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04|回复: 2

[名家特写] 第十二届全国声乐展演:“比赛”改“展演”广受好评

[复制链接]
whjfc 发表于 2016-9-25 09: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文化部、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声乐展演在第三十三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期间举办。全国声乐展演的前身是创办于1985年的全国声乐比赛,按照中央关于评奖改革的有关精神,从第十二届起,全国声乐比赛取消评奖,改为展演活动。对于这次展演,各地文化厅(局)、部队系统及艺术院团、院校高度重视,积极推送优秀声乐人才参演。展演期间共举办了5场音乐会,其中美声组2场、民族组2场、流行音乐组1场。展演主题鲜明,鼓励参演歌手演唱以中国梦和决胜全面小康为主题的歌曲;首次采取交响乐团和流行乐队现场伴奏方式,提升了展演质量和专业水平;首次开展“一人一评”,邀请声乐专家在每位歌手演唱结束后进行现场点评,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同时,还分别举行了美声、民族、流行音乐组研讨会,深入讨论声乐作品创作和声乐人才培养,引导声乐艺术发展。现将研讨会专家发言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U8 k0 }3 C4 L* q; t" V

1 l7 @9 e& M0 q+ L7 s# p* B  美声组
, E1 q8 v3 \8 ~  {- f: r' o
5 p! @) J1 ]* J& B! `0 o% @  中央音乐学院终身教授、女高音歌唱家郭淑珍:今年,全国声乐比赛变为全国声乐展演,首先从称谓上给人以信心,展演是一种意识和思想上的引导,让演员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演出和音乐上。展演的目的是希望青年歌唱演员成长得更好一点,出现的人才更多一点,声乐教学或声乐发展能更进一步。对于我们声乐教育者来说,很高兴我们的学生有了展示的平台,希望以后这种活动再多一点;希望展演能让更多新作品不断打磨,流传下去;希望展演真正成为一个优秀声乐人才展示的平台,各院团、各单位都来这里挑选优秀的声乐人才,这样也会使展演的影响力越来越大。8 W  @4 u0 o; O1 v
, h$ Z) l) G) S" Q9 e
  通过观看这次展演,我想告诉年轻的声乐演员们,首先要根据自己的条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声部。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人对自己的定位是不准确的,有些人适合唱女中音但是唱了女高音,这样很难取得成功,能唱花腔女高音、抒情女高音还是戏剧女高音,要请老师帮忙把关。另外,选择的演出曲目要合适。现在的演员总喜欢选择比较难的曲目,其实并不可取,应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曲目。演员还要把好语言关,咬字清楚,重音准确,语言不准确很难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hjfc 发表于 2016-9-25 09: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我觉得这次展演是非常好的一次创新,乐团现场伴奏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如果说比赛是竞争的话,展演就是交流。大家心态都很平和,专家也能够更加专注地观察演员们有哪些优势、哪些不足,而且可以在排练过程中直接给他们提出意见,让演员做得更好一些。这么好的平台希望加强推广。3 m. o) P0 l' {& q( U( j- B6 a, L

( y: U( i9 B) Z2 h1 k& Z  同时我在想,能否把这个展演扩展成一个大师班或夏令营,邀请各方面的专家如声乐艺术家、指挥、作曲家、导演等,对选出来的青年歌唱演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再对这些经过培训的演员进行全国推广。我想这对于全国音乐艺术院校和院团的人才培养、人才交流,对于推动整个中国的声乐教育都会有好的作用。而且我认为,既然把这些演员选出来了,光举办一场音乐会还不够。能不能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平台,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全国巡演的机会,让他们有更多的舞台经验积累,让各地的观众了解他们、喜爱他们。这样,我们的人才就会源源不断出来。
; w: M' y% P4 f4 Y. R5 P/ \/ U6 n9 B  p8 g" j' z. T8 E1 x
  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主任、男高音歌唱家刘维维:中国声乐近20年的发展速度惊人,很多国际声乐比赛都有我国声乐人才的身影,说明大家都很努力,我们的艺术视野也在不断扩展。" k- s, q! k/ [0 h" b' ~

