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381|回复: 1

[填词技巧] 浅谈古风填词 | 其五、辞法

[复制链接]

399

积分

4

听众

114

金贝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发布

积分
399
血滴在心 发表于 2016-10-10 14: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次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很简单,看了一篇说得很客观的帖子。觉得很多话可以说是说人之不敢说。或许是因为是纯粹的听众,没有局中人这样顾虑。作为一个不能挥笔自如,针砭文辞的作者,我表示很遗憾,也是缺了点勇气吧。但是,至少可以把总结出来的,自己经历过的一些觉得填词中忌讳的内容写出来。希望今后的写作中,大家一起回避这些问题。. |' q) T, w- u$ @5 Y' _: s0 T' `0 d
! O- K: f- z' E4 A+ E" e" K2 \
最直白的先说辞法的意思,辞无非是辞藻,修辞的意思,所以所谓辞法,就可以理解成用词。
1 A! Q! a- B$ _" M. J4 u1 K
4 Q; p, n' ]3 c7 @3 V先说一下词的分类,这样才好说忌讳如何,因为写法不同,所以要考虑的东西也不同吧。在感情上面,分婉约豪放,这都是废话,也无所影响。而辞法上看则可以大体分成两种,一种遣词造句比较雕琢,更靠近古典的诗词,而另一种是融合了比较多的现代元素,用词虽然也是比较古典,但是有很多口语痕迹。
/ w4 E% A3 X! o; Q5 N* l% k/ {5 q/ R1 p, _1 a, I1 y  q! J' l
而前者细分,可以分成的类型就比较多,再分成两种,勉强称之为秦汉风,和唐宋风。其实这种说法很概括,也不准确,只是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说法了,暂时定义一下。
, ]6 a* I3 Q7 t) L# G4 v0 k) |2 C2 }( J" r4 C7 @% U1 x: Z% c' G! {9 [
秦汉风的顾名思义,就是有一些秦汉时期写作的特点,什么呢?兮,哉的运用。先秦时期的作品,尤其是楚辞体为代表,兮的运用之多,可以说是惊世骇俗,不过在楚地兮是口语的尾音,就好像现在人朗诵说:“啊”一样。所以不足为奇。如果一首词对兮这样的字运用的好,既是取巧免去了押韵的许多麻烦,也可以很好的营造一种复古的气氛。但是请注意,兮与哉字的运用,要谨慎。我觉得秦汉风的代表之作当属雨霁天青的《屈子》,惟一可惜的是,《屈子》是一篇塞词作品,不过若是今人能写到那种文辞的程度,我看也是谁灵魂附体了。写这种风格的词,很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为什么呢?: O  ~3 M8 G; }; E: i# J

. }. y- U+ i7 I% w9 ~第一,楚辞体的一大特色是香草美人的比喻,但是模仿这种写作,就很容易沉湎在文辞堆砌之中,那么整片词就失去了本身的骨气,所以一定要谨慎,如果运用,就一定要是每一个运用都有所明确的用意。
! F$ c9 ]( Z/ y! }- Y. C9 S; [( r% c
第二,兮字的位置处理,尾音或者一句的中间,如果是句中的试用,前后即使不是对仗,也要有所呼应,这样兮字的使用,才不会突兀,让人觉得是凑字数的。
% `% V- c/ M7 v( o/ [1 D# G) }3 m& q. v- f
第三,不是什么曲子都适合这种写法的,这个一定要慎重再慎重,个人认为,意境高远的曲子很适合这样的词,但是如果选择了这样搭配,词一定要压住曲子,不如高远的曲子加上神乎飘渺的词。本来小众中的小众,就可以直接被跳过了。
' [1 W  `; T/ Z
# V: o' ?8 ~" z而偏重汉风的词,更主大气一点,哉字的运用,一般都是壮哉,惜哉,哀哉之类的。可以想象,这样的字说得是什么样的内容,无外乎战场,祭悼等等,儿女私情的用的恐怕不多。高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就是汉风的代表,不过秦汉之风根本无法仔细区别,只是大一统和纷乱的时代背景所表达的感情有所出入,但是文辞相近,所以归在一起。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34

