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西安鼓乐推而广之5 R) Y( \( u2 P$ E ?
- a/ q2 R- d \ 这个鼓的方向,他们其实给摆反了。”舞台上的西安音乐学院教授程天健一边笑着向台下的观众解释,一边把桌上的鼓拎起来换了个方向。“还有,其实我习惯把这个鼓放右边。”说罢,他将脚边的鼓从左边挪到了右边。每句解释的话音一落,台下都发出一阵笑声。然而,当舞台上一众理论专业的学生鱼贯而入与程天健一同表演起传统的西安鼓乐,当由西安音乐学院青年教师与民乐系学生组成的鼓乐艺术团神情专注地敲打着、吟唱着、演奏着那古老的流淌着民间血液的节奏和旋律时,台下涌动的只有掌声、叫好声,或许还有些许感动。这是西安鼓乐暨丝绸之路音乐国际学术研讨会中“西安鼓乐传统曲牌展演”中的一幕。
0 H# V/ i7 L; J& a0 Q' `7 S6 H2 {, a3 r, r% y) o+ H. h
9月17日至18日,西安鼓乐暨丝绸之路音乐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音乐学院召开。研讨会共分为西安鼓乐传统曲牌展演、西安鼓乐素材创作音乐会、西安鼓乐暨丝绸之路音乐学术研讨三个单元。两天时间,研讨会邀请了四十余位专家、学者深入研讨,然而从研讨会的单元设置即可看出,与常见的学术论坛不同,这一研讨会触及了西安鼓乐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教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各方面。
; y( Q: i I; @5 }& |9 `+ X2 m2 k0 s4 [. }1 Z* U! {& Y
一个鼓乐队的诞生
2 C4 Q, _ T. A( w3 Q# ~ t
) n# {6 P1 ] \' O5 S0 G8 B: d Y C 2015年,西安音乐学院青年二胡教师王寒被副院长韩兰魁找到。“韩院长问我,你对西安鼓乐感不感兴趣?”作为一个二胡专业的湖南人,王寒既说不好陕西话,也不了解西安鼓乐。“我说,谈不上兴不兴趣——我就是一张白纸。”王寒笑道。尽管如此,当韩兰魁表示想委派他跟随西安鼓乐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南集贤东村鼓乐社社长顾景昭学习西安鼓乐时,王寒还是欣然接受了。“韩兰魁说,学院希望能够为西安鼓乐的表演、教学、传承乃至研究培养一支‘生力军’,想让我带个头把这件事做起来。”于是,王寒踏上了他的西安鼓乐“取经路”。2 q y# ?, \6 D: I0 x7 Q
" {; T, K5 k h' i/ ]! Q+ M
西安鼓乐,是流传在西安及周边地区的传统民间大型鼓吹乐,起源于隋唐,至今仍然保持着相当完整的曲目、谱式、结构、乐器及演奏形式,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对于王寒而言,第一个难关就是韵谱(读谱)。“西安鼓乐用的是俗字谱,对看惯了简谱的人来说,脑子根本反应不过来。”王寒为了熟悉谱子,通过背谱和把儿歌翻译成俗字谱并反复抄写加深记忆。打鼓对二胡专业的王寒来说也是一个技术难关。“鼓在西安鼓乐中是最难的,除了手上的技术,还要背总谱,因为打鼓的人相当于乐队中的指挥,你要熟悉乐队中每一件乐器什么时候进,旋律是什么。同时在舞台上也要有掌控能力,遇到突发情况和临场发挥时必须能通过身体的动作等传达给乐队成员。”. d0 {; a0 z0 D/ b
3 r9 _" q; U+ }) T0 `$ | 在顾景昭的帮助下,2016年上旬,西安音乐学院青年鼓乐艺术团终于成立了。在“西安鼓乐传统曲牌展演”的舞台上,头戴幞头、身着仿唐代常服的他们在6个传统鼓乐社和程天健带领的研究生团队演奏后亮相。“看到一群年轻人用这么认真的态度学习、演奏传统民间音乐,本身就是一件很让人感动的事。”观众席上的一位老者感慨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