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拉音符曾在其《古风·中秋夜寄怀》中提到:圈子里总有一些古风的帖子,只作评论总不是很过隐,所以也来凑凑热闹。8 ~9 U$ M( j3 N' g0 m
5 E" g: V6 \) N! E7 h0 A8 |0 m6 Z
圈友亦有如下回复:% k O4 v+ @' E v6 |& g& D
! y, ~/ z5 W4 T" {) J胖子维扬:再加上几句杂言,彻底脱去排律的束缚,也许会更奔放,会更妙。
d: c. b& g0 K. L# J! a8 u3 h, a' O( o, K* L: O* h2 g
闲情偶寄一笠翁:目及千仞,神游八荒,古风少了许多羁绊,更能够尽抒豪情。: w1 p9 A+ ~' h W6 d
/ e5 G7 r& l2 U v, d 的确,比起格律甚严的近体诗,古风即古体诗或许更受现代人的欢迎。这次五古更是作为了圈子命题作文的格式,于是圈子掀起一股古风浪潮。但也随即暴露出一些问题。! n) C3 T2 c! ^0 P
* y: u: A; d3 L9 Z& ?
花间漫步:只想求教,未见过"七古"词体,这种体是否允许换韵?
! p0 F" A" K' s+ N0 r! d8 J* K/ F# U
冷韵秋色:“七古”也就还是古风,只是为与五言古风区分而已,可以换韵。相较于格律诗而言要求宽松的多,有一点须要注意,把握不好容易写成顺口溜。用韵一般要求双句押韵,可押平声,也可押仄声,亦可平仄互押,还可以转韵通韵。
9 p3 c; _ z+ w6 d所谓古风,格律与用韵相对律诗较宽,但也并非没有格律,古风之难不是因为格律限制,而是用词的难,即要显出古意,又不能陷于打油。1 g( s2 M3 v% k4 e
0 I8 O- I) v9 C
大家都在写古风,而什么是真正的古风?难道仅仅是格律与用韵的宽松?宽松,不是没有。在这个度的掌握里,若紧,则不够“风”之奔放;若松,则陷于打油诗甚至顺口溜,诗味尤淡。脱去了近体诗的束缚,我们如何在卸掉了枷锁后,展现出自由而不落俗套的艺术?现将古风的简单知识介绍给大家,并附写作提示,希望对圈友有所帮助。+ i S3 [+ m% o! l* J9 \
2 V- q1 i+ L$ A4 ~: S 一、古风知识简介
8 I: K4 \, F, l7 b. v9 x
; S7 S) c: Z- m* c7 W' E) Y& M5 a 1、诗体概念3 V1 z n! ~9 ~* }
) y; ~" f! p5 W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古绝可以用仄韵。即使是押平声韵的,也不受近体诗平仄规则的束缚,这可以归入古体诗一类。近体诗形成前,除楚辞外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
( \2 V1 E3 V" ]; u) l, }( ~% G6 w( m9 s6 d5 R0 v' v; m' x; j3 C, u1 z
2、古风类别
' L# a" h b% x0 j" H/ y8 a9 u; f% j+ P
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
& V# u3 I1 y0 P8 a1 Z2 P
* j8 [5 c' A( F: _2 e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
3 i }3 \( O1 z* `6 f
: d4 P p! {. J c# N# ?& u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五古最早产生于汉代。《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汉代以后,写五言古诗的人很多。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句。( T4 d s1 C5 x: M
8 Q2 |% P( n+ T6 e" ~4 O 杂言诗也是古体诗所独有的。诗句长短不齐,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中杂言诗较多。汉魏以来乐府诗配合音乐,有歌、行、曲、辞等。唐人乐府诗多不合乐。唐宋时代的杂言诗形式多种多样:有七言中杂五言的,如张籍的《行路难》;有七言中杂三言的,如张耒的《牧牛儿》;有七言中杂三、五言的,如李白的《将进酒》;有七言中杂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以四、六、八言为主杂以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难》。
. S% ~3 p5 T+ F4 m4 X