积分

4

听众

980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2034
余木歌 发表于 2016-10-13 13: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然后再说唐宋风,唐宋风其实就是现在古风填词大部分人主攻的风格了,因为唐诗宋词,尤其是宋词的用词方法离现代更近,而为人学习了解的也更多,也更容易。个人认为,唐宋风最得其中味道的,还是要数FINALE小楼,一曲《谁与共》开头一句,湘帘低垂苏幕半遮,楼台笙歌唱彻,池上夜雨打金荷。就已经开了气象。以这句为典范,两个化用,苏幕遮,夜雨打金荷,的确是近乎不着痕迹了。而最可贵的是,这句在富有很强画面感的同时,就构词而言,而不会显得太过于简单,又不是太过于华丽,让人看着听着读着都很舒服。由歌词,可以天然想象到的恐怕变是柳永了。而这种词的写作,可以参考唐诗宋词的构词。但是也有很多要注意的。/ P! G7 S% V2 R8 [+ D1 _+ d
7 l2 g& D; @6 r& l" p; r' y
第一,表现画面可以运用名词加名词加名词的手法,比较有名的句子:马上秋风塞北,杏花烟雨江南。这种写法就可以比较好的刻画场景,但是请注意,这种写法一定要全词基调统一,尽量都用比较偏重宋词的用词和写法,虽然写的时候容易,但是整体感觉一定要对,不然会很像堆砌。
: D& m0 d/ W9 k+ m3 y) ^- F3 h# ]% i  T- M
第二,千万不要空,这种词的写法切忌的就是空,一定要有内容,而这个内容的意思是说,要有思想,不然的话,由于我们的构词能力有限,出现的词可能本身就是高频的词,就算你是抒情,没有堆砌,但是出来的结果还是堆砌。, _1 x5 c) Z, ~& V, X$ x' M

  B' Z  D  N3 G$ q; U第三,唐宋词风对于现在来说算是古代,但是在古代里面,写法却是比较平易的。所谓诗庄词媚。在曲子里倒是无所谓了,只是一定要能让人看懂,如果你写的是秦汉风的,有那么一点注释,还是可以理解,因为词在当时,和现在的解释区别较大。但要是唐宋风的,人还是看不懂,那就算是彻底失败了。但是什么词都是要让人看懂的,这里只是强调唐宋风词的度,不能太浅白,又不能太艰涩。但不是不白不文的就是唐宋风了...宋词的那种吟唱韵味,气象感,都是要学习的。
9 _0 v8 O/ c" Y& q: \: o0 p2 j+ X! m% x2 I  \6 N- x/ B
而属于后者的,靠近现代风格的词,我认为要注意的就不是很多了。其一,学习的对象应该偏重元曲的用词辞法,但是要滤去元曲中俗的成分。其二,用词偏向现代口语的同时,还是要适当减少现代元素的出现,因为如果这样和现代风格较重的曲子配在一起,恐怕连说它是中国风都难了。+ D* `6 {/ Z8 H0 s) A; ?: {
" _. m4 {" `1 I5 Y
除开风格意外,用词,还有无论怎么写都要忌讳的几点。
# t1 e( N/ n  K! R3 N1 @! ^- b% q8 l' i# z
其一,文词不通,说实话文词不通是犯了堆砌的毛病才有的,但是堆砌不一定都是文词不通。一定不要出现这一句无法翻译的现象,无论是同人作品,还是什么。尤其是引用典故,要注意如何用间断的语音把典故表达好,典故表达有误,也会文词不通。或者造成理解困难。因为古风本身小众,所以要是再读不懂,就更难以让人接受了。
# j# ]2 [, j: Q. K7 ^4 Z
; v4 g+ ~6 j2 D其二,切忌辞藻堆砌,辞藻堆砌说得简单一点,一般是形容词的大量叠加,形容词说到底是为了被形容的中心词服务,直白的说,垂柳,只需要垂柳就可以表明,不用写:弯似折腰垂杨柳。当然这个句子是…现场胡诌的。只是意思说,这样的叠加,只有坏处没有好处。1 A" r8 T3 Y% y2 ^1 C! V$ {7 ^- M

0 o: J5 v0 y* o' Q0 `! n% p4 ~其三,叠词重复的运用要小心。歌词有副歌重复,如果选择了重复,适当的修改几个字,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但是修改的内容是什么?修改的词也要尽量寻找一种自己的规律,这样不是为了词看起来整齐,而是你的修改有所意义,让唱的人,听众,可以明白的看出来。这样的话,重复就会比较巧妙。比如说恨醉《闻战》的送君征战的时间叠加,可以用一次次的梦来表现其思念之重,与时间的流逝感。叠词的运用,则一定要慎重,偶尔的用,配合音调很好。多了的话,会像绕口令,也难免哗众取宠之嫌。# |% S" E, T, }- g- [4 W% P

; |6 ^- O6 A- A, g! s* X其四,排比要有心意,就是如果词的句式相同,几句之间想采取相似的写法,这种写法的开头一定要注意。有一点新意,不要都采用相同的处理方法,比如说连续四句,开头都是有一个一个字顿,要用排比,开头都是谁…未免就坏了,不是写法不好,而是写得人太多。相同的句式,其实开头的四个字,也可以用动作的四个动词来,相互看来也有连续感。当然这个动词只是一个比方。不要落俗套。* i- y( p. S& k. c4 d% }7 v& h# m
- y0 x$ F* Z2 K% F. O& l' h' L
于辞法,算是总结了一点心得,也有点写的心血来潮,其中仓促,还请见谅。里面有自己犯过的毛病,也有看到别人的错误,也有做为听众的感受。望有益于读者,亦不枉费书写之辛苦。若有缺漏,恭请指教。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11-23 11:57 , Processed in 0.108405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