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声学——第二章:三和弦
! x/ Q+ ~8 n5 ?
2 l! S" F0 x" x$ j 三和弦的类别与构成按照一定规律纵向结合起来的音群,称为和弦。
* k/ x5 L" t6 t/ I$ a7 R6 c8 a3 e+ u. E/ i. o5 H! z
在大小调和声中,和弦是按三度关系叠置起来的。
: Q9 \, q/ t5 G' [5 e0 \7 e! ^7 ^5 I% U
三个音按三度关系叠置,即构成三和弦。这是大小调和声中最常见的和弦形式。
# n( R8 G; H i5 |+ F+ ?
: ^& Y. {) g1 c& o4 F6 @9 U: H3 H 构成和弦的每一个音,都有相应的名称。% }7 ]4 p% U: i4 ?5 b
1 D/ k$ j. D; }) c" f. C% G 根音是和弦的基础,在和弦的原始排列中处于最低位置。) R: l' ?1 M# z0 I
! o$ f+ s8 d# G9 N2 z/ S: j( p 三音,根音上叠置的三度音,在三和弦的原始排列中处于中间位置。1 ~: g8 k. Y4 @2 j- G8 H8 N
X! y3 q1 A! A2 z, T' [
五音,在三音上叠置的三度音,与根音呈五度关系,在三和弦的原始排列中处于最高位置。
: J% Y, S! p* r5 ^6 v: T1 {& ?. H* E8 r8 [7 ?3 o5 ~! x
三个音的名称,不会由于和弦排列方式或位置的变化而更改。4 L7 e9 g1 A1 X2 r4 ]9 J7 k
3 ? U9 N, N- e9 u. ~3 p
三和弦,可以根据它所含三度音程的性质、数量以及叠置方式的不同而区分为四种类型:( a* P: h4 g/ ^
: ^( W' U+ B; H$ G& z5 G 大三度上面重叠一个小三度,叫做大三和弦。1 b# @/ O$ Z. j& z7 ?
' \2 @1 R5 Z- p0 A" S
小三度上面重叠一个大三度,叫做小三和弦。
4 W9 a: B; q. U# f! z4 O7 X9 C- I$ x) D& d _1 b
两个大三度相叠,根音与五音相距增五度,叫做增三和弦。
6 i9 s f: o' \# L6 M6 ]# H
+ V9 @5 w" k" L, q+ w4 J+ R) f 两个小三度相叠,根音与五音相距减五度,叫做减三和弦。
c$ [7 A2 {3 e+ J$ b+ U' E/ f) j$ t. R; z
实际上,每个三和弦都包含有三个音程。大三和弦与小三和弦所含的音程都是协和的,属于协和和弦。增三和弦与减三和弦各含有一个不协和的音程,属于不协和和弦。; a. E' G D- d5 ~' T7 ^
1 l: c, K/ c1 C a
三和弦的低音位置三和弦有三种不同的低音位置:
1 j. F, }* v' b) h, U: W5 t _" e y3 k6 J$ F
根音在低音位置,叫做原位。因低音与上方两音分别构成三度和五度音程,得名三五和弦,常用数字“5”标记。: M, ]4 x$ _. H( C7 Z! e
; O& h: u' ~1 p! [: `" Y- o" | 三音在低音位置,叫做第一转位。因低音与上方两音分别构成三度和六度音程,得名三六和弦,简称六和弦,以数字“6”标记。6 @& r/ u$ p) l+ Q2 X" @7 E( P
; C0 I0 z4 p% l9 K# v- E; A 五音在低音位置,叫做第二转位。因低音与上方两音分别构成四度和六度音程,得名四六和弦,以数字“4/6”标记。由于等音关系,增三和弦的原位和转位,与在同一低音上构建的其他位置的增三和弦并无音响上的差别。所以,增三和弦的不同低音位置,一般需要依靠记谱或音乐的调性感觉来加以区分。! [3 n r4 I( P' A
, i: A0 p6 n, A/ c( g& u4 ?4 [
和弦的转位一般不会使和弦的性质发生改变。三和弦的三种低音位置,会对和声的稳定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同一稳定和弦,原位最稳定,第一转位次之,第二转位最不稳定。大小调和声对四六和弦使用的限制,从来都是十分严格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