* N9 Y1 P, p0 W/ E此外,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南北朝后期有一部分诗作开始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是古体到近体间的过渡形式,或称“新体诗”。古绝句在唐时也有作者,都属古体诗范围。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乃至古体作品中常融入近体句式。如王勃《滕王阁》为古体诗,但它平仄合律,全篇八句,在声律上近似分押仄、平两韵的两首七言绝句。歌行体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等名篇中,也有不少句子是入律的。但也有些古诗作者有意识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化来避律。后来明、清学者自觉注意到古诗溶入律句和用拗句避律的现象,清代更有人更认为古诗有平仄,于是赵执信、翁方纲等人专门研究古诗声调。他们的研究,对于诗歌创作时自觉区别古体、近体声律不无贡献,但由于忽视古诗实以自然音节为主,因此颇有牵强,以至被讥为“不见以为秘诀,见之则无用”。
$ g8 c3 [( n) A( A$ [9 a9 [! s+ a" M3 s6 j& i
3、排律混淆: e+ r% n( ] `: Z
/ e* g7 h& H- O- N但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长律自然是近体诗。一般为五言,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就是三百六十字;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就是一千字。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当与古风区分。
4 H7 H" C. Z- @; V4 ]- y
1 ` a- s& s+ {* W9 m X3 X6 V二、写作提示
) v3 E9 k+ ^4 S2 c, W! p! e% t' R- X' p8 \2 v1 i* D- z5 H' j0 S# P$ O
1、格式戒忌(古体与近体皆适用)7 p% v- u, k* f. P
* V# X3 x) d# s. R(1)重字。损伤诗的意境,所以要回避。但是重字用法如叠字,顶真格,同一句回环等,又或同一诗中两字用法意义不同,又或不损伤意境,则可以使用。例如:“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山外青山楼外楼”等等。) h* `% Y/ M+ ^& N3 j5 o6 o2 }$ B8 l4 d
* ?" I) q. a# t' b1 \0 P
(2)同音。两个字声母韵母都一样或相近,如"隔叶黄鹂空好音"若为"隔叶黄莺空好音",因"莺"(ying)"音"(yin )相近,最好避免。) y- v/ K1 ^( X: z" k$ _' U
5 U. Z, \2 g% b0 U: Z5 A7 Y/ g8 i) z# L(3)同义字相押。如一首诗中同时使用"花"、"葩","芳"、"香"等。4 G' V2 C5 D% ~% }, B
& P! g. z8 U) N9 a8 \2 @
(4)合掌:句子的结构要避免完全一样。意思完全雷同或基本雷同,也叫“合掌”。如出句用“河”,对句用“川”;出句用“红”,对句用“赤”,出句用“兵”,对句用“卒”,等等,形成同义反复,亦为“合掌”之弊,应予避忌。例如: “禹域大同劳昨梦,尧台深恨闷重泉,杯弓问道疑何世,马角堪容计旧年。”是第一种情况的合掌,“月至中天满,蟾脱半树圆”是第二种情况的合掌。3 ~+ n F n9 \% s# N
- [# i. H# H/ R8 N" T* [# @; q(5)“诗眼”模糊。一首诗看来平淡而其中若有“顶峰”句,则变平淡为崛奇。诗眼,不论是虚是实,乃描绘意境思维形象的关键。因此下字须响须沉须稳。下面说一下如何辨析诗眼: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 Z" |. k4 c4 W, ^
2 k" d @2 B* q" c如:陆游《书愤》中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其中的“空”字,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的怅惘与悲愤,读之令人扼腕,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主旨——抒写悲愤之情。6 V* a7 e( b6 m i! { t8 ^) S
3 X* |" c4 ^9 T) _如白居易的《长相思》上阕:“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其中的“愁”字,就是全阕的诗眼。读完前三句,尚不足为奇,就写两条河在流,流到瓜洲的一个古渡头,但一读出“愁”字,词意就陡然变化,山水含愁,万物齐悲,主人公的哀愁弥漫山水,充塞天地。一字点醒全片,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L/ I9 x+ ~. ^
H7 Q) G) \6 D$ v D$ F4 a
(6)上下联风马牛不相及。就是指上下联各自说的事物事理毫不相关,无法使一首诗成为一个整体来表达全联的主题(中心)思想。
7 W- J) F# ]% b8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