; m" Z. ~0 i& ^5 O  这次展演有很多创新的地方,比如首次采用交响乐团现场伴奏。与80多人的交响乐团合作,对很多演员来说是第一次,很难得。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有的演员将来可能还会跟乐团合作,有的可能一辈子就与乐团接触这么一次,这都有可能。通过这次演出,通过专家的点评和与乐团的合作,很多演员都找到了自信。但大家也要认识到,这只是一个起点,以后要不断努力完善自己。希望大家以后的演出发挥得越来越好,音乐道路越走越宽。
+ ^: G; k' k+ N  M, ]( z" i
4 @. J5 j; B- l/ e/ V' i  上海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男高音歌唱家宋波:无论是展演也好,比赛也好,最终目的是发现人才、推出人才,促进声乐事业的发展。从现场效果来看,我们这次从比赛到展演的转变是成功的。专家点评让歌唱演员和现场观众都受益匪浅,达到了普及声乐知识、提高艺术水平的目的。+ q3 g$ s# I/ x0 K; V5 u0 |

! `5 K" {# k3 C  演员在展演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比如舞台表演、语言、声乐技巧、与乐队合作等,其实也反映了声乐教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以后在展演前,请专家对演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使最终呈现的演出更加精彩。, y2 q% y' O: x# v# Y

$ e  O+ b& U' ?/ p4 R0 E$ E6 P) I! w# D  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男中音歌唱家刘东:祝贺第十二届全国声乐展演取得圆满成功。感谢文化部给我们这些年轻的歌唱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青年歌唱演员能参加这次展演,机会是非常难得的。现场伴奏的哈尔滨交响乐团和指挥也很辛苦,几天来排练了近80首曲目,我相信对乐团来说也是一种锻炼和提升。$ R  T- n( ?% M
3 ?* I6 {: |% f  f2 _* c8 U% f
  天津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女高音歌唱家马梅:关于展演中歌唱演员的表现,我从音乐的角度说一点。有的演员因为平时没有机会与乐团合作,所以音乐的表现力欠缺一些。音乐是什么?音乐的本质就是把人类的情感真实地表现出来,把他(她)的喜怒哀乐、爱恨情愁,用真实的情感,用声音和技术、技巧表现出来,打动观众,这对我们演员来说是最重要的一点。首先你要理解自己唱的是什么,表现的是什么。理解了,唱出来就完全不一样。5 Y2 I; R& G) S# V9 [6 A2 `0 R1 L

3 }& S' K# K0 i  民族组# F4 k5 h- @5 Z0 w4 V

( I8 U" D' H' ]' ^  n/ y5 O  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声乐教育家孟玲:我觉得文化部给全国青年歌唱演员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互相切磋,互相学习,特别是增加了现场点评的环节,专家和歌手有一个面对面的交流,很亲切,我感觉非常好,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提升。
! u  Y4 G* v0 ?! Q6 b- T# L' U& u8 S, C/ x5 n# _4 C
  谈一谈曲目的问题。曲目选择要因人而异。有的歌唱演员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选择了把音域推到极限的作品。其实用不着这样。像我们老师教学生,一定要因材施教,切忌克隆。所以对参演歌手来说,也不要克隆任何人,应该量体裁衣,选择适合自己的曲目。) Y: E) c: }  y2 p8 _; c/ d

6 Z4 c% _+ W: G4 }; ]! k! _" `  还有,我希望参演歌手选的歌要旋律流畅、朗朗上口。有的歌听起来很别扭,很空泛。我们需要阳光、正能量的歌曲,但不要喊口号,要实在一点。过去有很多,像《我的祖国》、《一条大河》、《人说山西好风光》、《在希望的田野上》、《谁不说俺家乡好》,听起来那么贴切,那么亲切。希望通过这样的展演,推出一批常演不衰的好歌曲,可以传下去,而不是用一次就完了。
* A# @# c/ t: Q  R: s& u
* W. `0 \  a8 S4 P" z0 u  x  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女高音歌唱家李元华:我希望青年歌唱演员充分理解审美意识和歌声的关系。心态决定你的神态,决定你的形态,也决定你声音的状态。所以,声音的色彩都来自于审美意识,你有什么样的审美意识,有什么样的追求,你就会有什么样美妙的声音。音质是与生俱来的,但通过学习和基本功的训练会得到提升。: w/ V( T; p/ `3 Z( {! L+ f
& s  M) v) ]( Z  I
  另外,好声音不是能唱高音就行了,一定要有艺术修养、有内涵,要很好地理解歌词背后的涵义。所以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希望大家在修炼自己声音的同时,加强文学修养,一定要读书。知识水平提高以后,你的气质会变,你的思维会变得深刻,你会理解音乐的律动、歌词的内容,理解是什么样的人物,什么样的情节。在我的歌唱实践中,我觉得文化太重要了。我们要学一辈子,唱一辈子。只有学会了讲故事,叙述歌曲的内容和情感,你才会有滋有味、有情有义、有形有象,才会跟观众产生真正的共振。# F4 ]8 m9 Q  J' {; o6 ~5 k

