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行”到“我好” , K2 n6 ~! i: l: q9 C E & @, d A* g! `1 }2 t( j 目前现有的合唱曲目对于小海豚合唱团的孩子们大多都难度较大、音域较广,合唱团总监张如昕选择了自己为孩子们写歌。他为孩子们参加世界合唱比赛有表演民谣组写了《小鲤鱼跳龙门》这首作品,既有表演的动作,又贴近孩子们的习性,还带有励志的感觉。还有《好人加油》这首作品,是为了让合唱团的孩子们学会感恩别人,感恩每一个帮助他们的人。 ) w# l8 f/ Q* C6 x- { ; R9 @7 f4 v" M 一个叫来宝的孩子,因为有残余的听力,一直是戴助听器生活,医生建议做耳蜗植入,家长一直犹豫做还是不做。慕名来到小海豚观摩之后,孩子希望参加合唱团的愿望促使家长主动带孩子到医院做了耳蜗植入,现在已经成为合唱团快乐的一员。“大家都是一棵树上的树叶”,作为小海豚合唱团的艺术总监,张如昕说合唱团成立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通过学习音乐,学习合唱,重获自信,并且有正常生活、学习的信心和能力。为此,他希望做这样一个合唱团,不仅仅是让大家停留在“做慈善”的阶段,而是希望“小海豚”能够成为一个有标杆意义的公益组织,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听障儿童的成长,这个成长是全身心的,不仅仅是身体方面。所以,他为合唱团制定了从“我行”到“我好”的发展思路,首先是通过大家的努力,证明听障孩子们“行”,可以克服听力的阻碍放声歌唱,也证明志愿者老师“行”,有帮助听障孩子们的能力。为此,合唱团还建立了科学有序的志愿者选拔制度,志愿者每年都要进行科学严谨的认证和登记。在能够证明“我行”的基础上,到达“我好”的程度,不只是让孩子们发声唱歌,还要唱得好;不仅是让孩子们性格变好,而且让孩子到家长在精气神、艺术性等方面都大大提高。) [$ ?+ u: B% i! v& U
7 U$ B- z3 U5 j p 志愿者张欣由衷地说,孩子们进入合唱团后最大的变化就是性格变得开朗了,从以前的不爱交流、封闭自己,到小声地唱歌,再到现在敢于大声歌唱,是歌唱这种交流、表达的方式帮助了他们,现在他们不仅脸上经常有了笑容,还愿意和其他人交流、自信心有了很大提高。如今,每一位志愿者老师都由衷地盼望,合唱团里的每个孩子,都能和正常孩子一样,学习功课、享受音乐,以后正常工作,拥有自己的完整人生。 , t S2 Q, u- t9 Y' n c5 L - B/ n( G6 ]! I- g6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