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94|回复: 1

[声乐教程] 穆特的弦中哲思

[复制链接]
莫秋言 发表于 2016-11-5 18: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安妮-索菲-穆特登台国家大剧院。目睹她与合作28载的钢琴家兰伯特-奥尔基斯携手登台,仿佛岁月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演奏的曲目,则体现了这两位演奏家典型的进取风格。  X) |% a/ g2 f3 {

8 y6 F9 Z1 i- y9 K  演出曲目是上下半场各两首作品,上半场为美国当代作曲家塞巴斯蒂安-居里尔的《齿轮》和莫扎特的《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作品526号),下半场为意大利作曲家雷斯庇基的《b小调小提琴奏鸣曲》和圣-桑的《引子与随想回旋曲》。将大多数听众都不熟悉的当代作曲家的作品作为音乐会开场曲,在听众注意力最集中的时段演奏,显示了穆特对当代音乐的高度重视。由于其精致细密的复合节奏,加之像绝大多数当代音乐作品一样难觅悦耳旋律的“非可听性”,使得听这样的作品与传统审美感受有着天壤之别。这样的音乐并非为人们提供听觉和精神的娱乐,而是履行艺术的另一项崇高责任——警醒、激发、震撼人的灵魂。穆特和奥尔基斯的演奏不以任何方式淡化作品中的尖锐冲撞内涵。
( D+ Q# P, T1 @: C9 p$ t* [+ \! _: `  F  }0 D4 c3 Y1 N2 w1 \( \8 Q
  之后,穆特琴弓下流淌出的莫扎特旋律如阳光般沁人心脾。在她演奏了无数遍的莫扎特音乐中,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对音乐内涵的表现上,仍保持着极高水准和几乎无懈可击的状态。奥尔基斯依然具有他的那种融合度极佳的响亮、饱满音色和高潮时的恢弘气势,只是偶尔在长的快速走句中流露出几乎难以察觉的一丝匆忙感,略微影响乐句的轮廓和力度。这首奏鸣曲的慢乐章,被莫扎特的传记作者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描述为:“它包含了一种艺术和灵魂的平衡,就像上帝将世间万物的运动瞬间终止,以便人能够感受存在的苦痛的甜美。”穆特的演奏所传递的正是这样的静谧感,其中贯穿着一种独特的、超凡入圣的精神力量。穆特在乐章的前后部分几乎像古乐演奏家们那样不使用揉弦,极有助于表现这种神奇之境,这也印证了穆特演奏艺术中技术服务于音乐精神的理念。
  c- i) n5 J( h7 R# Y8 x5 a/ b  r$ w  m9 ~- y; ?0 O
  雷斯庇基以“罗马三部曲”闻名,但他的《b小调小提琴奏鸣曲》在音乐会上演出的机会相对较少。穆特的演奏挥洒自如,赋予音乐以强烈感染力。在圣-桑的《引子与随想回旋曲》(乔治-比才改编钢琴伴奏版)这样脍炙人口的名曲中,穆特的分句和节奏独到而新颖,很多时候甚至有违于此曲的演奏传统,但其魅力是让熟悉的经典在演奏中焕发生命。能返场加演四首乐曲,成为很多人始料未及的惊喜。柴科夫斯基的《旋律》(雅沙-海菲茨改编)、阿瑟-本杰明的《牙买加伦巴》(威廉-普里姆罗斯改编)、约翰-威廉斯的《辛德勒的名单》和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第一首(约瑟夫-约阿希姆改编,利奥波德-奥尔修订),无不新意迭出。尤其是《辛德勒的名单》,迥异于去年11月帕尔曼在同一舞台上同样作为返场曲的演奏。穆特的琴弓仿佛与琴弦若即若离,如泣如诉,感人至深。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esterPn 发表于 2016-11-13 08: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谢谢楼主啊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6-11 21:32 , Processed in 0.11007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