! M# }. i4 U( F  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国家一级演员、女高音歌唱家万山红:歌手无论学习什么唱法,都要把字咬清楚了,把情绪表演到位了。你说的是什么事,你说是什么情?你说的不是你自己,要通过你自己的理解,把你的情真实地表现给观众。技术固然重要,但当你一上台,技术就是为你的艺术表现服务的。我建议大家多唱一些艺术歌曲和中国民歌,包括中国戏曲。中国戏曲对你们的帮助是你们想象不到的,因为它里面有中国的韵味。要想进步,就得从这个韵味入手。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hjfc 发表于 2016-9-25 09: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沈阳音乐学院院长、男高音歌唱家刘辉:首先,我希望青年歌唱演员多演唱不同风格的作品,积累很重要。平时没有演出的时候,我们也要不懈地去追求,不断地去积累作品,不同的作品都要唱,必有好处。你不爱唱的东西在舞台上可以不唱,可以扬长避短,但是一定要接触一下,学习一下。其次,要增加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要多听、多看,必有好处。看人家在舞台上的眼神和手势,看人家在舞台上的唱腔和咬字,还要多看中外文学作品。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好,艺术修养好,一定会给你的歌唱插上飞翔的翅膀。第三,要勤奋。我们光看到有的人唱得好,没看到他背后付出的巨大的、艰辛的劳动。所以要有坚定的决心和信念、勤奋的付出,这样才能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歌唱家或艺术家。5 g9 T: ~! z% @9 f( E/ T9 c$ E* q
$ l& g6 V/ Z9 K1 D2 W6 A. w
  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歌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女高音歌唱家黄华丽:全国声乐比赛从比赛改为展演,完成了一个华丽的转身。我参加过第一届全国声乐比赛,可以说这个舞台是我起飞的地方。青年歌唱演员在这次展演中的表现,也让我清晰感受到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和进步。$ k+ g  J! w- Z1 u( J
; r7 Q4 k% y; r" ]
  孔夫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处处留心皆学问,什么叫学问,就是又要学,又要问。对于声乐艺术来说,怎么样能达到技艺的融合,怎么样做到声情并茂,都需要我们平时的学习和努力。再提一点技术上的问题,大家一定要处理好字正腔圆与腔圆字正的辩证关系,处理好了这一关系,你的演唱一定会与众不同。, [4 R; S2 W6 M  R8 u) H

  ~" l& @% N' z- |, ?8 }& `  武警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员、男高音歌唱家聂建华:能够站在全国声乐展演舞台上的都是优秀的声乐人才,但我觉得一些歌手对歌曲的理解,老是差那么一点。大艺术家和普通演员,也许差得并不多,有时候就是一点点,但这一点点却是多少年来的积攒。我想起了郭兰英老师演的《白毛女》,其中一个场景给我印象特别深。杨白劳死后,郭兰英老师扮演的喜儿喊了一声爹,那一声让全场落泪,也让我知道了什么是艺术。所以我希望青年歌唱演员把心态放正。我们的艺术永远在路上,我们永远要学习。
: h$ i5 x( D+ l2 D3 f, l
+ e2 k4 d% f+ Z* f+ M5 L4 \) B  中国歌剧舞剧院声乐指导、男高音歌唱家、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王洪波:声跟乐同等重要,但是,有好地技术,才能更好地为“乐”服务,才能更好地为作品服务。我们民族声乐的好声音是什么样的?不是我说好就好、他说好就好,而是能用语言、文字说清楚的。所以,在声音技术方面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更好地服务你的艺术,才能使你的艺术更长久,不是三四十岁能唱,五六十岁就不能唱了。我们一定要借鉴科学的方法为我们的艺术服务。我觉得从事声乐艺术特别不容易,很辛苦也很艰苦,所以我想送给青年歌唱演员们四个字:贵在坚持。
4 `# s) e! t) V- t
! \1 W+ l- C) `# [1 t  流行组4 N3 E; N; X* @: ?+ H0 E' @& x

