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太能体现灵魂,太能体现不同民族的气质了。你去听百鸟朝凤,还有信天游、京韵大鼓,听着音乐你就能感受到我们中国人热爱饮食、热爱麻将、热爱热闹。
4 a% a4 ?, K" \7 t7 U
9 E! L# _/ E4 B; @% w. i 口述/郭文景(作曲家)# q8 s. l1 X5 g B
: R% @3 z/ L7 \ 采访/邝新华
Q* c `% Y1 }5 N9 d9 G$ V& V1 s/ P% b# [5 h) ]$ k
不久前上海一个乐团唱了一首《五环之歌》,我觉得挺好玩的。倒不是说曲子有多好,但气质和歌词拉近了音乐和大众的关系。那首曲从音乐语言来讲还挺复杂的,有一些和弦和转调。现代艺术不能不顾及社会和大众的关系。
; V+ j& u4 \2 P9 Z' m& C7 O( E
9 Y( ?3 V0 L9 h' N$ O9 L6 V. v 1996年9月,美国亚洲文化基金会邀请我到美国做访问学者,我第一次去美国大使馆,一句英文都不会说,不意外地被拒绝了。出来之后我给基金会打电话,我说我来不了了,大使馆没给我签证。基金会于是给大使馆写了信,第二次去大使馆时,二话没说就给我签证了。0 f0 p% u- f/ x6 d2 A, ]) [3 y' r
" x, x+ e) A5 @; l3 G+ y% _# T
美国音乐代表未来,欧洲音乐代表过去& O( U8 e) F# n7 X- O
& c S b( J5 c0 n0 S, R5 i" C: L8 {
很多人到了美国,喜欢到处转,我到了美国,哪儿都不去,就待在纽约,让他们给我买票看演出。天天到各种剧院、音乐厅,什么奇奇怪怪的正经的不正经的演出都不放过。我住的房里,墙上贴了一大张纸,上面提醒着哪天要去哪里看什么。一个在美国待了很多年的朋友看了说:你来这几天看的东西比我十几年看的东西还多。+ T! J. q' X) H' F3 B
# e8 K& A0 v, D2 m
美国之行,我感受到了折衷主义。我们学当代音乐的,代表人物都在欧洲,他们有时候比较极端,使得音乐和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美国人不一样,他们不完全拒绝现代主义,但他们也会充分考虑受众。 { J8 b4 c- B( _2 \
# j% l3 e8 S7 l7 A U$ j4 n3 b
过去这20多年,美国和欧洲跑遍后,我有一个强烈的感觉:美国音乐代表着未来,欧洲音乐代表着过去。欧洲过去的文化和艺术确实很辉煌,值得尊敬,但是尊敬完了,就发现跟中国一样,过去的辉煌成了一个包袱。
& u& D* ~$ j+ y4 K+ |( u! H+ U& ~+ s. H, L* {2 P* ~
有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文艺界、电影界对好莱坞的态度很不屑,认为好莱坞那一套很庸俗。那时中国电影人崇拜的是欧洲电影,觉得欧洲三大奖比奥斯卡奖牛逼得多,欧洲人自己也这样觉得。但最新的情况是,欧洲三大艺术节上面最牛逼的是美国好莱坞明星,欧洲人自以为的了不起已经不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