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说说私以为的忌讳,再谈谈写法内容技巧,我想可能能比较好。
G- D) `" H# K+ K6 u) _
6 Q* I& G2 f: {其实念白,说到底无非如下:. t. G H9 k: G8 `" l
一者,内心独白。
, j# i" A( I( A8 f: l; `二者,人物对白。1 X) o! L1 t9 ]7 r; v+ v9 @
三者,作者评案。, X- }6 V' f6 t x+ s- W
四者,背景陈述。
# `0 D6 ]- B! K9 t, }, V) o4 G9 c# ~8 F7 W$ w! H6 n8 u
内心独白和人物对白一般都是夹杂在间奏之间,在叙事性比较强的歌词中,弥补没有人物情感交流的缺漏或者是表现人物心理,在抒情性比较强的歌词中,点化人物故事。有利于塑造看不见的人物形象。这是弥补了歌词不好做到的一大缺漏。
2 I8 b! k$ l5 j. r
) @" ~' T3 E) Q3 F5 Q- C5 }, A作者评案类,就会像史记中的太史公曰一样,一般一首七绝,或者五绝。言简意赅,表明作者褒贬看法。除了歌曲开头,几乎是出现在间奏和结尾的位置。结尾用的更多,这样比较好收束全词,表明作者立场。
; P( g; j0 m# H9 a
9 R2 s+ _( a8 R背景陈述类的,则一般都是开头了,很少见到别的位置,因为那样的话,就不利于听众来了解歌词,仅仅有少量的陈述性念白,放在其他位置,那时候一般是有点补充的意思了。不过私认为,念白的作用本来就是补充歌词所不能展现的补发,要是再用补充性的语音,放在歌曲中间,则会破坏歌曲的整体性。除非重复之前,间奏特长,或偶有例外。
) i$ Z+ C) ]9 E# T5 A5 r: {0 N. A$ H, F
以一曲《九尾》为例。九尾开头的文案有改版的演唱将文案化成念白,放置在歌曲开头,优是讲解了故事内容,稍微不足的则是,那个文案毕竟很长,而终究不是念白,可能会让听众觉得繁琐。
, K3 |( v6 ^3 c( r) ] l6 L, m
# A6 P7 N/ J: V而九尾的开头,也是带有RAP性质的节奏,唱法也有混双轨的唱念叠加方式,而不是选用生涩的念白。2 s; t* L! Y3 b3 q1 C8 Y: U0 h
8 G5 W) N1 q3 n+ t; ?. v8 y$ G D一句 “谁道情字妖不识”,也是配合节奏的且唱且念,放在对白之前,则是很好的表明了作者对于九尾同情和深受感动的感慨,带有评案色彩,更是很好的引出来之后的对话。6 r7 k" J& |; ~1 T
8 z9 r+ }. f* y+ p* u |8 @
九尾曲子的中间,夹杂了九尾的内心独白,和与天帝的对话,将九尾的决心,内心情感,和天帝冷酷,可以说是很好的丰富了曲子中的人物形象。% b9 x; U& b O8 B+ w3 _
* H3 J% ^! j$ L5 s6 W) q这一首曲子,可以说是唱念结合的经典之作。几乎是涵盖了我可以想到的所有的念白的写法。加强了曲子的整体表达效果。
' `; \) r" r6 Y: j2 [2 L% Y1 V' v( m: Z, [# n0 Z8 V
而对于念白的写作,我觉得作者应该把握的,就是对于歌词的一个补充性,不要有所重复,而一定要有格言意味,要浓缩很多句话,变成一句话,才是好的念白,一句话吟咏之后,意味不绝,达到回味无穷的效果,要有这一定的文采性,才是念白所要的终极效果。不一定要长,但是一定要精。短的曲子,旋律重复之间可以加一两句,点明中心等等。同时念白也是对半文半白的歌词的一个辅助理解,所以一定不能比歌词更难懂,那就是画蛇添足了。
4 q# T: K. _" }2 V/ Y |! W! X2 c) G; T
最后,我觉得念白能否写好,还要取决于作者在写念白的时候,是否能将自己带入歌曲之中,设身处地的,好像身临其境的来思考,若能,则念白脱笔而出,若不能,则大可以不必写,或者再考虑一下,因为我还记得有人说过,能感动自己的,才是好的。如果难以感动自己,那么,也就不用想去感动别人了。
4 |- k T/ \4 {7 @' p$ Y( L. m4 W( E; w# [3 Z4 B P7 |4 R
笔至此,是关于念白写作的一点心得体会,依旧一家之言,所言若有缺漏,当不避善意提点,虚心求索,唯愿更上一层楼,目阔穷天,更恐误人子弟,遂恭请指正赐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