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话题之前,我们首先要简单的了解一下民族音乐的概况,当然,在这里所谈观点均为中国传统音乐范围之内!
* b& E1 k, @( M5 ^3 C m
! b9 B x: O' X& [: ?5 w泱泱中华,五千年漫长的历史,悠久的文化,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就传统的民族音乐来说,在亚洲,甚至在全世界的艺林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 z1 F. P% G& u8 a) H+ h
$ J g; U- o5 g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一般分为五个种类,它们是民歌;说唱音乐;歌舞音乐;戏曲;和器乐曲。其中说唱艺术的传统性质,歌舞题材和体裁的民族特色;多声腔的戏曲在世界上都有一定的影响。值得一提的就是器乐曲,中国传统音乐受到孔子美学提倡的“中庸淡和之道”致使中国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相对的单一性,甚至被音乐理论家称为单音体制,尽管这样,作为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的,春求时期古琴演奏家俞伯牙所作的《高山流水》,还是为国人挣了脸面:曾被做为世界经典的二十七首名曲之一,被美国人发送到太空,具体后话我们暂且不论,但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确实给我们后人带来了至上的荣誉。
5 G; Y4 Q/ c4 T; X
5 `1 h) ?) G" K/ e, O% S9 K' m; _: P& U2 e下面,我们来细致的谈谈民歌!那么,我们首先要搞懂民歌的定义!浅显的讲,民歌就是民间歌曲,来自于人民大众的心声!
6 V6 p: @1 v# F6 h% ^
: C! I7 l, `: |# Q中华民族有着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丰富的音乐语言,和风土人情,那么,对于这些民歌的分类,成了音乐理论家的难事,到目前为止,到底如何分类,尚有争议,本人认为,大体可分为四个种类!(仅供参考)
' k7 ^, a* [$ @* ]; Z. R \) W, N3 ~" v' p+ ]
一、小调 6 p' ?+ |( S6 [( k0 U
小调主要流行于城市乡镇之间,歌曲的曲调大多比较舒缓,结构也比较方整,常采用民间的一些传说;故事,风俗作为体裁,如江苏民歌《孟姜女》,《茉莉花》,《无锡景》,《拔根芦菜花》,云南民歌《锈荷包》,四川民歌《敬茶歌》等。
, |( j' P c4 _0 P. v# I( p/ n; ~& h7 r) K+ o" x0 y+ S/ H) B
关于江苏民歌《孟姜女》,《茉莉花》;有很多版本,这有牵扯到中国同宗民歌的问题,这里我不在累赘,有机会我们再论。有些小调,在很大程度上还有揭示现实的意义,如江苏民歌《孟姜女》又名《十二月花名》,故事说了在秦时有一姑娘孟姜女千里为丈夫范其良送寒衣的这么一个传说,当孟姜女走到浒墅关(今在苏州)时。看门的吏卒不让她过去,孟便将自己悲惨的遭遇,按节令的花名作引,编成十二段歌曲,(现在从民间艺人的传唱听来,这应该是属于变奏体),泪眼婆娑的演唱给吏卒听,看门的吏卒终于被她的歌声感化,于是,放她过关。千百年来,歌曲反映了人民大众对孟姜女这个角色的同情,同时也揭示了对秦时的暴政严重不满。
. w6 f7 B7 D$ y0 K$ ]
_# }$ e, G- {; I9 b$ Z+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