5 ~+ {! ?1 i6 K$ |1 B: U$ b8 @  H  原总政歌舞团团长、国家一级作曲印青:我感觉近10年来,我国流行音乐进入了迷茫期,不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音乐蓬勃发展的时候,出现了很多的歌唱家、艺术家,作品也让老百姓如数家珍。相比而言,现在的流行音乐有泛娱乐化的态势,网络歌曲、电视选秀等吸引了很多观众,收视率虽然好,但上乘的作品却寥寥无几,没有提供更多正能量的作品给老百姓。大量宣泄性的作品或者特别个人化的低吟浅唱,给观众精神层面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G6 n, {2 m% @( [; |7 r5 ~
! Z7 s" U  c. E7 w7 i
  在各种比赛、各种活动、各种选秀泛滥的当下,文化部主办的这次全国声乐展演体现了权威性、专业性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参加展演的大部分歌唱演员都按要求选择了主流的作品,像《红旗飘飘》、《大东北》等曲目,达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可听性的高度统一。; [; X% S; d# z# M
& l' ^1 b# F* D( n5 ]  L
  我认为,流行音乐的最高境界,就是通过歌声,把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认识表现出来,能够做到很淡然地处理作品,又含着浓浓的情感和思想,而不是炫技、煽情。这些都需要演员去感悟——悟的是生活,悟的是人生。中国的流行歌手在世界上还没有打出一片天地,我们要产生世界级的流行歌手,靠娱乐、商业化的路子肯定不行,希望能有更多像全国声乐展演这样的主流专业平台。$ ?! B" h" e6 W8 u" U6 Z* G

. N6 L# d% w1 W: F- H( q$ {2 x, v# Q, q; p  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蔡国庆:我感觉当下的中国流行歌坛已经到了非常重要的一个时刻,我们不应该再港台化,更不应该韩国化。中国流行乐坛需要的是中国化和国际化,我们所有人都应该有这样一种使命和担当。
4 i. S* _1 F6 p6 i% i. g! G1 r" I. \, |  R, r! f" a1 w
  中国流行乐坛需要什么样的声音?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讲,需要有关部门有一个非常坚定和正确的判断。全国声乐展演能够一届又一届办下来,就是一种精神的坚守。流行音乐必须要市场化,也可以有一定的娱乐化,但是过度的市场化、娱乐化之后,我们的流行音乐拿什么来走向国际呢?2 L. G2 Y7 q/ U8 [

+ Z$ n# Y2 ^6 c4 }& e* z# O! {  流行音乐是要多样化的,但是这种多样化,必须要有主流的标准。我们不要一谈到主流就认为是老套了、老土了。主流的歌声,是需要真正的艺术做基础的。有人认为流行音乐不管有没有嗓子都可以唱,其实要做一个真正有水准的、职业化的歌者,需要严格的培训、严格的学习,现在似乎上个娱乐节目就可以一夜成名,这种现象对主流音乐是一个很大的伤害。' Y& Z1 h) O8 y: J' H
0 h# V1 p3 r: X" X) q. \" `
  我们对文化的坚守、对文化的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中华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我们可以博采众长,可以吸收海外一切优秀的文化艺术,但是它们不能成为我们荧屏的主流,不能成为我们欣赏的主流。现在那些所谓的“小鲜肉”,只要跟韩国签约,回来就火,他们真的有那么好吗?真的那么有艺术水准吗?真的可以拿出手,让人家说真了不得吗?其实背后都是经济利益。艺术新人的发掘是非常难的。青年演员们要向声乐老师和专家学习,要向在中国歌坛上取得成功的歌者学习,坚守艺术的标准,敢于突破自我。中国流行乐坛可以吸取百家之长,但是绝不可以再继续港台化,甚至是韩国化,我们需要的是中国化和国际化。6 c7 j- U7 U$ V- p) y8 X$ `/ \

