内心并无音乐,因此不能算会视谱。但许多人都以为,认识了“能指”就已经会视谱了,这是一些缺少乐谱本体论认识的人,经常误解的一个问题。因为作为符号,它就必须在心中形成清晰的内心音高形象。我们的一些视唱课,往往就停留在“一级符号”的要求上,因为老师不检查学生的内心音高,只求结果(唱会)不管过程。 2 e* G& s" n4 h9 P1 O0 L8 M. V: B) `: a; X: v
其实“一级符号”在音乐家和具有内心音乐人的心中,已具有了乐曲风格、结构的统一特质,已成为音乐的“媒介”。“媒介”与音乐“形象”完美结合,形象因媒介的存在而具有直观化、物质化的特征,媒介因进入形象而使音乐作品具有了普遍存在的意义。此时的乐谱就转化成为“二级艺术符号”。原本在一级系统中的能指与所指构成的符号关系,到了解释音乐作品时,就变成了纯粹的所指,理解、体验,能在心中唱出音乐的内容。乐谱只是音乐形态的能指和文本,而真实的情感体验和具有表现的音响结合起来,才是音乐的所指、情感的本文、音乐人文的本文。只有从形态层文本进入情感层本文,再进入到人文层的本文,才是视唱乐谱的真谛。因为,视唱是内心音乐、乐感、激情、想象的源头,是音乐表演二次创作的模型,这就是视唱练耳作为音乐基础课的最主要原因。因此,视唱教学就是由物象到心像再到物象的过程,它携带着表演者的释义、性格、乐感和修养。* I$ w& P8 T' n- i! W
9 b! W# L/ ~' G- X 将视唱练耳的对象乐谱,视为第二级符号系统,有助于我们区分音乐与非音乐行为,从而准确把握音乐活动本身的特质。比如地图为何不是绘画作品,因为它只图精确而缺少创造性想象;园艺家为何不比艺术家,因为他的行为只限于物质材料的处理,而缺少精神性的内容和超然奇异的特性。此二者都没有超越第一级符号系统而进入第二级指示系统之中。这正从反面告诉我们,教学生视唱不应该只是教会识谱,而是要教给学生用自己的大脑,将无声的乐谱变为有声的音乐,最终理解、体验到音乐作品的内在深层意蕴和丰富的审美感情,而进入二级符号系统。如此便达到了波兰哲学家罗曼-英加登所说的“形而上的”作品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