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K F# I6 a2 q$ e 让陈物华难以忘怀的,是在导师周映辰的带领下,同学们一起参加音乐剧排练的日子。将近四年的时间里,北大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创作和公演了三部大型原创音乐剧,且风格迥异,中心主任周映辰教授创作与制作一肩挑。作为导师,周老师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让研究生参与作品的讨论、分析、删减,每完成一部作品,陈物华就觉得会在心里沉淀下许多东西。“排练中,所有演职人员包括导演在内,在音乐剧中心走廊一起吃盒饭,师生们排完练还流着汗,一起席地而坐、说笑讨论,那种感觉真是酣畅。”陈物华常常怀念那时的光景, “导师每次看见我们很辛苦,就会请我们下馆子,小酌一杯,畅谈艺术与人生,你会觉得挥洒汗水的每一天都是值得的。现在想起来,真是回味无穷!”他感慨与北大结缘的故事:“2013年的冬天,周老师一行来湖南艺校进行为时一周的考察调研,我当时作为该校的音乐剧系负责人接待了他们。期间,她观看了我执导并主演的音乐剧,于是邀请我参与出演北大的原创音乐剧《大红灯笼》,这才有了我在北大深造学习的宝贵经历,我想,周老师就是我的伯乐!” 5 M6 y: X9 }$ q/ U2 ?, s1 C / F* E1 F% A2 }! g 北京大学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成立于2012年,主要致力于我国音乐剧人才的培养和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制作与推广,以专注于音乐剧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而获得业内年轻艺术家的青睐。一批又一批在舞台上具有影响力的年轻音乐剧人才,考入了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深造,陈物华就是其中富有代表性的一位。! Z( a. N% ~+ p/ I
; {$ N* y$ A' x w2 F" m! {
燕园飞出个“山哈汉子”+ O# D0 h+ L. a5 }
6 \6 P4 Q4 F% ]* i0 X i" F' | 《热血山哈》是由江西省吉安市采茶歌舞剧院出品的一部采茶畲歌戏,也是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以当地地方采茶戏曲和畲族民歌民俗相结合,表达了当下戏曲人的一种创新的想法。导演李杰之所以邀请陈物华做男主角,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在北大读音乐剧硕士研究生的这段特殊经历,难得的是,陈物华同时又具备扎实的舞蹈功底,这很符合吉安采茶戏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事实证明陈物华颇具特色的唱腔与丰富的肢体语言相得益彰,把采茶戏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演绎得十分到位,成功塑造了“山哈汉子”雷旺春的感人形象。% H$ O3 N% s4 o$ X( Y7 H. ?7 I
Q6 K4 Q: q& G& n0 q8 ]7 p5 d
关于音乐剧与中国民间戏曲的相互关系,陈物华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认为:“音乐剧源于西方,从本质上讲,它与中国传统戏曲都是一种以歌和舞为主要呈现手段的音乐戏剧形式,依靠演员的歌、舞、演、说的综合能力完成。音乐剧与戏曲的区别关键是风格,这种风格的差异源自中西方文化背景、地域、信仰、生活习性等等,从音乐、舞蹈、语言等具体表现手法上都会体现出他们的差异。”他说:“我们都知道,传统的戏曲都非常注重程式化的表演,而我是一个从舞蹈专业转到音乐剧方向的演员,戏曲的尝试对我而言是一种考验,更是一种挑战。所幸这部剧是一个现代戏,我在表演上就糅合了音乐剧的一些方法,也就是说除了身段设计、唱腔的地域特色必须具备一定的戏曲元素之外,在角色塑造上与音乐剧是有许多相通相融之处的,当然戏曲在表演上会更加夸张一些。”他笑着补充道:“音乐剧与戏曲的关系、两者之间质的区别与关联,我可是写了4万字的论文啊。”0 v- D g$ a6 ?; i3 b