5 u7 o% K" |7 f) }. j2 N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国家一级演员郭蓉:流行音乐是有很高艺术性的。在西方从事流行音乐的,有的会被称为“流行音乐家”。所以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声乐展演,会慢慢传递给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的观众一个新的理念:流行音乐其实并不简单。它的表现力更加丰富,情感表达更加淋漓尽致,它可以说、可以唱,可以轻声吟唱、可以呐喊。所以说它是一个非常多元、非常丰富的演唱形式。
. C( a' v8 b: q2 k$ T# l7 D' ]( I0 M4 M; w0 g6 ~
  现在的艺术氛围有点浮躁,一些人追求出奇、耍宝,追求收视率,想的是怎么赚钱、怎么出名、怎么运作,甚至于制造很多花边新闻提升知名度和关注度。一个国家的文化,不应该用这些来主导。我们要以歌唱实力、艺术水准去打动观众,赢得观众的心,不断提高他们的艺术分辨能力。只有这样,一个国家在文化层面上的审美才会真正地逐渐提高,整个艺术环境也会越来越纯净。  Y1 N7 o! a1 `
6 c. O6 X* @: J( N
  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作曲温中甲:我建议青年歌唱演员多演唱原创歌曲。很多歌手唱别人的成名曲非常棒,等到真正拿起歌谱唱一个新歌却是束手无策。歌唱演员要想有真正的提高,要多与作曲家沟通、合作,多琢磨新作品。哪怕作品暂时还不太成熟,也可以在演唱过程中进行修改、打磨、提高,这是提高自己演唱水平的主要办法。1 b/ u/ _! ^/ ]/ w" v8 q% ^

5 Y9 T" `! _) s: r  还有一个建议,今天参加展演的歌手,可能若干年后就成气候了,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要抓住它,多关注这些歌唱演员今后的成长道路,他们的演出活动、他们的艺术实践,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演出机会和平台。
3 J5 I" H5 u  n  ^* D( A7 n3 O; E* K" w8 l0 h/ h! H% p
  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员苏红:从这次展演来看,歌唱演员选择的曲目还是有点贪大,风格没有太大变化。不仅自己的两首歌之间有相同之处,歌手与歌手之间的风格区别也不大。建议在选曲时要选择自己能够驾驭的作品,演唱时要做到有收有放,这样才能感染观众。
# a; F% N3 ^2 W) z' a/ e9 w* @6 J% B- p* I; W0 |' {6 s$ N
  第二点还是个性的问题。很多歌手在模仿的时候特别到位,但是一唱创作歌曲,一点感觉都没有了。想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就要唱创作歌曲,从感情和自身去投入,这个是没有人能教会的。词曲作者在构思创作一个作品的时候,要去采风和深入生活,要反复地琢磨和推敲,歌手也要如此。一个歌手越是有个性,他的艺术生命力就越强。歌手要勤于琢磨、勤于苦练、勤于积累、勤于实践,这几点做到了,就一定会成功的。
2 x0 [& C" e* `6 W; e
1 N" o& s# w3 }  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系主任刘红梅:这次活动进行了改革和调整,不再比赛,而以展演和研讨为主。我觉得,在现在这个形势下,是非常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非常有引领作用的。因为比赛可能会使我们紧张,会影响到我们对作品的理解和现场的投入,而展演交流和学术研讨给我们的感觉就不一样。刚才几位专家所说的,我感觉换一个场合,我们是很难听到这么深刻的、这么语重心长的、这么平心静气的文化层面的交流、专业层面的交流,这样一种实实在在的心与心的碰撞。
3 y0 T: Z& Z# {8 N3 ^) W
$ ^5 Z. S% M( H5 r  我感觉参加这次展演的歌唱演员都是具备一定的实力、一定的唱功、一定的悟性的,但在真情实意的表达方面还要加强。如果内心的体验有了,我们就能更加准确地将所体会到的东西传达给观众,让观众产生共鸣。也许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理解《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样的作品确实比较困难,但是,我们一定要努力去理解,去传承,然后去发展。只有真正了解和认识了中华文化,才能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而且这种声音,是建立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的。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6-15 12:33 , Processed in 0.10801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